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之韵——书法艺术的欣赏
一种美的东西,要用心去细细品味,便能够享受它所散发出
的洗涤心灵的韵味。
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书法艺术,这是三言两语所不能讲述明白的,书法到了一定的程度只能是心领神会了,因为“艺术就是解决用语言讲不清的那点东西”。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在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书法是以中国文字为载体,以毛笔、墨汁、宣纸为工具,以书者性情为铺垫三者和一的艺术;它不同于音乐,但有音乐般的节奏;不同于舞蹈,但有舞蹈般的飞动;不同于建筑,但有建筑之美;不同于文学,但有文学之内涵。总之,书法是一种综合艺术,乃各种美的总和。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很常见。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
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因此,艺术的欣赏很不好评定。
书法是重在“法”上,书法艺术是重在“情”上。书法的“法”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是为书法艺术而服务的,是保证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准备的。书法只有在抒发了书法家的胸怀和思想情趣,才能上升为书法艺术。书法中要有“情”怎么看也能行;书中没有“情”怎么看也不行。
书法艺术就是应该以汉字为基础,以软笔为工具的表现自我的坚质浩气的书写能力。更进一步地讲,就是个性的、达意的、化法的、得道的一种来去自由的书写神韵。
一份好的书法作品,只有融合了人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才能够鲜活起来,才能够散发出艺术的情韵。书法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就进入了“不论书法而论书神”的境界了。书法的“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破旧立新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随着每个人的修养不同而变化的,只要是活着的人办活人做的事,就没有永远定死的东西。但是,必须是批判的继承,去其糟粕吸取精,欣赏一份书法作品也是一样,人们只有体味了作者的思想,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才能享受带书法的那丝丝韵味。
书法的历史悠久,书法的品味欣赏不仅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还能给欣赏者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学习书法,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寻一方净土,任自己沉静心情,淡淡的享受这方情怀,岂不快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