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教案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教案

来源:九壹网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解质的概念判断方法;

2、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在探究体验中构建概念,培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

2、运用观察、实验、查阅等手段获取信息,提高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质和电离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1

【教学难点】:电解质和电离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①出汗之后使用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

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讨论)

【学生】:①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起到了导电的作用;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体内的Na、K和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引出电解质)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板书]一电解质

[学生探究实验] 使用电源、导线、小灯: 包及金属片进行HC1溶液、NaOH 溶液、NaC1溶液、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 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老师提前准备,学生当堂探究)

[老师提问] 学生书写实驳佥结果哪些容液导电,哪些不导电呢?

[学生回答] 导电: HC1、溶液、NaOH、溶液、NaC1溶液;

2

不导电: 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老师总结] NaOH 和NaC1不仅在水溶液中可人导电,加热至熔融状态也可人导电。在化学中将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板书]一1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碱、盐)

[老师提问] PPT 展: 示4 个问题:D金属、石墨可以导电,说明C 是电解质,是否正确?盐酸可以导电,说明盐酸为电解质? 囝]硫酸钡不溶于水,因此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溶于水导电,所以它们均为电解质?

[学生回答] 请出四位同学分别作答,总结出D C 是单质,不是电解质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所得溶液,所以氯化氢为电解质,盐酸属于混合物,不在化合物的范畴;紧贴概念,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所以这一类难溶盐也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溶于水导电,并非它们本身,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不是电解质。(强调以上几点)

[老师提问] 观看视频,并思考NaC1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原因? 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

老师总结学生所答,说明NaC1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1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及水合氯离子,这些离子在通电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因此 NaC1溶液可以导电。

NaC1晶体溶于水形成自由离子的的过程称为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

例:NaCl=Na*+C1

[板书] NaCI==Na*+C1

环节三: 巩固提高

(请出两位同学上台板书)

[板书] HCl==H*+Cr

WWWW

NaOH==Na*+OH

NazSO4==Na*+SO4

环节四: 小结作业

1电解质的概念;2 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课后作业]江判断PPT 展示的这些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书写碳酸氢钠、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四、板书设计

4

高中化学万能教案模板:《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建立甲烷与氯气反应模型,初步接触并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树立运用化学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

5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新中国日记西气东输工程启动”。

思考:“西气东输”输的气体是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什么要输送天然气?

展示图片:甲烷气体在生活中的用途。

讲解:这与甲烷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甲烷的化学性质。

(二)科学探究

提问:请回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甲烷的空间构型是什么?

讲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结构决定性质,所以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1、氧化反应

6

向学生展示天然气燃烧、可燃冰的图片。

提问:天然气的用途是什么?为什么说可燃冰是中国能源梦?

引导学生回答天然气燃烧的现象,猜测燃烧的产物。

讲解天然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甲烷燃烧的实验现象与产物,对环境危害小的特点。

注意:列举生活实例“瓦斯爆炸”,提示学生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验纯。

请学生尝试书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引导并讲评。

2、取代反应

演示实验:①在收集好甲烷的试管中,迅速加入0、5 g KMnO4和1 mL盐酸,用黑纸包好。②在收集好甲烷的试管中,迅速加入0、5 g KMnO4和1 mL盐酸,距离15 cm用燃着的镁条照射。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结论:室温时不反应,光照时反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内壁出现油状液滴,有少量白雾。

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请学生尝试书写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

动画展示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时分子模型的变化。

讲解: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请学生回忆锌与硫酸的置换反应,对比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师生总结,形成表格。

(三)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请学生们说一说这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

收集资料,了解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