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四上第三单元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上第三单元语文教案

来源:九壹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中外童话

单元目标:

1. 扎实掌握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大意。

3. 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4. 感受童话美好的意境和寓意,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单元主线: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童话语言的魅力。(《巨人的花园》环境描写前后的对比,《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人物对话多样性的细致描写,《小木偶的故事》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致描写) 单元活动:

1.演一演:自由组成小组,从编写的或读过的童话故事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改编,分配角色,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2.读一读:推荐课外阅读,外国童话《格林童话》,中国童话《郑渊洁童话大王》

9《巨人的花园》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是伴随着童话故事长大的,告诉大家你读过什么童话?

2.这些童话之所以能够吸引我们大家的眼睛,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 (可从以下方面交流:

从情节上说:童话富于幻想,情节曲折动人; 从语言上说:童话言语简单,富有童趣;

从内容上说:童话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会像人一样说话、做事,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力量,感受到平时感受不到的世界万物的神奇化……)

3.也正是因为童话通俗易懂、富于变化、神奇有趣的特点,才让它具有了超人的魅力,才让那么多孩子喜欢上了它。《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所写,这篇童话被称为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

1.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拆除 增添 允许 洋溢 训斥 凝视 火辣辣 指名读,带领大家读

(2)这篇课文的四字词语特别多

出示: 鲜花盛开 北风呼啸 绿树成阴 狂风大作 鲜花凋谢 草翠花开 绽出绿芽 冰雪覆盖 (3)学习词语

请学生读词语,把词语分分类。 再指名读两类四字词语。

你发现了什么?(两类词语描写了花园里不同的景色) 三、再读课文,初探神奇

1.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跟着一起默读。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2.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巨人的花园。(变化,神奇……) 3.巨人花园的变化让我们感到神奇,神奇的原因正是因为它奇妙的变化。童话中变化和神奇是融为一体的。

四、作业

1、在田字格中抄写本课词语一遍。要求正确,美观。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生词

2、 读课文,感悟花园的神奇。 二、感悟神奇,再次走进巨人的花园

1、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巨人的花园,知道了巨人回来前,回来后,花园都会有神奇的变化。 2、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想像花园的景色。

(1)交流: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出示巨人花园的美丽景色图片)

(2)这美丽的花园,在巨人外出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大家想像一下,花园里有着怎样美丽的景色?孩子们会怎样玩耍嬉戏呢?(如:春天,荡秋千、放风筝、追蝴蝶;夏天,逮知了、捉迷藏、摘莲蓬;秋天,拾松子、拣落叶、采蜜果;冬天,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

(3)引读:因此——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3、回来后,又是什么情景? 出示:北风呼啸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三、走近巨人,体会表达方法

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由于巨人在花园里,巨人将孩子们赶出来花园。) 正如巨人自己所说:

1、出示句子:“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引导体会:句子中的“我”是谁?(巨人) 你从哪些句子能感受到巨人的任性、冷酷?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3、汇报交流:出示巨人说的三句话:

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声叱责。

4、读一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1)小组讨论:

(2)谁来试着表演读一读这三句话。试着表现巨人的动作、表情。

(3)请大家一起表演朗读。读了这三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呢?

(这个巨人太霸道了!这个巨人好自私、好无情!这个巨人真厉害啊!)

小结: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赶走了美丽的春天。

5、可是最后,是谁让巨人醒悟过来的呢?(小男孩) (1)小男孩怎样提醒巨人的呢?请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出示: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上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2)如何理解“凝视”?猜想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明白了什么?

出示: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如何理解“任性”“冷酷”? (4)师指导朗读:

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读巨人醒悟过来后说的话!

6、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他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以后,收获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两段。

7、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别人、宽容的人才会有快乐、快乐要大家分享......) 四、续编童话,领悟方法 1、续编童话

故事到此结束了,可我们总有一种余味未尽的感觉,许多读者可能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后来巨人的花园一年四季有多美丽?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生活得怎样幸福?孩子们给巨人带来哪些快乐?他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老师想请同学们当一回中国的王尔德,也写一篇童话续编《巨人的花园》。

2.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

(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运用拟人的写法……)作者在这篇童话中,把花园中的情景在巨人回来前与回来后做了对比,巨人对孩子们的前后态度做了对比,巨人自己的感觉也做了强烈对比。同学们在创编童话时,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 五、作业

1、续编《巨人的花园》 2、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等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任性、冷酷 善良、宽容 ↓ ↓ 寒冬———————→春天 快乐一起分享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对于幸福,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理解,你们认为幸福是什么呢?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讨论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朗读课文,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生字词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划出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 (3)想一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反馈自学情况。

(1)投影认读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及时正音。 (2)小组交流,汇报

出示:第一次:“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 祝你们幸福!再见!”“你们应当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后让我们……我就告诉你们.”

第二次:“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有益的事情.”

第一个牧童成为一名医生给人治病。

第二个牧童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 第三个牧童在家耕地种麦。 四、自主疑问,领悟幸福

1、 交流自读疑难

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在书上写问题泡泡。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问题泡泡。

3、再通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十年后,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 (2)这些体会是怎样得来的?

(3)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 4、交流汇报

出示:“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

(2)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

出示:“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用什么语气说的?那你就读出来吧!

小结:三个牧童的体会是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感到了幸福。智慧的女儿对三个青年说的话做了总结。 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全班齐读,说说幸福是什么呢?(板: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什么叫“义务”?能举个例子说明么?在学校,学生的义务是什么?在家里你的义务是什么? 五、体会童话的特点

师:在这个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

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

(童话的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如果借鉴这些特点,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 六、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师配乐朗诵: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2.孩子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学生写话 七、作业: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父母。

2、读童话书,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

11去年的树

重点:体会鸟和大树的深厚友情。 难点:感受白描式写法。 第一课时: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2.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3.想一想,鸟儿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 A.还有别的可能吗?

B.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D.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小结:多美好的日子啊!

(1)配乐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太阳升起,引读——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 雪都融化时,引读——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

(2)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 (3)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示机板书:深厚 (4)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4.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生写时师引导: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那是一棵怎样的树?森林里有千万只鸟,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健壮,高大,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小结: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小结: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浅近的开头。(板书:浅近)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浅近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 1.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对话) 小结: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师只读提示语,即树对鸟儿说;鸟儿说;鸟儿问树根;树根回答;她问大门;大门回答说;鸟儿问女孩;小女孩回答说。 评价: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老师没读好)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指名交流。 对比: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 (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

小结: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学生在书上加提示词。)

2.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引读: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情境铺设: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情境铺设: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情境铺设: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情境铺设: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情境铺设: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情境铺设: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

情境铺设: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 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 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 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

巧用板书词: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

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

(全班合作读全文,师或指名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3.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

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

(1)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2)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 (3)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1.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

(1)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2)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出示:“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当太阳升起,引读——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 雪都融化时,引读——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出示“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

2.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相对朋友说。请用“树啊,树啊”开头。(配乐,生写话)

3.交流。

(1)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 指名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挚爱,祝愿,告别) (2)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浅近的动作——看。 (板书:浅近)

(3)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挚爱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师将板书一一擦去,板书:不写心理,深厚)

(4)孩子们,听这歌声,这歌声曾在去年响起过。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词?(生自由发言) 这首歌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这是一首——永恒的歌。

(5)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擦去)他为什么不写?(师在浅近和深厚之间画一个方框)

总结: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个空白,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第二课时:

一、 概括主要内容。 二、 复述课文。 三、 学习生字词。

12小木偶的故事

重点:从拟人化的童话人物中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体会童话故事情节的奇妙。 一、童话形象导入

1.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的三篇童话,它们之间都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交流。

2.不同之处呢?指名交流。 (《去年的树》是拟人体童话。)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这样一位拟人化的童话人物----小木偶,去读一读它的故事。(板书:小木偶的故事) 二、 童话情节简概

1. 默读课文,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后交流) 2. 快速浏览课文,圈出文中出现的人物。(指名交流)

(老木匠、小木偶、小红狐、熊警官、小白兔、老婆婆、小女巫) 3.现在,你能能说说这些人物和小木偶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出示填空:(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因为只会笑,小木偶被(小红狐)、(熊警官)冤枉,;受(小兔子)

误解,遭(老婆婆)怀疑,后来得到(小女巫)的帮助,拥有了所有表情,过上了快乐的生活。(同桌互说,指名说)

4.课文的40个自然段化繁为简,浓缩成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还能怎样简练?(指名交流)

(刻表情、被冤枉、受误解、遭怀疑、得帮助)

小结:小标题式的化繁为简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 三、 童话奇思妙想 1.这五个故事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个?读读相关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和表情的句子。 2.指名交流:

(1)老木匠拿起他神奇的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A.神奇在哪儿?文中还有一个神奇的道具是什么? 交流:小女巫的魔杖。

示机读相关句子:小女巫用她的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一下。“哇——”小木偶放声大哭起来。 “小木偶,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小女巫说完,又用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几下。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B.别的童话中也往往有类似神奇的道具,比如——?

(交流:神灯、魔剑、宝葫芦……)

小结:这些神奇的道具让童话角色变得神通广大,故事情节也因此充满惊奇。

(2)“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A.带着这样的表情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B.是呀,小木偶的内心和脸上的表情是不一样的。谁也找到了类似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脑袋疼。”小木偶笑嘻嘻地说。 “脑袋很疼。”小木偶笑嘻嘻地说。

C.正常情况下应该有怎样的表情?(课件出示句子,把笑嘻嘻换成括号)(填充朗读)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 )说。 “脑袋很疼。”小木偶( )说。

小结:你们读出了小木偶的心声,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给老木匠的话后再补充一句,你会说些什么

“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体会?回想一下。生填空式发言。 当( )时,我得意。 当( )时,我失落。 当( )时,我( )。

总结: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愁,这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童话看似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可最终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恰恰是最真、最善、最美的生活。

四、童话演/编(视自班情况演或者续编) 1.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童话。

2.小女巫给了小木偶人类所有的表情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在动笔之前,我们一起来看写作小贴士。

大胆想象,让童话充满神奇

运用表情、对话,表现童话人物的特点。 3.交流评价

语文园地三

教学重、难点:

1、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2、了解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讲述童话特点

(1)有人说童话是全世界最好的营养品,也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读着童话成长起来的,不信你们可以问问你们的长辈。尤其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童话故事了,同学们,想想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有哪些童话?

(2)除了课文中的,你们还知道哪些童话呢? (3)读了这么多童话,能不能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 (提示学生: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童话故事呢?因为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小朋友。比如《去年的树》,鸟儿、门、树根都会说话了,是运用什么修辞写法呢?拟人,把物都说活了。又如《幸福是什么》,最后智慧女儿告诉三个牧童幸福是什么?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4)归纳总结,板书。

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有益的启示 2、讲童话

(1)小组内讲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听的同学发表建议。 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讲述童话故事。 (2)品评谁讲得最好。

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时要说出理由。 (3)各组推荐一人,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 (4)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3、演童话

(1)组内选出一个作品,全组参与表演。

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2)在班上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同学们都爱听童话故事,爱读童话故事,心里肯定装了不少童话故事。许多离奇有趣的童话故事,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你愿意像童话大师那样,试着来编写童话吗? 什么是童话呢?它是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方式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进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陶冶情操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1、 人物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安徒生)

2、 拟人童话。如《稻草人》《会摇尾巴的狼》(严文井)

3、 神奇童话。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普希金) 4、 知识童话。如《我的土壤妈妈》(高士其)

二、编写童话的要求

1、童话故事要具有一定的情节。 2、童话故事要具有生动的形象。 3、童话的写作手法。

多采用拟人、夸张、比喻的手法,把内容写得生动形象,以合乎情理的想象把形象人格化,对其语言、行为、心理等进行细致描写,要写得十分鲜明。 4、童话故事的语言

要有儿童气息,准确、自然,不要用大人的话。 三、指导写童话

1、回忆本单元几篇童话故事的写作方法。

2、要求自编童话或续编《小木偶的故事》,展开想象,运用方法。

第三课时(发现、积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 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 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 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 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三、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课后练习题:

一、 用“√”选择正确读音。(4分)

叱( chì cì )责 凝( níng nín)视 冷酷(hù kù) 情不自禁( jìn jīn ) 脸颊(xiá jiá) 铁锹(qiāo qiǖ) 诧( zhà chà )异 撒(sā shā)谎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再为它们分分类。(6分)

草( )花开 绿树成( ) 雪花飞( )

狂风大( ) 可( )巴巴 ( )枝 败 叶 1、 2、

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冬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写拟人句。

1.填充成为拟人句。

落叶在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在荷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为拟人句。

花儿绽放。

。 星星闪烁。

。 3、选择一个动物名称,造一个拟人句:金鱼 老鼠 燕子 螃蟹

_____ 。 4、选择一个植物名称,造一个拟人句:小草 松树 豆芽 爬山虎 ___ 。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含义:(2分) (1)《巨人的花园》 ( ) (2)《去年的树 》 ( ) (3)《幸福是什么》 ( ) (4)《小木偶的故事》 ( )

A.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B.快乐应当同大家分享。

C.生活是复杂的,我们要用真情,以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D.我们要信守承诺,珍惜友情,保护环境,无私奉献。

五、阅读理解。

小青石

(规则:阅读语文书第1页《小青石》,回答问题,你一定能学会概括和阅读方法!)

1. 从文中找反义词。(2分)

明明白白----( ) 谦虚----( )

2.小青石开始不甘心过___________的生活,它想像________和________一样,成为发簪和纽扣。接着为工人把它投到小车里而____________,为工人把它搅来搅去而___________,最后为自己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快乐自豪。

(温馨提示:串联文章每部分的段意,就整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喽!3分)

3.这篇童话通过记述________成为__________的经过,说明了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温馨提示:将题目进行适度扩充,就整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喽!2分)

4.你觉得小黑石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把句子写通顺,标点写规范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一颗石子,你想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作业

1、抄写课后要求会写的生字和单元词语盘点。 2、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并抄写喜欢的句子。 3、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