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包装车间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 次 文件类别 □一阶 □二阶 ■三阶 文件编号 页 次 1/3
1.0目的 1.1主要对FQC在包装车间各种工序作业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FQC的作业水平,更好的监控到每个工序质量,达到客户的品质要求,确保生产能顺利进行。 2.0适用范围 2.1适用于一般包装车间工序产品质量控制和验收。 2.2 本指导书与客户要求或标准不同时以客户要求或标准为准。 2.3 本指导书未列举部分,依一般业界适用 或本厂品质标准规范为准。 3.0 程序 3.1核对排产单。 3.2按排产单的型号准备相对应的产品样板,并放在机台上,供包装工人参考。 3.3产品调试正常后,由工人自检后并通知包装车间主管确认合格后填写《首件确认单》签名,再由巡检进行首件确认,并通知包装车间员工批量生产; 3.4如首件确认不合格则继续调试,直至合格。 3.5 生产过程中,巡检每2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并将巡查结果记录到《包装车间品质巡检记录表》; 3.6 巡检过程中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通知操作工人问题点并作修改,必要时开出《品质异常联络单》,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识盖上不合格章; 3.7 产品检验合格后,在标识卡盖上合格章; 4.0相关记录表: 《包装车间品质巡检记录表》 《品质异常联络单》 《首件确认单》 5.0检验条件 5.1正常灯光(100瓦灯光以上) 5.2目测距离为:以清晰为准。 6.0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审批:
文件名称 包装车间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 次 文件类别 □一阶 □二阶 ■三阶 文件编号 页 次 2/3 检验工具及方法 目测 包装资料 样板 目测 包装资料 样板 目测 包装资料 样板 目测 包装资料 样板 检验项目 工序 类别 装法错误 检验指引 6.1.1装置产品或者装置箱盒时,装置的方式或位置方向错误;6.1.2打带或封箱方式是否按客户要求。 包 装 规 程 6.1装箱方式 款式错误 6.1.3包装的产品型号是否与包装样版或包装资料一致; 6.1.4产品的颜色是否符合,产品搭配是否有误; 6.1.5将抽取的产品内的配件取出来,对照样板或包装资料,审查漏装配件 包装里的配件是否齐全,例如漏放说明书、合格证等配件; 6.1.6如有说明书的需检查是否有缺页情况; 数量错误 6.1.7核对包装盒子里的产品数量是否有误,出现多装或少装现象; 6.1.8核对抽取的外箱是否有装满,数量装对; 6.2.1观察表面不能有加工不良问题,特别注意轮廓部位; 刀面不良 6.2.2检查刀面不能有污渍、锈渍、碰伤及划花情况,要摆动不同的角度观测; 6.2.3观察手柄表面不能有加工不良问题,特别注意合模线高\\低问6.2外观 产品 字唛不良 手柄不良 题,容易造成卡手现象; 6.2.4手柄表面不能有污渍、划花或压伤现象; 6.2.5装钉的手柄产品要注意钉米不能有过高、过低情况,容易卡手;也不能有离缝情况; 6.2.6字唛要清晰,要注意不能有模糊不清、缺唛和漏唛情况; 6.2.7核对字唛时,先将样板与资料两者核实下,如果与样板/资料不相同的情况下,请及时汇报,印字唛时要作首件确认。 6.3.1用切A4纸方式测试锋利度,如客户有要求,可作金相砂纸目测 客户资料 样板 6.3功能 锋利度 检测锋利度; 6.3.2锋利度数据参考ISO-8442标准,如与客户标准不一致,以客户要求为先; 6.3.3注意操作工人操作手法,保护好产品,利口不能有披锋,目测 锋利度测试 编制: 审核: 审批:
文件名称 包装车间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 次 文件类别 □一阶 □二阶 ■三阶 文件编号 页 次 3/3 砍伤现象。 6.3.4用手加力拉或抖动产品看各配件组装是否牢固,必要时需作拉力测试; 稳固度 6.3.5拉力度数据参考ISO-8442标准,如与客户标准不一致,以客户要求为先; 6.4符合样板或尺图纸要求 寸 6.5外观 6.6条码 6.7重量 6.8牢固性
目测 拉力测试 6.4.1用卡尺或卷尺测量产品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6.4.2用卡尺测量字唛尺寸及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目测 卡尺、卷尺 不能有污渍、颜色错误、图案错误。 不清晰、不能扫描 成品重量与资料是否一致 6.7.1核对资料; 6.7.2过称前,要将电子称的数值归零,重量是否与资料一致。 6.6.1与资料核对,再用扫描仪扫描,观测是否能通过扫描。 目测 资料 扫描仪 目测 资料 电子称 6.5.1在打包装时抽查外箱、中盒是否与资料核对一致; 目测 其他 包装不牢固 6.8.1将成品抬起到测试高度(一般为80CM),测试点与地平面垂直,要打好包装带测试为准。 目测 跌落测试 编制: 审核: 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