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1、按照隐患严峻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郑州市有关部门负责督办。 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登封市有关部门负责督办。 C级隐患:是指普通隐患,由登电煤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督办。 平安检查人员在举行隐患记下和处理过程中,应按照隐患级别,采取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准时记下建档、准时实施监控治理、准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缘由; 隐患的危急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隐患的治理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实行的办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状况,d.负责治理的单位和责任人,e.治理的时光和要求,f.治理平安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和责任人。
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矿井“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光、定资金)举行专项布置处理,由后班带班领导举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准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或主管部门发觉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对于上级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该实行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解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应该从危急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临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准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或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准时对隐患举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计划,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C级隐患必需由矿长签字认可后,直接布置安排举行处理,并有专人举行现场监督。
A、B级隐患应准时上报上级或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由矿长亲手举行布置安排,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矿长组织举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或主管部门举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准时核销。 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按照隐患性质,举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光和责任人。 A、B、C级隐患治理前,必需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矿长批准的平安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案。必需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诉作业人员在紧张状况下应实行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13、建立A、B、C隐患挂牌、建档制度,采取事故隐患跟综管理,并
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14、煤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平安办公会议、平安检查和平安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准时讨论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举行监控,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15、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