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九壹网
、r01.32 2014 No.16 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肖 霄。禹 莉 (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训练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科研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 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 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兴趣小组;课外科研训练;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4)16-0007-02 医学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深厚的文化 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科研素质和能力,以成立兴趣 小组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我 底蕴、娴熟的临床技能、对医学极强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稳定 成熟的心理素质、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和善于捕捉新信息能力 的人才tl】。在现今的医学教育模式中,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及 分析疾病、解决疾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了极大锻炼,但医学生 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却远远不够。高等学校的教学不 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而且要使学生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造 校有5位学生有幸获得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 金项目资助,并开展了以课外科研兴趣小组为单位的科技创新 训练活动。以下是笔者参加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活动的几点体 会。 1参加课外科研训练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大多是被动接受, 基金项目:2012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10367010) 过严格审核发放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证明学生家庭确实困 难的证明材料的学生予以优先认定,如低保证、孤儿证、特困证 监督。将贫困生名单、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名单、获得国家奖 助学金名单在适当的范围内予以公示,并在醒目位置设立群众 监督点,接受教师和学生的广泛监督,尤其是班内学生的监督。 等。因目前尚无统一的家庭人均收入查询系统,故无法具体划 定贫困生认定的标准。若将定量数据与定性材料相结合,既有 实证调查作为基础,又有定性材料作为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3建立贫困生档案库的监督机制 对于弄虚作假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从贫困生档案库中除 名,取消该生的评定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2)实施动态监督。 国家助学金评定的前、中、后期均实行监督管理,发现大学生谎 报家庭经济状况以进行贫困生认定或出现与其身份不符的奢 贫困生认定工作应该是包括前期调查、认定和后期监督处 理的系统工作[41。对贫困生的监督包括家庭基本经济情况的监 督和学生基本情况的监督。认定前,高校应将贫困生认定相关 和要求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学生对申请认定的贫困生 以及开展此项工作的评议小组成员(教师和学生)进行监督,尽 侈消费行为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收回助学金,并取消其评 优评先的资格。 参考文献: 【1】刘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及其认定标准研究叨.知识经济,2008(12): 65—66. 量避免认定过程中的感情因素和主观因素,杜绝弄虚作假,确 保认定结果的真实可靠。认定结束后,辅导员应该加强和贫困 生及其他学生的沟通,及时掌握档案库中贫困生的生活状况, 监督资助金的使用情况,对资助金浪费的贫困生进行批评教 育,甚至进行通报批评、停止资助,以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成 【2】丁桂兰,周艳华.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叨.教育与职 业,2010(26):33—35. 【3】何倩.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研究叨.黑龙江 教育学院学报,2011,30(3):21—23. [4】潘国华,毛曦,曹浩.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问题与思考叨.南京医科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17—319.A 7一 效。认定后的监督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进行公示 一对于科研的兴趣不浓厚,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如何让只会跟教 师学的学生在课后拥有学习的能力呢?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继而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课外科 研训练活动提供了让学生充分释放情感和发展思维的空间,创 造了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的科研气氛,使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 状态,学习有关文献检索、细胞培养、动物饲养、DNA分子杂交、 PCR技术、科技论文写作等有关知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 者,而是活动的主体、主动的参与者。以本小组为例,规定每周 五下午召开学习交流会,学生以P 的形式进行学习汇报,这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 知识,指导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改 进。 2通过课外科研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通常作为辅助教学, 大多数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学生的实验材料、内容等都是固定 的,只要照着教师说的步骤机械操作就行,这种教学模式 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制约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在课外 科研训练活动中,小组采用“教师点拨为辅,学生自主实验为 主”的模式,由指导教师指定方向,学生在教师协助下自主设计 实验、完成实验、撰写总结报告、发表论文,培养了学生独 立思考和钻研探索的能力。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 动,展开讨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也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和解决科研中存在 的各种问题。小组成员查阅收集资料、设计科研课题、进行实验 操作、分析处理数据、撰写论文等,通过参与课外科研训练活 动,提升了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挖掘潜能,在收集、 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认真思考,培养了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外科研训练活动中,教师有效地组织和 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行组织各项创新实践活 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课外科研训练活动中,学生轮流进行专题讲座,教师仅 对一些疑难问题加以提示和深入讲解,并在讨论中给予学生指 导意见。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操作,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 来,完成全部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了学生 的洞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例如,小组在培养T24细胞时遇到 了细胞产生大量伪足和死亡的现象,马上进行分析,找出问题 所在;对T24细胞进行瑞氏染色时,不断摸索染色时间,最终找 到合适的染色时间,染色效果非常好。这种训练方式大大提高 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责任 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学会了思考,提高了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 3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科研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严谨 的科学态度。科研可以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鼓 励小组成员旁听本学科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预答辩和正式答 辩,参观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室,与研究生面对面交谈,探讨与医 学有关的科研问题等,开阔了本科生的视野,培养了本科生的 科研兴趣、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同时也促进了本科生进行研 究性学习E2l。成立兴趣小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安排 一8一 实验或者改进实验,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设计和方法的核 心,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兴 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操作技能,激发了 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肃的科学态 度和严谨的作风,真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将来的 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4参加课外科研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平台 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医学基础和临床理论知 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灵感,但现在的 医学教育并没有提供给他们将灵感转化为现实的机会,而成立 科研兴趣小组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在一项关于 医学教育模式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有意向参加科研兴趣小 组131,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极高的科研热情,他们有更高层面的 需要。医学院校的大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主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 程,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免 疫学以及实验诊断学和实验机能训练等,具备了医学相关知识 和实验方法技能,完全有能力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在本小组中, 有的学生对星形胶质细胞相关问题有着极大的兴趣,指导教师 就联系有关星形胶质细胞研究的项目组,让学生去参观学习。 检验专业五年制大三学生对临床血液学甚为熟悉,对一些血液 病尤其是白血病相关知识有更深一步研究的渴望,于是小组多 方找资料、查文献,总结出近年来自血病的新进展以及MMP(基 质金属蛋白酶)与白血病的相关联系等内容,并撰写了综述。参 加课外科研活动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创新实验 中,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成立课外科研活动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小组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最有 效方法之一。科研兴趣小组是由对科研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组 成的集体,这些学生各有所长,有的是对科研有着极高的热情, 善于发现或提出问题;有的逻辑思维缜密,在分析问题时循序 渐进,有条有理;有的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 在兴趣小组中,能者为师,人人都是学生,人人又都是教师,既 可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又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例如,我们在进行细胞爬片染色时,由于盖玻片很小不利于染 色,有的学生就提出把载玻片粘到载玻片上,马上就有学生提 出疑问:会不会不利于油镜下观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有奇思 妙想,也有缜密思考,这种合作精神在攻克实验难题时显得尤 为重要,而且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失败时的抗挫折能力 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全面提高当代医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书文.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成果问题的思考叨.学术论坛, 2003(6):162—164. 【2】胡四海,吴移谋,张愉快,等.以学科优势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 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91—92,108. 【3】张海燕,周玲生,陈鑫.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教育探讨[J】.卫生职业 教育。2009,27(13):15—16.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