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一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识字词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雪会变成云等自然常识。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巩固检测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新的学习收获?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七)、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八)、板书设计
19、雪孩子
雪孩子——救大火——化了——一朵白云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充分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可以大声地读书,可以静静地聆听,可以畅所欲言。教学设计注意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质疑、解疑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让语文课活起来,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朗读、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