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线空心墩台施工作业精品指导书
1、目的
明确空心墩身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墩台身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施工图设计文件》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福厦线桥梁25m以下空心墩墩身施工。 4、空心墩台施工方法
墩身外侧模板选用大块钢模板,内侧采用定型钢模板。对于收坡高墩,且同类型桥墩数量较多的,应采用大块成套钢模,分段支立、浇灌,在不同墩位间倒用。
空心墩底部的实心部分单独分次浇筑,墩身每次的最高高度控制在5m以内,施工中加强施工组织。墩身钢筋、模板根据地形、墩高等条件由汽车起重机、自制提升架负责垂直提升,混凝土由混凝土泵或泵车泵送入模。超过25m的空心墩采用翻模施工。
4.1、工艺流程
4.1.1、模板工程
墩台身外模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不少于6mm厚钢板面板,加工时,派专业工程师在加工厂家进行全过程跟踪,保证面板、平整度、接缝、尺寸误差的质量要求。内模采用组合钢模。
模板进场后,进行清理、打磨,以无污痕为标准,刷脱模剂,并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立模前进行试拼,保证平整度小于3mm,加固采用内撑和外加拉杆形式,保证空心薄壁误差小于5mm。搭设支架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在可靠的地基上。墩台空心内的顶部采用搭设碗扣支架,φ50钢管加固,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保证模板、支架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 4.1.2、钢筋的制备
基本要求: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钢筋表面洁净、平直、无局部弯折,使用前将表面油腻、鳞锈等清除干净;带肋、光圆钢筋及盘条,其性能分别符合规定;各种钢筋下料尺寸、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安装要求:承台与墩台基础锚固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基底预埋钢筋位置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墩身钢筋与预埋钢筋按50%接头错开配置;墩身钢筋规格多、数量大,为确保施工精度和绑扎质量,钢筋绑扎作业在固定胎架上绑扎;采用定型塑料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4.1.3、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浇筑分三阶段进行,墩底实体段、墩身空心薄壁、墩顶部实体段。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浇筑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并保证安全。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振动器振动捣实。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允许间断时间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按工作缝处理。墩身截面突变处不设施工缝。对于工作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及时抽拔或松动;在灌注过程中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洒水养护。
墩身下实体段、空心段、上实体段混凝土施工时,特别注意实体段与空心墩身连接处的混凝土质量和外观。特别在实体段,由于一次浇筑混凝土体积过大,采取和承台相同措施降低水化热。 5、控制标准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 号 项 目 1 允许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4 5 6 7
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1 线尺寸 2 3 4 空心墩壁厚 桥墩平面扭角 表面平整度 ±5 2° 1m靠尺检查5 不少于5处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相邻模板错台 空心墩壁厚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1 ±3 2 尺量检查不少5处 尺量检查不少5处 测量检查 经纬仪测量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5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每片砼梁一端两支承垫石简支顶面高差 5 混凝每孔砼梁一端两支承垫石土 梁 顶面高差 6 7 8
0~-10 5 4 测量检查 3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