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片大作战
一、活动背景
韩国有一档综艺节目叫《running man》,节目组每一期都想到各种有趣的游戏让MC(主持人)和嘉宾进行挑战,我时常去改良其中的一些游戏,投放到幼儿园,很多游戏反响不错,另类新奇的玩法让班里的孩子们觉得十分有趣。我曾经在一期节目中看到他们玩了一个名叫“食物大作战”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30份食物摆在桌子上,有蛋糕、果冻、巧克力、猕猴桃……各种美食摆满了一桌子。这个游戏是两人对决,双方轮流取食物吃掉,每一次吃掉的食物数量可以选择一份、两份、或者是三份。以此类推,谁吃到最后一份,谁就输了。
这个游戏看完,我觉得太有意思了。这个游戏致胜的关键在于预设推理与逻辑判断。近来,班上的幼儿对“棋类”的游戏十分感兴趣,“棋类”游戏所蕴含的逻辑思维挑战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极具吸引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浅显单一的游戏方式,而是渴望综合性的游戏较量。与此同时,对正处于大班上期的本班幼儿来说,绝大部分的幼儿已经可以较为熟练地进行7以内的加减运算。这个游戏所需要调动的数学计算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很好地与本班幼儿目前的认知经验对接,并刺激幼儿相关领域经验的“最近发展区”,
让幼儿相关的认知经验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于是,我对这个游戏进行了调整和改良,并将这个游戏命名为——“雪花片大作战”,游戏规则如下:
30个雪花片置于桌上,两两对决。每个小朋友一次可以选择取1个雪花片、2个雪花片或者3个雪花片,轮流进行。谁取到了最后一个雪花片,谁就输。获胜累积3次则获得一枚小红花的贴贴画。
为了便于孩子们理解游戏规则,我邀请了5个小朋友上台在幻灯机上进行投影试玩,玩了几次,孩子们都理解了游戏规则。当天,我便把5篮雪花片投放到了活动区——益智区,每篮30个雪花片,并告诉孩子们明天的活动区大家可以去试试这组新投放的材料。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巧用“4”,策略意识初体现
活动区开始了,我先在各个活动区巡视了一番,最后走到益智区,看到睿睿和东东选择了昨天我介绍的那组新材料“雪花片大作战”,好像已经玩了几次了。看到我走到他们身边,东东赶紧汇报“战况”:“田田老师,我赢了3次,睿睿只赢了1次。”“噢,你挺厉害的嘛!有按照规则来玩的吗?一次可以取几个雪花片?”我找了把椅子坐到他们身边,想看看两个小朋友玩的情况。“每次可以取1个、2个或者3个雪花片。”东东回答道。“恩,不错!你们玩吧,老师当裁判。”
睿睿兴致有些不佳,说:“田田老师,这个不是很好玩,我不想玩这个了。”“要不再玩一次,老师看看你们会不会玩。”我建议道。“好吧!”睿睿不情愿地又玩了一次,这一次睿睿又输了。观察了两个小朋友的对决,我发现东东仿佛已经在开始尝试简单的致胜策略,而睿睿仿佛连门都没入,毫无策略可言,怪不得总是输。“耶!我又赢了一次!”东东开心地说。睿睿小嘴一撇:“没意思!不好玩。我要玩飞行棋!”我连忙拉住睿睿,“睿睿,你想不想赢?”睿睿望着我,小声地说:“想啊!”“你知道为什么东东经常赢吗?”睿睿不解地望着我。这时,我分出四个雪花片放在中间对睿睿说:“来,我们玩4个雪花片,谁拿到最后一个谁就输。你先拿!”睿睿随手取走了2个雪花片。我微微一笑说:“现在我再取走一个,最后一个是你的,你输了!”说完,我又放回去4个雪花片,对睿睿说:“来,我们重新再来,还是让你取,你想清楚,怎么可以让我拿到最后一个雪花片。”睿睿看看我,然后盯着雪花片,仿佛在思考,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笑了起来,开心地对我说:“老师,我取走3块。”睿睿边说边取出3个雪花片,还剩下一块雪花片,这一次我输了。“那你要和东东再玩几次吗?”我笑着问道。睿睿兴奋地点点头,望着东东说:“我们再来比一次!”
玩转“5”,尝试假设出真知
睿睿和东东又玩了起来,当雪花片数量逐渐减少时,我
发现睿睿取雪花片速度也慢了下来,当还剩5块雪花片时,轮到东东取了,此时东东取走了1块雪花片,还剩4块雪花片,睿睿高兴地说:“我赢了!”说完,他一股脑地取走了3个雪花片,还剩1个雪花片给东东。这一次的情况居然和我启发睿睿所举的例子一模一样。这一次,东东不乐意了,他不开心地说:“田田老师,你都不帮我。”“可不是我不帮你哟,如果剩下的是5个雪花片,只要是东东你先取,不管你取几个你都是会输的!”东东十分吃惊地望着我,“不会吧!”“要不你们试试看。”我摆出了5个雪花片在桌子上。两个小朋友顿时兴奋起来。“那这次我取两个雪花片!”东东说。东东取走两个雪花片,还剩下3个雪花片。睿睿说:“那我取两个,还剩1个,你输了!”“等等,再来!”东东重新摆回5个雪花片。“我取3个。”东东边说边取走了3个雪花片。还剩2个雪花片,输赢不言而喻。“好奇妙呀!怎么取都要输!”东东不由地发出感叹,“那是不是剩5个雪花片的时候,谁先拿谁就输了吗?”我点点头,“你总结的很好!”
“6”助阵,善用记录现攻略
“那田田老师,如果剩6块呢?”东东连忙追问。我不禁感叹,这孩子还真聪明,挺能触类旁通。“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我鼓励他们道。于是两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摆出6个雪花片开始探索起来。两个人嘴里念叨着:“我取2个,还剩4个。那你取3个,我就输了。”“我取一个,你取
一个,我再取3个,你就输了。”“我取3个,你取2个,我就输了。”两个小朋友沉浸在推算中,突然我灵光一闪,“你们算清楚了吗?”我问道。“田田老师,这个好像不一定,有的时候我赢,有的时候他赢。”睿睿说。“嘿嘿!我知道一个小窍门,如果剩下6个雪花片,谁先拿谁就一定赢。“”啊?”睿睿和东东两个小朋友瞪大了眼睛。我慢慢地解释道“之前,我们不是说剩下5个雪花片时谁先拿谁就会输吗?”两个小朋友点点头。“那么当剩下6个雪花片时,只要取走1个雪花片,不就剩5个雪花片了吗?这时,谁先拿谁就输了呀!”“对呀!”东东兴奋地大叫。“田田老师,我有点不明白。”睿睿不好意思地说。“不明白没关系,这么说是容易糊涂。来,我们可以来做一份‘雪花片大作战’的攻略。”我边说便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纸。“攻略是什么?”两个小朋友问道。“就是帮助你必胜的法宝。”我笑着说。我和东东、睿睿一起针对碰到3个雪花片、4个雪花片、5个雪花片、6个雪花片的四种情况应该如何致胜进行了推算,一起绘制了一张简易表格。大致如下:(表格见文末)
图表的含义是:
1、当你面对3个雪花片时,只要取走两个,你就赢了。 2、当你面对4个雪花片时,只要取走3个,你也赢了。 3、当你面对5个雪花片时,无论你怎么取,你一定会输。
4、当你面对6个雪花片时,只要你取走1个雪花片,参照剩余5个雪花片的玩法,就一定可以赢。
完成了简易的攻略表格后,两个小朋友满满的成就感。还说要放好这个攻略,找别的小朋友玩,一定可以赢。看到像捡着宝贝的东东和睿睿,我也开心不已,这一次的活动区指导太有收获了,没想到一个无意间开发的小游戏居然可以带来这么多头脑风暴,真是有意义了!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雪花片大作战”这一游戏,看似是数字变化的较量,实则逻辑思维才是它的核心。这个游戏体现出了三个特点。
一、“策略意识”。
这个游戏的规则决定了幼儿需要调动思维,通过提前推算多种情况,并考虑到自身和对方的“作战思路”,才能大大提升成功率。如果只是机械地遵循规则,随意地取1块、2块或是3块雪花片,那么想赢真的就只能靠运气。正如案例所展现出的,剩余4块雪花片时,只要拿走3块,留下一块给对方,自己就能赢。而这无疑是“策略意识”的体现。
二、“规律总结”。
更有价值的是,游戏者可以通过多次探索,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如案例中,师幼共同以剩余5个雪花片为例,发现无论游戏者取1个、2个还是3个雪花片,对方都可以相应地以取走3个、2个、1个雪花片进行对应,结局都是先取
的人会输。由此总结出谁遇到5个雪花片谁就必输的宝贵经验。总之,这个游戏,需要游戏者同时考虑所取雪花片数量和取的先后顺序,才可以增加赢的概率。这一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幼儿逻辑思维、推理预判的能力。
三、“就地取材”。
“雪花片大作战”这个游戏虽然是用雪花片作为游戏材料,但是游戏材料可以随意被替换,只要能凑齐数量30,这个游戏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幼儿既可以在户外捡30个小石子玩,也可以在家中用30张扑克牌玩、还可以在教室随意取30个小玩具任意地玩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这一游戏也具有丰富的幼儿学习发展价值:
一、有效训练幼儿运用假设、预判、逆向思维等科学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在推动两个小朋友尝试自己总结游戏规律时,我以5个
雪花片为例进行点拨,于是两个小朋友则自己用假设的方式,逐一地尝试了一方取1块、2块、3块,另一方将如何取数才可以获胜进行了思考,最后总结出另一方则以取3块、2块、1块的方式进行应对的策略。期间,游戏者必须抱着“最后留给别人剩一块,我之前应该如何取数”的想法进行逆向思维,甚至要预判到往下走两步、三步、局面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建立策略意识,尝试推理判断。
在观察与指导睿睿和东东的游戏对决中,我通过关键性的引导与启发,让睿睿从无策略意识和东东的初浅策略意识,引发了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具有价值性的“头脑风暴”。最初,我发现睿睿老输可能是源于完全没有策略意识,他只是机械地按照规则,有时取1块,有时取2块,有时取3块的方式来进行游戏。因此我巧用4个雪花片,让睿睿意识到,原来输赢不是靠运气,可以靠技巧。当他开心地对我说“老师,我取走3块”时,我知道他的“游戏感觉来了”。
三、学习运用图表,理清思维、总结经验。
在游戏支持进入后期时,两个小朋友不禁对剩余6个雪花片是否存在一定规律抛出了自己的疑问。看来之前的引导已经激发了他们开始学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鼓励他们自己用6个雪花片摆摆看,并在头脑思维有些混乱时,可以用图表的方式理清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
出“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于是我和两个小朋友以回顾式的方式,逐一对剩余3个雪花片、4个雪花片、5个雪花片、6个雪花片的情况进行推算。最后绘制出了简易的“制胜攻略”图表。
四、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中强调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敢于探究和尝试这一学习品质能在这个游戏中得到很好的培养。从东东和睿睿的游戏中可以看到,当他们隐约抓住游戏的奥妙时,他们对“排兵布阵”的策略意识深深着迷,他们想知道为什么面对剩余5个雪花片时胜负已定,不惜一次一次地去假设不同取雪花片的情形,从而验证它。不仅如此,他们触类旁通,不禁想探索剩余6个雪花片又该如何巧妙应对。他们在游戏的反复玩耍与推敲中,乐于探究、勤于尝试。这就是游戏所带来的魅力。
这次“头脑风暴”也令我乐在其中,原来一个好的游戏设计可以发掘出那么多的奥妙。老师适宜性的指导、启发性的举例,可以助力幼儿更深的思维探索。幼儿的的思维是有“瓶颈”的,老师不能做完全的旁观者,也能不能做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在幼儿出现思维“瓶颈”亦或是还可以进
行更高的思维挑战时,“拿副梯子”,让幼儿能够到“长得更高的苹果”,这样幼儿的认知发展才可以宽阔而深远。这个游戏接下来,我们既可以让幼儿自己和同伴玩耍,总结自己的小心得。同时也可以共享出攻略,让其它幼儿反向推敲,为什么图表会得出那样的结论,你是否可以通过探索尝试一一进行验证呢。不仅如此,还可以变化一下规则,例如每次可取不超过4个雪花片,如此一来,当取的空间变化更大时,又会激发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而孩子们又可以画出什么样的“制胜攻略”呢?我真是期待不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