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来源:九壹网
技术应用Fen xi zhuang pei shi jian zhu shi gong de chang jian zhi liang wen ti ji dui ce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黄富强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在简单介绍装配式建筑优势的基础上,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各阶段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如今,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多,其在节材、环保、工期、成本和安全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而在设计生产及施工中容易产生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一、装配式建筑优势1.节省周转材料(1)楼板按叠合楼板进行设计,楼板下层一般是厚度为50mm的预制楼板,上层是厚度为80mm的现浇楼面。这一楼面和传统楼面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减少模板工程量,对预制楼板而言,其自身具有一定强度,能减少支模架的使用,同时可在现浇施工中作为底模。②预制楼板能实现工厂化加工,工程质量相较于现浇楼板更为可靠,能有效防止现浇楼板出现质量通病,如露筋、平整度差、跑模、预留孔洞及预埋件跑位。③采用预制楼板能减少用于施工的劳动量,并减小现场的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2)隔墙和外墙板都能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而且外墙板当中还包含保温层,能减少砌筑砂浆及粘土砖用量,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实现环保和质量目标。2.其它优势(1)预制外墙板和板间运用全新西卡防水胶,对外墙板进行加工时予以双面布筋,在中间设置保温层。通过多次改进,既能保证外墙板尺寸的准确性,又能有效防止开裂,解决传统外墙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2)外墙板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能保证表面的光滑性与平整性,施工中无需抹灰,也不用搭设脚手架,在节省材料的同时,避免产生扬尘,实现节材环保目标。(3)由于不用砌筑内外侧的砖墙,也不用对外墙进行抹灰和设置保温层,所以能缩短装修工期。(4)对外墙进行装修施工时,无需设置脚手架,而是运用全新形式的钢外挂架及吊篮进行作业,在节省材料的基础上,保证施工安全。二、装配式建筑施工各阶段质量问题1.设计阶段(1)预制墙板接缝部位漏水其产生原因包括:①设计过程中使用材料不合理;②设计过程中所用构造不合理;③施工操作不当。(2)预制外墙板开裂其产生原因包括:①对连接件进行的计算或布置出错;②接缝处使用砂浆进行填充;③接缝安装过程中使用硬质垫块。(3)预制外墙板或直接外露的部分成为火灾隐患其产生原因包括:①在预制构件节点处存在很多直接外露的构件,在设计过程中未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②从防火分区上跨越的墙板,未对接缝等部位进行专门的防火设计;③所用保温材料防火性能无法达到要求。(4)门窗框处产生渗漏及热桥其产生原因包括:①门窗框自身存在质量问题;②门窗框安装时所用固定及保护方法选择不当;③所用防水密封胶条无法满足要求,所选搭接位置错误;④未以项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设计,使设计缺乏可行性与合理性。(5)空调板等处产生热桥其产生原因为:空调板属典型的异型构件,没有进行专门的保温处理,而且冷热桥处的热桥没有得到有效处理。2.生产阶段(1)构件表面漏筋其产生原因包括:①浇筑施工中垫块移位或遗漏;②截面尺寸过小使钢筋的布置较为密集,或钢筋间隔距离太小,导致粗集料不能从中穿过;③含水率的设计不合格导致混凝土离析,使砂浆的实际分布不均;④保护层厚度不足,或缺乏有效振捣,导致钢筋发生位移,产生露筋的现象。(2)空洞其产生原因为:由于混凝土掏空或砂浆分离使混凝土的粘聚性下降,无法将砂子与水泥粘结在一起。此外,集135JIAN SHE YAN JIU136料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或发生冻融循环及渗水均会产生空洞。(3)缺棱掉角其产生原因包括:①水泥的水化作用不充分,配合比设计及模具的润湿不到位,使浇筑施工中或施工后产生棱角破坏;②拆模的时间不正确,导致棱角被破坏。(4)混凝土强度不足其产生原因包括:①所用水泥的等级较低,因受潮或过期而变质,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对集料进行的级配设计不到位;②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或集料的选择不正确;③施工中混凝土的搅拌不充分,使其强度无法得到正常发挥;④振捣不密实;⑤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或不规范。(5)尺寸位移偏差其产生原因包括:①模板没有完全固定,基准线有很大误差,使构件没有达到相关要求;②对构件的固定不可靠,浇筑施工流程不正确,导致预埋件偏移。3.施工阶段(1)吊装与定位①构件晃动,边角磕碰其产生原因为吊点的位置不正确,或吊具布置不合理,实际的吊装操作不当。②钢丝绳滑脱其产生原因为采用单点吊装的方法,或未能充分利用吊装孔,用其它孔洞进行吊钩连接,使构件的受力不均导致钢丝绳滑脱。③预制柱的实际偏差较大其产生原因包括:1)吊装过程中未认真进行校正,或所用支承体系不牢靠;2)柱和柱、梁和柱之间的焊接发生变形。④墙板安装产生较大误差其产生原因包括:1)起吊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2)对垂直度进行测量时所用方法不正确;3)构件的水平方向支撑未处在统一标高。(2)拼接与连接①构件间钢筋碰撞其产生原因包括:1)设计不合理;2)对构件进行生产时就有很大的偏差;3)构件的安装顺序不正确。②构件和模板之间的固定不牢靠其产生原因为:预留孔的尺寸有很大偏差,使对拉螺栓很难安装,对模板的加固造成影响。③后浇墙体施工中发生胀模其产生原因为:模板的支撑和加固不牢靠,刚度不足,留设的拉结孔洞具体位置选择不当。其中,刚度不足为最主要的原因,刚度退化可用等效刚度与环形刚度进行描述,具体表示为:nKP∑Pie=i=1 ∆=i∑ni∆ii=1 (1)式(1)中,Pi为第i次循环对应的荷载峰值n;∆i为第i次循环对应的位移值;∑Pii=1为相同位移条件下,第i次循n环对应的荷载峰值;∑∆ii=1为第i次循环对应的位移变形值。④浇筑完成后整体性较差其产生原因包括:1)预留的梁钢筋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发生偏位;2)钢筋的绑扎和固定不牢靠;3)振捣不实。三、装配式建筑施工各阶段质量问题解决对策1.设计与生产阶段(1)切实加强人员与制度管理。预制构件间的契合度较差,产生很大偏差,实际生产的构件和设计要求不符,其产生原因主要为标准化程度较低,在各个设计阶段对构件尺寸的确定有冲突,未能把握相关技术规范及要求。对此,在尺寸及模型设计中,首先应实现设计单位的统一,保证设计各个阶段的模数化及标准化;其次,对全体设计人员提出严格要求,防止由于人员问题造成的尺寸偏差等质量问题;最后,编制并不断完善设计与生产阶段的人员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落实,以此从根本上保证设计和生产质量。(2)在构件生产时发生的质量问题大多是由技术管理缺陷造成的,比如生产人员未能充分了解制造过程,使偏差产生,对此,要对规范进行完善,强化生产人员对预制加工质量要求的严格把控。另外,还应做好质量监督,避免由于人员疏漏造成质量问题。2.施工阶段(1)针对吊装与定位质量问题,起吊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避免吊装拼接时产生质量偏差;并从制度与作业管理入手保证施工安全;针对关键节点,其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从人员、制度、技术与流程四个方面入手。对于关键节点,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质量,对此,施工人员必须提高技术水平与责任意识,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实际操作中,还应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监督,防止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质量问题。(2)建筑施工前,相关作业人员必须提前掌握施工流程,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关键节点的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以此保证熟练度及准确性。另外,为防止质量问题发生,完成拼装施工后,应安排监理工程师开展质量检查工作,针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进行施工,并加强质量责任制的落实,避免施工中出现差错。四、结论(1)装配式建筑不仅能节省周转材料,而且还能避免开裂,实现环保目标,缩短工期和保证施工安全。(2)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中都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问题,不同质量问题的成因往往不同,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前提就在于掌握质量问题产生原因。(3)针对不同阶段产生的质量问题,应采用切实加强人员与制度管理、加强现场质量监督、技术培训、质量检查等对策进行解决,实现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或避免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目标。(作者单位:湖南麓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