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与管理对策

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与管理对策

来源:九壹网
工程技术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820103

科技风2018年7月

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与管理对策

吴 溪1 

高振东2

1.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2.沈阳建筑大学计划财务处 辽宁沈阳 110168

摘 要:以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三个环节对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为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管理对策

 和技术发展不够成熟 与发达国家相比,,试点工程中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增加建造返工成本、增加后期的维护费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装配式建筑建造质量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齐宝库等[1]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从质量检验中“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张兴龙[2]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目前国内外对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施工现场环节,对构件设计、生产运输环节设计较少,笔者拟从构件设计及生产、运输、现场施工三个主要环节进行质量问题分析。

一(一、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分析

)构件设计、生产阶段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行业最基本的要求,而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预制构件的生产、设计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缺乏一套详细明确的构件设计、生产及质量验收标准的实施细则。因此,构件的出厂质量和标准没有一定的保障。通过调查

发现,构件设计、生产阶段常出现以下质量问题:相邻构件间钢

筋位置设计不合理造成后期安装不精确;构件预留孔洞的尺寸、数量、位置不合理造成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外挂板外移的现象;生产线上模板基层清理不到位,入模前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影响产品质量;在构件出模前,缺乏高效的质量检测工具,模板加固不牢和模板拼缝不严密、混凝土振捣不当问题很难及时发现;构件出厂尺寸与实际施工所需尺寸不符合或构件拆分不合理,在拼装时常出现缝隙过大或折断等现象,这些缺陷不仅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过程质量问题,还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工期拖延(二)。

构件运输阶段存在的问题

预制构件的跨度大,厚度薄,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不平整道路容易引起构件之间相互碰撞,引起龟甚、断裂及部分构配件掉落现象(,用量的定量控制机具(1)三)或者因支撑架不牢固而造成构配件变形。

节点连接质量问题现场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注浆筒内混凝土密实度及坐浆层厚度难。施工现场缺乏对坐浆料、注浆料以把握;浆层与预制构件结合面间有裂缝,垫块偏移、粗糙面处理不到位,后浇段坐浆料外溢清理不及时等都会影响节点连接质量。另外,部分操作工人技能水平不熟练、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在坐浆、注浆时时操作不规范,造成注浆、坐浆不饱满,但此类问题事后很难检测法插入时(2)安装问题,对这种情况施工现场工人经常弯折或切断有偏差的。构件套筒与钢筋位置偏差过大造成钢筋没。

钢筋,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预制墙板类构件的竖向钢筋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现场预留和需要对位的钢筋数量较多造成现场安装施工难度较大;现浇墙模板安装不规范,模板胀缩、偏位等易影响现浇结构质量点采用后浇混凝土处理(3)后浇段质量问题。

,然而由于钢筋深化设计问题和预制构。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对关键节件生产精度问题,施工现场缺乏相应的模板工程检验工具,叠合板浇筑厚度过薄、模板拼缝不严密、模板基层清理不到位等,造成后浇段出现漏浆、拔台、烂根,梁底及板底不水平,混凝土

116

顶板表面平整度差等质量问题不高(4)、厚度薄构件成品保护问题、体积大,在移动过程中易出现损坏。作为非承重构件其自身设计强度。

,加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很多施工现场将构件随意丢放,造成钢筋锈蚀或构件断裂,影响工程质量。

二、质量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

装配式建筑构质量管理难点表现为:构件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多方协调脱离,相关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较低、工人缺乏培训,对施工机械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缺乏高效可行的质量保障技术和管理方法、缺乏相应的精度控制工具,信息化协同程度不足,工程质量监管的体系和机制不完善、现场质量管控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配式建筑的核心(1)规范设计标准及加强多方协调,提出以下几点管理对策。

,建议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的构件类型。标准化和模数化是装、技术体系编制专项技术标准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做好构件深化设计工作,加强与构件设计单位、生产单位及现场施工单位的协同及质量自检、验收工作;注重质量监管部门和采购部门的沟通,确保采购优质产品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案(2)建立健全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加强各阶段的质量。结监督,出台相应的质量检验规范;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科研力度,提高产品关键性能,研制适用的精度控制工具;进一步完善相关质量标准技能(3),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相关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以质量指标为导向优化加工工艺方案。提高工人的经验和操作。

、规范操作工序,进一步培养产业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加大对自检和管理者复检工作的监督力度,让相关从业人员从根本上重视质量安全问题。

不仅要优化管理流程(4)采用先进技术加强质量管控,更应从技术方面进行改进。对于质量问题的管控,注重将先进,技术与现有管理体系结合,使用合适的自动化检测工具收集现场施工遇到的构件质量、尺寸偏差、构配件连接和在组装后遇到的质量问题,以便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改进和科学管理。

三、结语

我国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处于试点期,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控过程中,对建筑设计、构件生产、现场施工三个阶段进行质量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策略是进行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的重要环节,也为质量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对质量问题的管控,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会随之进步。

参考文献[1]齐宝库:

,,白庶,靳林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2]张兴龙.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常见质量通[J].建筑经济,2016,05:28-30.

病与防治[J].安徽建筑,2014.04:99-100+106.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020603);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JZ2017009)

作者简介:吴溪(1994-),女,汉族,贵州安顺人,沈阳建筑大学硕士;高振东(1983-),男,汉族,辽宁丹东人,硕士,会计师。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