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薪、…一 建设石赫生态旅游 城市韧掇 高焕彬0 杨若平0 (石林县① 云南党校经济学研究生班0 652200) 摘要 生态旅游城市目标的提出.将对石林县今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 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为此,应对生态旅游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建设中突 出特色.最太限度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生态旅游城市 建设 石林县 石林县是一个多民族聚 资源,在旅游界中常有“不到石林, 居的彝旌1"1治县,是昆明市 等于没有到云南”之说。很久以来, 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目标,按照 生态学原理、旅游业功能、经济学 的一个远郊县。长期以来,石 石林就 其面积最大、发育最为齐 原则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 秫县 农业生产为主,经济 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闻名于 城市。生态旅游城市是生态系统、 来源主要靠烤烟,烟草业是 全县的支柱产业。1998年 世。其岩柱高大密集.造型奇特怪 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 异,加之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民族 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体 来 随着烤烟 双控双减 政 风情,石林与北京的故宫、长城,西 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强的 策的实施 这一支柱收益正 安兵马俑,桂林山水台称为中国四 可持续发展特征,具有优良、高品 逐步减弱。石林县委、县 产业结构审一,财政收支矛 盾突出,农民增收缓慢,基础 设施薄弱等问题,结合石林 大旅游胜地。 秫有着具有浓郁民 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将其 认真总结经验,根据石林县 族特色的火把节、祭密枝节以及节 作为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促进旅 13活动中的夫三三弦舞、斗牛、摔跤, 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 民族刺绣、服饰,以及独特的婚嫁 业。因此,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目 丧葬习俗等民族文化资源,曾先后 标是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 县旅游资源.提出了建旅游 被国家文化部等单位命名为“歌舞 旅游设施,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和 强县的目标 要把旅游业培 之乡”、 捧跤之乡 、“民族民间绘 社会文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 育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并于 画之乡”。 展。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要坚持 2000年确定:在新的世纪 , ①遵循生态学原理,结合旅游功能 用2O年的努力,把石林县建 设成为具旋游特色、地方民 族文化特色、石秫特色的生 态旅游域市。 1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 的要求,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 发与建设作出科学台理的规划,从 生态旅游城市是以自然生态的 良性循环和可承载能力为基础,以 而能动地协调城市居民与城市环 提供风景游览条件为主要职能,以 境、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为 人与 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 石林县拥有丰富的旅游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84 2,932年第 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作环境,而且成为一个经济 度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 繁荣、社会进步、生态秀美三 关系的和谐。 者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 2 3石林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选 择和条件 石林县选择具有旅游特色、地 从城市的功能看,计划经济条 方民族文化特色、石林特色的生态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 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 件下首先体现的是城市的政治功 旅游城市作为自己发展建设的目 系统。②建立自然物质投入 能,其次才是文化、交通、经济等 标,符合理论要求和石林的客观实 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 功能,这种城市更多的是政治中 际。按照生态旅游城市的基本要 求,山水、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 排泄少,达到第三产业大于 心,而不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这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大于第 种状况必须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 基本要素。山峦作为城市生态的骨 产业的倒金字塔产业结构。 下,应根据不同的城市特点,突出 架,具有地表面积大、便于蓄积生 到充分融合,能最大限度地 一还应以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 不同的城市功能。石林县要建设生 态因子的优势一江河、湖泊、水库 等水面是城市生态的命脉所在,是 施为支撑骨架,为物流、能源 态旅游城市应准确把握好旅游、地 城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 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才流 方民族文化、石林等三个特色。 统不可缺少的基本因子。生态系统 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在 2.1旅游特色 配之于旅游功能,行之于城市建 加速各流的有序运动过程中, 旅游的功能要求建设城市的 设,构成了旅游的景观基础一地方 减步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的生 功能结构,反映城市的旅游性。具 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应用,增强了 态环境的污染。③对城市生 体可通过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基 城市旅游的魅力一创造地方特色的 产生活产生的大气污染、水 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设施,突出 建筑,可形成城市旅游的一道亮丽 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的风景线。石林县具备集山、石、 物予以防治和处理,使各项 并与城市融为一体,体现出城市的 水、林、草等各项优势于一体的自 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城 旅游特色。 然条件,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条 市的最高标准。还必须建立 2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绿化系统,通过植树栽花种 2.草形成城镇绿化和庭园绿 件,完全可以把石林建设成一个生 态环境良好、社会秩序良好、经济 将石林彝族撒尼人丰富的民族 化,点线面相结台的绿化网 文化内涵进行合理、科学挖掘,应用 发达的生态旅游城市 1 目标 络,发挥绿化调节城市空气、 于城市建筑之中,反映出城市的艺 3.湿度,美化城市景观和提供 术性。具体可通过城市生态环境建 3.L1城市规模 娱乐休闲场所的功效。④培 设和旅游设施建设,把民族文化特 城市规模60 km ,城市常住人 育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 征和历史文化特征与城市融为一体, 口控制在10万以内,暂住人口控制 人口素质, 及较好的社会 体现出城市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在1O万 内,涝 动人口日控制在2 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良好 的医疗条件与祥和的社区环 2.3石林特色 石林县特有的石头融于城市 万以内。城市森林覆盖率为35%,人 均环境绿地40 ,公共绿地20m 。 城市道路占地率20%,商业服务网 的功能结构和环境中,反映出城市 境 另外,还必须对人口控 点占地率10‰城市建筑密度40%, 的观赏性。具体可通过城市工程和 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劳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占地率25%。 设施建设,把石林特有的石建筑材 动就业、治安防灾、城市建 3.1.2工业“三废 料、石雕、石装饰应用其中,配之 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教率 工业。三废 、噪声污染应得 地方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结 的管理, 保证资源的合理 到控制,垃圾废弃物实现无公害 开发利用,城市人口规模、用 合,形成石头文化,体现出城市的 处理和综台利用。取缔或发 地规模的适度增长,最大限 石林特色。展有污染的项目,保证有良好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翮夔砸、}一 区域生态环境。 3.1.3基础设施 我的服饰, 彝族撒尼大=弦为代 市人口偏少,城市化进程缓 表的舞蹈,构成灿烂的地方民族文 慢。@人才培养、引进、使用 的机制不活,人才严重缺乏, 劳动力素质偏低。 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 化体系。在传统文化基础之 产生 便捷、通畅.运输舒适、安盒、有 的长诗 阿诗玛*成为民族叙事长 序;排承实现清污分流.生活污水 诗的经典.电影 阿诗玛 享誉海 4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 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管线实现人 内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唱 基本思路和途径 地布线设置.确良好的空间环境, 响神州,火把节被誉为“东方狂欢 特色建筑在城 】叶J得到应用与推 节”,具有影响广泛的民俗传统的 4.1基本思路 广。城市传统文化 j历史风貌得到 摔跋、斗牛,各种民间绘画棚栩如 按城市格局来规划,形 最好的继承和保护。城市面貌具有 生。为此,石林被誉为“歌舞之乡”、 成以县城为中心的主城市, 艺术性、开放}生和自然性,有先进 “摔跤之乡” 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以石林景区、h所为补充的 的现代城市管理技术。 以这种文化作为旅游之魂,其神秘 辅城市.并将其有机地连接 3.1.4旅游资源和产品 性、独特性 广泛性和参与性,更 组合,形成青山、碧水、蓝天、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特色要鲜 加吸引着游人。@具有较好的区位 绿带的主城生态构架。井按 明,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优势。石林位于昆明东边,处于滇 建设现代小城镇的要求,北 3.1.5第三产业 中昆明、滇东北曲靖、滇南开远三 大村、板桥、海邑,西街口四 第三产业发达,从事服务业的 个重要城市的交汇点} ,是昆明出 个小城镇也要规划建设,成 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0%,服务高效 人广西、广东的必经门 。随着九 为主城的辐射点。按照明星 优质,居民素质高。有优良的社会秩 乡至石林至阿庐古洞 级旅游公 集镇的要求进行大可、维则、 序和讲文明、讲礼貌的社会风尚。 路、昆石高速公路的开通,南(宁) 亩竹箐的同步规划建设,成 3.2实现目标的条件 昆(明)铁路正式运营,石林 为城市的延伸点,形成城乡 将成为旅游热区。④实施西部 3 2.t有利条件。 体化 这样建成一主、二 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⑥实 从有利条件来看:①城市发展 辅、三集、四镇的城市框架, 施小城镇战略也为石l林县生态旅游 目标已经确定。②具有得天独厚的 完成生态旅游城市的群体组 自然资源优势。石林具有世界』:最 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⑦云南省 合。然后、努力提升主城市的 确定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 典型的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占 生产、流通、服务、开放的四 其土地面积的2/3,国家级风景名 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 大功能,加强城市群体闻的 胜保护区有3 5Okm 20天下第一奇 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也为 水、路、房、树、信息、人才 观——石林,高原湖——长湖、月 石林县建生态旅游城市起到积极 等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发挥 湖、圊湖、仙女湖,雄伟壮观的珠 的推动作用。城市作用。 {-2.2制约因素 江第一瀑一一人叠水,星罗棋布的 l按行政区域规划来讲, 从制约因素来看,①城市规划 地下溶洞 及省“五湖四山 开发 鹿卑镇要完成“六山 退耕还 重点之一的圭山 共同组成了石林 远束突破传统的规划思想。重视用 林和狮子山森林公园建设,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石林县森林 地规划、建筑规划和基础设施规 覆盖率达44%,形成了优良的自然 划,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②大 建成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 生态环境。③具有丰富的民族文 部分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淡薄, 中心;石林镇建成国际性的 ,一化。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彝族撒 生态观念不强,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旅游风景名胜区,b所建成 尼人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 不足。③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 物资运输集散地,板桥乡建 不富裕。④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新 成大叠水瀑布风景区及农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以火把节为代袭 型的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尚未形 品加工区;北大村乡建成山 的节庆,以彝族撒尼妇女服装为代 成,制约着城市空间的调整。@域 水型月湖生态风景区及农副 特的文化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产 一鳗 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城市生态承载力,是指在城 气等洁净能源。降低农村电费,实 具一格的生态农业、观光农 市生态系统结构不发生质变、环 现村村通电、户户用电。3、3绿地工程 业区和花卉 蔬菜基地;维 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 4.2.产品加工区;路美邑建成别 主要包括城市街道、公路两 潮 圆湖风景区,建文笔山 发展所承受的人类各种经济社会 侧、市区空地 进角地、广场、宜 公园,发展养殖业;圭山乡、 活动的能力。因此,规划要建立在 绿地等,进行全面绿化。3.4净地工程 亩竹箐乡建国家级圭山森林 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状况基础之 4.2.建设适应城市需求的垃圾处理 公园;西街口乡着力退耕还 上,科学估箅城市生态的潜力。在 则乡建成山水园林型的长 下,城市生态系统保证城市健康 草,建成养殖基地和工业园 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循环和生态 厂和若干中转站,形成现代化的垃 区-大可乡着力于退耕还草, 容量的运行规律。通过对城市生 圾清运系统,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 建成绿色经济基地。 态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台理布局, 利用的资源再生系统。4.2.3.5素质教育工程 总之,应按生态学的要 促进系统中资源的循环作用。 加强对全县人民的教育,特别 求,采取生物工程、园艺、农 4.2.1.3把城市生态平衡作为规划 是加强生态学专业知识、科技知识 艺等综台性措施, 生态环 的目标 境为重点,旅游设施为基 按照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律,考 的学习,提高生态意识。增强生态 础,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改 虑城市容量、物质和信息的传递与 观念。同时,加强旅游服务培训,提 善城市环境,调整产业结 转换,注意系统中结构与能量的相 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总之,生态旅游城市是一个高 构,促进生态效益 旅游效 互适应,处理好人口与土地空间的 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 平衡,劳动力数量与职业岗位之间 度抽象的理念模式,要实现这一模 协调统一。 4.2实施途径 的平衡,各产业之间的平衡,生产 式,必须从具体的城市形态着手,设施及基础设施与生活设施之间的 从石林既有的基础条件和生态旅游 城市的基本要求出发,充分利用石 林的优势,思想,转变观念,创 新机制,锐意改革,勇于开拓。 平衡,城市规模与土地资源之间的 4.2.1应用生态学理论指导 平衡。通过规划使城市生态系统各 城市规划 要索的布局、比例与数量的消长 4.2.1.1 城市生态系统作 种类的增减达到动态的平衡。 为城市规划的基础 4.2.2按规划进行城市生态保护与 城市规划必须从山 水、 建设 湖、河、林、园等自然生态 城市规划的制定和通过应按 环境出发,充分考虑和尊重 《城市规划法》进行,使规划的实施 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及发展规 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律,促使城市生态系统与大 区域、特别是周边区域的自 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发 展。此外,还要从本地区和 周边地区的人口分布、产业 参考文献 [1]幕秀玲.是蛊展商贸旺镇还j乇点展 旅游型城镇.小城I随谩,2oot(2) [2]王敬华、钟春燕.小城镇生态绿 地系统规划综述.小城镇建设, 4.2.3搞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4.2.3.1碧水工程 2001(2) 对巴江进行深人的治理整顿, [5]王珉、小城镇建设与生态旅游.小 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污水不能直接排 分布、经济结构等社会经济 人河流,在河两边营造绿化带和道 城镇建设,2000(4) 路隔离带,增加城市水域景观。并 [4]杜国臣.小城镇建设中生态环境 系统的现实出发,保持人口、 问题不可忽视.小城镇建设, 对吃水河 护城河进行彻底的治 经济、生态的平衡。规划还 2000(6) 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要充分考虑旅游是城市的职 [5]王敬华 钟春燕.小城镇布局形 4.2.3.2蓝天工程 能之一,保证生态建设和旅 态与生态建设初探.小城镇建 加大燃料气化建设力度,禁止 游功能建设的同步发展。 设, 4.2、1.2把城市生态系统的 城市、风景区使用煤炭、术柴。鼓 承载力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 励城乡居民使用太阳能 电能 沼 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