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整合第六单元第四课时

来源:九壹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段科目 基 本 信 息 单元主题 单元组构 学校名称 中段语文 成长故事 单元整合教学 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 迟彦 授课年级 团队成员 四年级 谢立萍、杨夏君、杨岚、罗思然、林淑冰、蔡明慧、张缨 教材版本 统编版

设计主持 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

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打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口语交际“安慰”、习作“记一次游戏”及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内容。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本单元围绕这一要素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牛和鹅》呈现了学习伙伴作的批注,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后两篇课文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梳理了批注的角度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 第二个语文要素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教材围绕此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牛和鹅》引导学生通过勾画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语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体会“我”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陀螺》引导学生借助梳理出的相关语句,体会“我”心情的变化。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变现某种心情,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表达。 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这是本套教材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后,教 学 内 容 概 述 学 习 需 要 分 析 第二次安排与童年生活有关的主题。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童年的欢乐,更有经历挫折带来的成长。其中,《牛和鹅》记叙了“我”对牛和鹅态度的变化;《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记叙了扮演老虎给“我”带来的困惑;《陀螺》一文讲述了“我”玩陀螺的烦恼与欢乐。 1.结合《牛和鹅》课文与文本中的示范批注,借助“交流平台”梳理批注的角度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心学 习 情的变化。 目 标 2.阅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两课,深入学习批注方法,感受“我”心情的变化,设 定 并指导学生尝试边批注边阅读的阅读方法。 3.通过游戏,通过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等环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本单元主要评价的内容(概述) 生字词掌握 运用批注的方法和角度来阅读 运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情 所用的方法或工具 课前习单;课上字理识字;重点讲解 课内的落实;课外同类文的拓展 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创设情境;片段描写;整篇习作的落实

单元教学结构设计

课时 主要教学活动内容 授课教师 杨岚 ;批注方法概括小结;《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的动词、第一 《牛和鹅》课时 拟声词;交流平台等 ;《牛和鹅》课后阅读链接;拓展丰子恺的《白鹅》;批注角度小第二 《牛和鹅》课时 结等 《陀螺》在体会较深的第三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在文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课时 地方作批注等 林淑冰 蔡明慧 谢立萍 杨夏君 迟彦 罗思然 张缨 单 元 口语交际:安慰 教 学 第五 安 排 课时 第六 习作:记一次游戏;整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选一个词语,仿照。 课时 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第七 课时 欣赏优秀作文和精彩语句;修改描写游戏过程片段;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 《陀螺》的心情变化过程;拓展课外阅读《一幅画的第四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时 趣事》等 (复习)、“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第八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课时 等 学习 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充分利用单元导读、课后习题、课外拓展阅读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与运用,落实语文要素。引导课 程 学生补充批注的角度,如,对人物心情的批注、对课文产生的联想、对文中人物的评价等;补充批注资 源方法,如,质疑式、勾画式、理解式、感想式…… 学习本单元三篇精读课文之余,我们拓展学习了《牛的写意》《白鹅》《一幅画的趣事》等; 利 用 习作指导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体育节的竞赛游戏——拔河比赛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表达与 开 发 真情实感; ……

单 元 教 学 整体构 思

第 四 课时教学设计

基 本 信 息 课 题 授课教师 单元整合《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第四课时 谢立萍 授课类型 教学班级 新授课 四(1)

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和“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学 习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体会“我”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内 容 心情。《陀螺》引导学生借助梳理出的相关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解 析 化及变化的原因,学 习 1.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语句,体会我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目 标 2.引导学生借助梳理出的相关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设 定 3. 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重 点 重点:学会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心情变化。 难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难 点 预 设

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预测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预习单 ____年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一、玩转多音字 1、

查字典,填空。

露马脚 露水 露一手 雨露 露相 露骨 露宿 露( l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露(lò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露字在口语中读( ),在书面语中读( )。

2、角:jué,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jiăo,①表示细长而弯曲,上端较尖的东西;②表示我国货币的单位。请根据解释,给多音字注音。 角( )色 牛角( ) 号角( ) 主角( ) 二、认真读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完整记录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难忘经历。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段落 情节 “我”的心情 1-2 排练前 3-15 16-19 20-21 《陀螺》预习单

至今不明白失败原因 ____年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一、

查字典,给多音字加拼音。

钉( )上一枚铁钉( ) 在旋( )床上旋( )出来的

段落 主要内容 1-3 介绍陀螺的制作与玩法 4 5-7 8-12 13 二、认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评价反馈】

采用练习题小测,检测学生字与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

课堂读写 【主要内容】

1.叶至善童年时难忘的表演过程,让他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呢?用横线画出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的语句,圈出句中的关键词。结合圈画词句,参照示例,在旁边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思考。

2.作者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请你尝试开导一下他吧。 3.高洪波在玩陀螺时,他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4.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 5. 拓展阅读《一幅有趣的画》,做好批注,绘制出心电图吧。 6.拓展阅读《一幅画的趣事》,批注心情,绘制“心电图”。

一幅画的趣事

我家养着两只小鸡。饲养这两个小家伙虽然占用了我的一些时间,但它们丰富并调剂了我的课余生活。 一天晚上,我趴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画一幅准备第二天参加少年宫比赛的作品。画完后,我躺下伸懒腰。这时只见一只小鸡顺着我的脚爬到腿上,然后跳到桌子上,大摇大摆地在我的作品上溜起弯儿来。我也没理它,它一会儿看看画上的太阳,一会儿在画的草坪上用嘴啄啄、用脚刨刨。我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不料它抖动了一下翅膀,屁股一撅(juē),“扑哧”,一块黄黄的鸡屎 (shǐ)落在小草的上方。这下我气坏了,

冲它大吼一声,小鸡似乎知道办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吓得慌忙跳下桌子溜之大吉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辛辛苦苦画的作品让它毁了。爸爸妈妈闻声走过来,一看都傻眼了。我真是一筹(chóu)莫展。重画一张吧,时间太晚了,来不及了,不画吧,沾屎的画又怎么能参赛呢?我和妈妈正在发愁,突然,爸爸一拍脑门说:“明明,我看这样吧,你先把屎小心清理一下,用去不掉的黄迹做花蕊(ruǐ),再配上花瓣画儿朵小花,这样也许能遮掩过去。”我一听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立刻动手干了起来。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把画交了上去。不久,绘画比赛的结果出来了。没想到我的作品竟然得了一等奖,使我喜出望外。而且,老师在评我的作品时,还特别夸奖了我利用小鸡屎画的那几朵鲜艳的小花。他说:“你们看,绿茵茵的草坪上盛开朵朵鲜艳的小花,多有生气!真是别出心裁!没有它们,画就显得不协调了,这些小花在这幅作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到家里,我把老师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逗得他们眼泪都笑出来了。

“老师哪里知道,花里面还藏着这么一段有趣的家庭故事呢!”我想。

【评价反馈】

通过阅读汇报展示,学生分享后相互评价交流,并适当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

课后评测 【主要内容】

以《难忘的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变化表现心情。

【评价反馈】

学生分享作品,通过“自改-组内交流”的学生互批模式,检测学生对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

述心情的掌握情况。

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 回顾课文,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

承接上节课的内容,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与教的活动 【 共学探究,体会心情 】

1. 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聚焦问题:叶至善童年时难忘的表演过程,让他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2. 引导学生借助表格,独立思考,通过一边读一边批注的方法,绘制出心电图。

3. 全班交流分享批注的关键词并相互补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作者心情,完成表格。

4.相机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做指导,并绘制出“心电图”。 5.师生交流:这是不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该如何开导我呢?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聚焦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批注、绘制“心电图”的方法,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现心情的写法。有梯度地分解了学习的重难点;抓重点文段进行感情朗读,围绕文章的脉络展开学习,逐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 学法迁移,合作探索 】

1.学习《陀螺》,聚焦问题:高洪波在玩陀螺时,他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绘制出“心电图”。

3.小组选出代表,上台交流,并说明设计原因。

【设计意图】

采用自主共学、合作探究的策略,师生共享探究资源,共话探究所得,有效地突破了线性教学结果的局限。

【结合原文,拓展阅读】

1.以文带文,学生自主阅读《一幅画的趣事》,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心电图”。 2.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师生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

由扶到放,用所学批注、朗读对话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展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将个性化的理解形成共性认识。

【课堂总结 】

1.引导学生谈学习体会和收获。 2.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3.以《我的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变化表现心情。

【设计意图】

谈话激励学生学以致用。

本课时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优点与特色】

1.教学设计绘制“心电图”很有创意,三维目标把握明确,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2.板书设计有新意,突出重点,一目了然。 3.学习要求明确,学生学习时间比较充分。

【问题与建议】

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中,时间分配略长,较为拖沓,两个环节可以互相合理补充,这样让课堂表现更连贯、舒服。

同伴评价 【优点与特色】

1.看到谢老师整堂课都保持的微笑,就仿佛阳光洒落,学生乐在其中,感在其心。(张缨)

2.正确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习指导有梯度,从全班集体探究到小组合作再到学生自学,由扶到放,将教学过程变成了共同探索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共鸣的过程。(迟彦)

【问题与建议】

应适当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面向全体,真正让练读落到实处。(杨岚)

单元教学后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与单篇教学相比之下的优点与特色】

1.打破课与课之间的壁垒、界限,从整体出发,可以使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有机地合理地调配;可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的最大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率。

2.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 3.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呈现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1.单元整合教学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细节的知识点难以实实在在的落实,对于一些后进生可能需要后续增加一两个课时去巩固。

2.对师生要求都比较高,教师素质要求比较高,如把握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等;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高,专注力、思维力的考验。

3.备课用的时间比较长,教师团队要密切合作。

专家点评 【本单元整体教学的优点与特色】

1.高屋建瓴,驾驭教材能力强。 2.整体入手,确立教学目标清。 3.步步迁移,设计教学环节实。

【本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与建议】

备课团队有整合意识,课堂教学能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但在课时衔接、教学细节上还需精心打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