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健康科普创新研究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健康科普创新研究

来源:九壹网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健康科普创新研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对社区健康科普提出了新要求,社区健康科普必须改变以往的做法,探寻新的模式。本文探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社区健康科普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丰富社区健康科普内容、创新社区健康科普方式、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宣传等建议,以期促进社区健康科普工作良好发展。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社区健康科普;创新机制

社区居民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对象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社区的健康普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属于第一道防线,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起到重要作用。社区健康普科普工作,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事关提高居民健康科普素质,事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成效,事关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研究社区新型健康科普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社区健康科普工作的新挑战

与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的应急科普不同,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加需要统筹协调和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社区健康科普能力等诸多因素。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动态清零是我国疫情防控的重要原则和目标要求,尽管偶有小范围发生疫情,但总体上还是能够遏制社会面的蔓延。这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下做好社区健康科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公众对社区健康科普内容需求提出了新要求

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精细化、科学化、权威性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科普的普遍期待。社区居民中,老龄群体、小孩群体(尤其是10岁以下)、母婴群体等,对健康科普需求尤其强烈,是社区健康科普的重点对象。基于精细化科普需求,根据不同的群体,社区健康科普活动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要坚持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科普内容。比如针对老年人,需要强化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慢性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防治科普宣传,以及关于养生健体、科学用药等方面的知识宣传。针对妇婴群体,要加强卫生护理、婴幼儿管护、身体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科普宣传。针对青少年群体,要加强卫生健康习惯养成、运动防护、青春期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此外,学者宗海勇, 袁莺箐提出,在大数据视角下,城市社区的疫情防控,有利于总结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的经验,提升城市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机制能力[1],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居民的健康科普需求,也是要重点做好的事情。

(二)科普传播方式对社区健康科普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社区科普模式较为常见的是制作科普宣传栏、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开展科普讲座等,这些科普方式有其积极的地方,在提高居民科学素质上发挥了大作用。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普遍要求人群不要扎堆、不聚集,传统“赶大集”式的科普方式,不宜提倡。科普大篷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应该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此外,随着微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即时沟通工具和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新媒体强化健康科普宣传,提高社区科普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是摆在科普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三)引导对社区健康科普提出了新要求

社区科普工作属于社区工作的范畴,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等重要使命,还要与打着科普幌子、实际上却干着违反科学道德、违背科学理论的“伪科普”作斗争,以正视听,激浊扬清,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切。社区科普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科学导向,属地街道(乡镇)、卫生健康部门、社区干部、科普工作人员如何协调好健康科普中的分工与职责,形成一

股合力,避免健康科普流于形式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歪曲利用,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2]。

(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对社区健康科普提出了新要求

正如前面所述,社区健康科普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社区健康科普工作,需要健康科普作为一种治理手段予以考虑。在一些地方,个别居民法律意识较为单薄,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导致疫情扩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社区治理体系提出了新挑战。

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社区健康科普的对策 (一)优化社区健康科普资源供给

面对繁杂的社区事务,只靠社区工作人员难以有效开展常态化社区科普工作,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对健康科普的需求。必须整合各级科协组织、卫生健康部门、街道(乡镇)、科普志愿者以及各方面社会力量,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社区科普工作模式,彰显健康科普的开放性特征。要加强社区健康科普内容的供给,为社区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内容,包括宣传单、张贴画、广播、视频等,以及帮助社区邀请医疗卫生专家作讲座、开展义诊等活动。 与此同时,社区可以联合专业机构,借助云计算和社交网络等技术,根据科普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建立精准的分析模型,掌握受众的喜好和实际需求,实时、精准地向社区居民提供科普信息,提高社区健康科普的实效性、针对性。

(二)创新社区健康科普工作手段

科学合理的科普手段,可以让科普成效事半功倍。针对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少聚集、少扎堆的要求,以及根据不同社区居民不同的科普需求,要有针对性的科普工作手段。一方面,提高传统科普工作手段的实效性。比如针对中老年群体,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加大健康科普特别是健康养生、安全用药、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科普宣传。比如,针对青少年群体,重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

微信、微博、快手、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即时社交工具和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视频、直播等方式,增强科普活动的吸引力。此外,社区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健康科普内容,延伸健康科普服务空间,提升健康科普的精准性。例如可以设计和开发社区健康科普直播课程,根据社区民众的实际需求,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基础上,基于个性化的原则,其中包含营养健康、食品安全、慢性病防治和科学用药等内容[3]。

(三)坚持正确科普价值导向。

科普可以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支持。社区科普应当落实科技惠民,宣传对公众、对社会有价值的科普知识,同时还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想要战胜疫情,社区科普工作人员应当根据疫情防控具体情况,将权威科普知识提供给公众,加强对疫情防控措施的解读,提升公众对疫情发展态势、疫情防控知识和自我防护措施的认识和解读,在降低病毒感染风险的同时,还应当安抚好公众的情绪。对一些打折科普旗号,却大肆宣扬“伪科普”,干着违反科学伦理、违背科学规律,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要严加防范和严肃处置,避免别有用心的人拿科普当挡箭牌,扰乱社会秩序。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要做好严格把关,做好舆情引导,加强对称信息的重建,有效规避负面的影响,避免公众产生焦虑和恐慌等情绪[4]。尤其要管理好阵地,进一步监管网络,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健康科普的过程中,加强意识形态管控和引导。

(四)加强社区科普队伍建设。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社区健康科普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需要综合素质和科普水平更高的社区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干伍建设。社区干部应当具备组织策划线上科普活动、研究和综合分析社区科普工作、应急处理突发情况和科学辨别流言等能力,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社区工作者应急处置、科学知识、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尤其是应当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更强有力的新媒体培训,提升他们的网络思维,帮助他们可以良好的运作性媒体,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将专业的健康科普知识普及给社区居民。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科技场馆、公益组织以

及高校学生、医护人员等方面力量,加入社区健康科普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榜样带头作用,特别是上级机关的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开展科普工作,以补上社区人员不足的短板,壮大社区健康科普工作的队伍力量。此外,要加强社区健康力量的整合,特别要注意加强体医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体育健康指导专职岗位,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制定完善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居民健康水平[5]。

(五)加强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宣传。

法律具有教育、指引、评价等功能,是道德的最低要求,人们法治素养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疫情防控的成效。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常态化疫情防控必须遵循法治要求,做到依法防控、依法管理,社区居民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的防控。要采取法治讲堂、专家讲课、视频授课等方式,在科普活动中融入《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和地方关于疫情防控有关法规、。同时,要加强社区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居民素质,提升治理效能。只有把有关法律法规成为居民们的行为规范,进而让居民自觉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和参与活动,才能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扎实成效。

结束语:

社区是最首要的疫情防控阵地,只有做好社区工作,才可以避免疫情的扩散,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支持。所以,应当积极做社区好健康科普工作,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宗海勇, 袁莺箐. 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城市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机制能力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1。

[2] 黄梨煜, 王勇, 郝艳华,等.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市居民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防护行为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 2021。

[3] 周庆, 李荭. 安徽省科协扎实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应急科普工作[J]. 科教文汇, 2021(6):1-1。

[4]朱海龙. 加强社区智慧化建设 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2(2):6。

[5] 赵明元, 孙林, 李如喜.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区健康治理现代化转向:现实需求与实践路径[J]. 肇庆学院学报, 2021, 42(2):5。

作者简介:盘健斌,男,广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副队长,助理研究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