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病句修改

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病句修改

来源:九壹网


课内阅读(50分)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一)(18分)

爬山虎刚长(cháng zhǎng)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cháo zhāo)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chïng zhîng)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îng kōng)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我会给文段补充完整。(4分) 3、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3分)

均匀( ) 拂过( ) 引人注意( ) 4、给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A、数量一; B、一律,没有例外;C、满、全;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 ) (2)不留一点儿空隙。( ) (3)一阵风拂过。( )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 5、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 );三是( )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二)(32分)

以前,我只(就是说 仅仅是)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①这就是爬山虎的脚。②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③茎上长叶柄(bǐn bǐ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④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 jīng)上。 爬山虎的脚触(cù chù)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 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zháo zhe)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花费 费用)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文中的括号里给出了加点字的不同含义,请联系句子用“√”选出正确的解释。(2分)

2、我会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4分) 3、我能写近义词。(3分)

痕迹( ) 牢固( ) 逐渐( ) 4、我能写反义词。(3分)

弯曲( ) 仔细( ) 萎谢( )

5、“能”字有几种解释:①有能力的;②能力,才能;③能够。下列句子应各选哪种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 (2)小红的爸爸是一位种田能手。 ( ) (3)我们应该多方学习,掌握多种技能。 ( ) 6、第一自然段中①~~ ④句的顺序混乱了,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 )--(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7、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用“—”画下来。(2分)

8、用曲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9、选择关联词填空。(3分)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我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 )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2)(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 )不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3)( )爬山虎的脚没有触着墙,( )不几天就萎掉了。 10、把描写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动词抄写下来。(3分) 、 、 、 、 、 、

1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3分)

课外阅读(50分)

《长春花》文段选读(一)(21分)

“六一”是我们少年儿童的节目。节目前夕,同学们把家里最美的盆花搬到学校里来装点校园。我搬来献给学校的,是一盆长春花。

那是我生日的时候,五叔叔来祝贺,并送给我一株花苗。爸爸告诉我:“这是长春花,是用科学方法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有一天 天晚了 爸爸下班回来边脱外衣 边问我 小明 给长春花浇水了吗 哎呀 我回家 玩都来不及 怎么会老记着给花浇水呢 我回爸爸的话 爸爸什么也没说,就自己舀了一勺清水,向阳台上跑去。

一天夜里,我在梦中被爸爸推醒了。那时,狂风暴雨正猛烈地拍打着窗户。爸爸叫我去把阳台上的那盆花端进屋,还特地和我一起去呢!

从此,我不敢疏忽。我运用爸爸教我的知识,精心地给它施肥、松土、除草、灭虫。

不久,长春花开了,开得多美啊!同一株长春花竟交映着五六种不同的花色,白的像雪,红的像霞„„在它开放的日子里,我似乎一天到晚都闻到它那飘得老远老远,淡淡的清香。

现在,每当人们在校园里围着这盆长春花,赞美它既美丽又有清香的时候,我是多么高兴呀!

“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培育出来的美,并把美献给集体的人,他的心灵是美的,美得像一朵纯洁的花。”听到大家对长春花的赞美,我回想起辅导员对我们说的这段话。我懂得了五叔叔和爸爸的心意了。

1、在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似乎( ) 疏忽( ) 赞美( ) 祝贺( ) 3、第六自然段从 和 两个方面描写了长春花。(4分)

4、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介绍长春花的生长过程的。写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4分)

5、用“ ”画出大家对长春花的赞美的话语。(2分)

6、想想辅导员说的话和五叔叔、爸爸的心意是什么?试着把有关的句子抄写下来。(4分) 《马鞍藤与马蹄兰》文段选读(一)(29分) 马鞍藤是南部海边常见的植物。它的花介于牵牛花与番薯花之间,但比前两者花形更美、花朵更大、气势也更雄浑。因此,它盛开的时候就像开大型运动会似(sì shì)的。 马鞍藤有着非常强盛的生命力,在海边的沙滩上暴晒烈日,迎接海风,甚至给它灌溉海水都可以存活。有的根茎藏在沙中看起来已枯萎,第二年雨季时,却又冒出芽来。 这又美又强盛的花,在海边,竟很少有人会欣赏。 与马鞍藤背道而驰的是马蹄兰,马蹄兰的茎叶都很饱满,能开出纯白的恍若马蹄的花朵。它必须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但又怕大风大雨。大雨一下就会淋破它的花瓣,大风一吹又会使它的肥茎摧折。 这两种花名有如兄弟的花,却表现了完全相反的特质(zhì zhī),当然,因为这种特质也有了不同的命运。马鞍藤被看成是轻贱的花,顺其自然生长或凋落,绝没有人会欣赏、采摘 (zhaí zhaī);马蹄兰则被看成珍贵的花并被珍爱着,而它最大的用途是用在丧(shāng sāng)礼上,它被看成是无常的象征。 1、我会划去短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4分) 2、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6分) 饱满( ) 欣赏( ) 合适( ) 3、马鞍藤的生命力非常强盛,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海边德沙滩上暴晒烈日,迎接海风。 B、给马鞍藤灌溉海水都可以存活。 C、藏在沙中的根茎看起来已枯萎,第二年雨季时却又冒出芽来。 D、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怕大风大雨。 4、马鞍藤和马蹄兰表现了完全相反的特质,因而有了不同的命运,试着具体说说。从文段中可以找出来。(12分) 马鞍藤 马蹄兰

特质 (1) (2) (4) 命运 (3) 5、美丽的马鞍藤竟然受到如此不平等的待遇。对此,你怎么看?如果遇上马鞍藤,你想对它说些什么?(5分) 阅读理解 《观潮》文段选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 ”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6分) 3、我能写近义词。(4分)

顿时( ) 犹如( ) 颤动( ) 逐渐(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3分)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2分)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2分)

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3分)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3分)

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4分)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比较下面的句子。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意思 ______;第二句写出了_____和____;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 ____的和浩大的_______。(3分)

文段选读(一)(28分)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 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 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 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4分) 3、 照样子,写词语。(6分)

人山人海 ____________________绿油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 )的地毡 ( )的校园 ( )的校服 ( )的打工族 ( )的叶子 ( )的树木 ( )的小草 ( )的火车站 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4分) 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___和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2分) 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2分)

文段选读(二)(22分)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溶、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艰)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这,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恰当的打“√”。(4分)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进攻( ) 增强( ) 寂静( ) 寒冷( )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9分)

(1)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从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请抄写在下面(写三至四个)。(3分)

(2)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3分)

“挤”和“扯”这两个词表现了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3)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 (甲)

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乙) (丙)

描写景色从以下方面进行:①描绘形状;②描摹声音;③描写颜色。请回答文中甲、乙、丙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的?(3分) 甲: 乙: 丙:

4、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2分) 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C、山崩地裂

5、第四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3分)

复习关联词语、修改病句

一. 关联词语: (一)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

又„„又„„;既„„又„„;不是„„而是„„;不是„„也不是„„而是„„;

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二)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 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三)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四)递进关系(表示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进了一步)

不仅„„而且„„;不仅„„还„„;不但„„而且„„;不但„„还„„

(五)转折关系(表示前后分句的意思,是转折的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

(六)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假设一个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哪怕„„就„„

(七)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情形)

只有„„才„„;只要„„就„„;不管„„总„„;无论„„都„„

【模拟试题】

一. 关联词语填空:

1. 小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 )下雨,地( )湿。 3.( )多读多练,( )会提高作文水平。 4. 诸葛亮( )精通兵法,( )熟知天文地理。 5.( )答应了,你( )应该办到。 6.( )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 )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 7. 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 )他感情脆弱,( )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8. 张明学习成绩好,那是( )他学习认真刻苦。 9. 我们读文章,( )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注意文章的细节,( )仔细体会那些细节,( )理解得更深刻。 10. 鲁迅先生对青年十分关心,( )写信人署的是假名,他( )认真地回信指导。

11.( )明天不下雨,我们( )去春游。 12. 我们( )说明天起开始好好学习,( )从今天起就刻苦努力。

二. 修改病句:

1. 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

2. “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 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

4.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5. 他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

6. 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把功课学好。

7. 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

8. 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

9. 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10. 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册。

11. 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12. 猴子拿的帽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13. 妈妈从菜场上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14. 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脸上露出了胜利和喜欢。

15. 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增加了。

课内阅读(50分)参: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一)(28分)

1、zhǎng cháo chïng kîng 2、嫩红 嫩绿 新鲜 舒服 3、平均或匀称 吹过 惹人注目 4、 B、D、A、C、 5、嫩绿 整齐 均匀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二)

1、 仅仅是 花费 2、bǐn jīn cù zhe 3、踪迹 结实或坚固或稳固 逐步 4、笔直 粗心 茂盛 5、③①② 6、④③②①

7、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8、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9、(1)虽然、、、、、、但是、、、、、、 (2)如果、、、、、、就、、、、、、 (3)因为、、、、、、所以、、、、、

10、触、变、巴、拉、贴、爬 11、(自由发挥) 课外阅读(50分)

《长春花》文段(21分)

1、 ,,,:“,?” “!,,?” 。

2、好像 大意 赞扬 祝福 3、颜色 香味 4、时间 有一天、一天夜里、不久

5、6、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培育出来的美,并把美献给集体的人,他的心灵是美的,美得像一朵纯洁的花。 《马鞍藤与马蹄兰》文段(29分)

1、 shì zhì zhaī sāng 2、丰满 观赏 适合

3、D 4、(1)花形美、花朵大、气势雄浑。生命力强。 (2)茎叶很饱满,花朵纯白,恍若马蹄。种在气温合适、多雨多水的田里,怕大风大雨。(3)被看成轻贱的花,顺其自然生长或凋落,绝没有人会欣赏、采摘。 (4)被看成珍贵的花并被珍爱着,用在丧礼上,被看成是无常的象征。(意思答对即可)

参:

《观潮》文段选读1、沸腾 横贯 2、mēn fù zú bìn bèn 3、霎时 如同 颤抖 逐步 4、(略)自由发挥题5、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6、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7、人声鼎沸 沸腾 8、第三句 ④9、浪潮 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10、(略)自由发挥题 11、由远到近 再近些

12、⑴江潮好像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⑵江潮好像都震得大地颤动起来。 1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用得好,把大潮到来时奔腾咆哮的声音描绘得形象而具体。

14、完整 颜色 数量 巨响 声势(意思答对便可)

课外阅读(50分)文段选读(一)

1、春来了(意思答对便可) 2、不正确的字:矫 秆 穿 毫3、若隐若现 十全十美 无缘无故 白花花 金灿灿 黑乎乎4、柔软 鲜花盛开 色彩鲜艳 南来北往或精神饱满 细姨 茂盛 青青 人山人海5、花园 小草 树木 火车站 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略(意思答对便可)7、拟人 比喻 8、生机勃勃

文段选读(二)

1、正确的字:阴、融、坚、驯 2、撤退 减弱 喧闹 温暖3、(1)衰歇、融化、流、冲、响 (2)两个字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①②③4、B5、春天来了

【试题答案】

一. 关联词语填空:

1. 小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只要)下雨,地(就)湿。 3.(只有)多读多练,( 才 )会提高作文水平。 4. 诸葛亮( 既 )精通兵法,( 又 )熟知天文地理。 5.(既然)答应了,你(就)应该办到。 6.(虽然)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但是)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 7. 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不是)他感情脆弱,(而是)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8. 张明学习成绩好,那是(因为)他学习认真刻苦。 9. 我们读文章,(不但)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注意文章的细节,(只有)仔细体会那些细节,( 才 )理解得更深刻。 10. 鲁迅先生对青年十分关心,(尽管)写信人署的是假名,他(还是)认真地回信指导。

11.(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 就 )去春游。 12. 我们(与其)说明天起开始好好学习,(不如)从今天起就刻苦努力。

二. 修改病句:

1. 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

“和访问”去掉,应改为: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 2. “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兴奋”前应加“怀着”,应改为:“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 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 “小鸡”后加“的游戏”,应改为: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4.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风气”改为“习惯”,应改为: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他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

“过去的”应去掉,应改为:他在回忆着往事。 6. 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把功课学好。 “就”改为“才”,应改为:我们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把功课学好。 7. 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

“朝霞”和“大地”互换,应改为:大地被朝霞映得一片金黄。 8. 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 “和”应改为“,养成了好的”,应改为: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9. 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声”去掉,应改为: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 10. 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册。

“册”去掉,应改为: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 11. 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傍晚”去掉,应改为:昨天刮了一夜的风。 12. 猴子拿的帽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的”改为“着”,应改为:猴子拿着帽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13. 妈妈从菜场上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猪肉、苹果”去掉,应改为:妈妈从菜场上买回了青菜、黄瓜等蔬菜。 14. 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脸上露出了胜利和喜欢。 “喜欢”改为“喜悦”,应改为: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脸上露出了胜利和喜悦。

15. 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增加了。 “增加”改为“提高”,应改为: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