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海教师资格考试《中国现代史》模拟试题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中国现代史》模拟试题

来源:九壹网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中国现代史》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__。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力 D.分化概念

2、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开办的__。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

3、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最可靠的标准是____ A:教学方法 B:教学目标 C:教学环境 D:教学策略

4、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5、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下面不属于邓克尔的汇总模式阶段的是__ A.一般的范围 B.综合的概括 C.功能的解决 D.特殊的解决

7、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____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8、在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实施 C:课程评价 D:课程设计

9、有文学才能的人具有敏锐而又深刻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具有音乐才能的人,则是具有敏锐的音乐感觉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等,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__。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0、在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社会行动模式 11、()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现场教学 D:班组教学

12、最古老的教学方法是__。 A.发现学习 B.启发法 C.研究法 D.讲授法

13、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____ A:学业成功 B:人性完善 C:适应社会 D:身心健康

14、以下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文言别称,属于美术的是____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1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__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6、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A.习惯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定向

17、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____ A:加涅 B:斯金纳 C:托尔曼 D:桑代克

18、如果小张考试及格并且大田考试不及格.则小娜考试一定不及格。如果以上命题是真的,那么要得到:“大田考试及格了”需要什么前提条件? A:小张考试及格而大田考试不及格 B:小张与小娜考试都不及格

C:小张考试不及格而小娜考试及格 D:小张与小娜考试都及格了

19、中国古代“内”的代表是__。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20、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__。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2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__。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2、”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由()正式提出的。 A:保罗?朗格朗 B:捷尔比 C:戴维 D:洛尔

23、创作《年夜》、《一颗蓝豌豆》、《小小的月牙》等“小拇指童话诗”的作者是____ A:徐鲁 B:张秋生 C:邱易东 D:尹世霖

2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是()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体系制度化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25、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26、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A:课程的制定者 B:课程的任务

C:课程的组织方式 D:课程的功能 27、()社会的幼儿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分散进行。 A:原始 B:现代 C:封建

D:近代资本主义

28、所有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都被隔离了。所有被隔离的人都与徐海华接触过。假设上述命题为真。则下面哪一个命题也是真的? A:可能有人没有接触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但接触过徐海华 B:徐海华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

C:所有与徐海华接触过的人都被隔离了

D:所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都与徐海华接触过 29、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教学语言技能 D.学法指导技能 30、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关头,中国党成功的完成了三次重大转变:武装反抗反动派;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以下四项中哪一项会议与这些转变无关?() A:八七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七届二中全会 D:遵义会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是。 A: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 B: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

C:皮亚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一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 E: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2、有的学生看见在时,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时,就违反交通规则;其态度和品德属于哪一阶段____ A:解冻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3、评价使用的测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__。 A.标准化测验 B.教师自编测验 C.心理测验

D.学业成绩测验 4、《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____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5、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6、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 A.认同 B.移植 C.投射 D.回归

7、教师教学技能低下的主要表现有() A:传授知识的错误 B:精神过度紧张 C:遇事惊慌失措 D:多余的动作存在 E:操作不够熟练

8、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9、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____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10、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A:知识观 B:学习观 C:学生观 D:教师观

11、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的倡导人是____ A:陈鹤琴 B:张之洞 C:黄炎培 D:张雪门

12、学生认识与人类认识过程明显不同,下列不是其显著特点的是____ A:目的性 B:间接性 C:交往性 D:教育性 13、”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__。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14、小学课程应注重内容的现代化,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为主。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综合相结合 D:实践课程

15、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____ A: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

B: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C:确保其正确的方向 D: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16、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__ 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 C.个人发展 D.为人师表

1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____ A:儿童主体的活动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C:家庭和社会教育 D:社会环境

18、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控制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19、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20、幼儿进行象征性活动游戏的中心是。 A:建构区 B:角色区 C:美工区 D:图书区

20、幼儿进行象征性活动游戏的中心是。 A:建构区 B:角色区 C:美工区 D:图书区

21、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22、个人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叫() A: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23、影响问题的解决有哪些因素

24、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A:动作的概括 B:生活情景的概括 C:情绪性的概括 D:功用性的概括 25、有幼儿说:“我妈妈给我买了一辆玩具汽车!”其实,他妈妈只是答应过他,还没有真的给他买。这反映幼儿想象的_______特点。__ A.夸张性 B.虚幻性 C.情境性 D.过程性

26、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的性变化,不包括____ A: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C:电磁感应现象发现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7、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 A:内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三因素论

28、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__。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9、关爱学生是教师应具有的。 A:政治素养 B:职业道德素养 C:知识素养 D:能力素养 30、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评价 D:课程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