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护理中心管理制度
1. 进入换药室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 换药人员必须遵守“无菌伤口先换,有菌伤口后换”的原则,特殊伤口换药应作特殊处理。
3. 保持换药室清洁人人有责。用过的敷料及时倒入医疗垃圾桶内,换药碗和镊子湿保存。感染伤口的换药碗和镊子放入消毒液中,特殊伤口敷料必须及时焚毁。
4. 根据伤口大小使用敷料,以节约为原则。
5. 使用清洁,干燥的持物钳,每4—8小时更换一次。
6. 其他科室借用换药用品,必须由换药室护士同意,登记后方可借出,用后及时归还。
伤口护理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原则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2. 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3. 换药用品均保持无菌,并注明有效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4. 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两次,容器每周灭菌两次。无菌溶液(生理盐水)及置于无菌储物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棉签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 换药镊子,换药碗,浸泡于清水中,初步清洁后交供应室统一处理。
6. 持物钳及容器一经打开,4小时更换灭菌。
7. 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后才得进入换药室,敷料应放入黄色防渗透的医疗废物袋内,由专人收集处理。
8. 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抹布,拖把等卫生用具专用,室内环境应达到“III类环境卫生学”标准。
伤口、造口门诊管理制度
1、 保持诊室安静,就诊有序,注意保护就诊人员隐私。 2、 工作人员着装整齐,服务态度和蔼。
3、 保持室内整洁,物品放置有序,每日开窗通风,消毒液擦拭物
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4、 各类物品分类放置在固定位置,并保持清洁。
5、 保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每周一检查登记、领取补充。 6、 每月对伤口、造口用品进行计划请领。
7、 定期对造口、伤口门诊的成本核算进行总结、评价。
伤口、造口门诊工作制度
1. 在护理部和门诊部领导下进行工作。 2. 严格遵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护士行为规范。
3. 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 对就诊患者要认真评估,细致检查,恰当处理。 5. 遇有疑难问题应及时与相关医生联系,共同解决。 6. 科学安排诊疗工作,顺应病人就诊时间规律。
7. 根据病人的需求,主动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工作。 8. 做好门诊病人档案登记工作,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 9. 保持诊室空气清新、清洁整齐,定时开窗通风,各类物品放置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