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促进当前吐鲁番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对促进当前吐鲁番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来源:九壹网
对促进当前吐鲁番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丁智和;朱峰

【摘 要】当前吐鲁番面临着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改革的多重考验,居民多样化需求、医疗体系建设不到位等因素制约着吐鲁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采取建立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有助于促进当前吐鲁番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 【年(卷),期】2016(000)009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作 者】丁智和;朱峰

【作者单位】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00;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 文

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争取在“十三五”时期,吐鲁番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根据相闭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的要求,以

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全覆盖为目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疗救治体系,促进医疗卫生市场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吐鲁番市自实施“十二五”规划以来,社会事业发展有序推进,尤其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县、乡、村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基本健全,传染病监督体系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基础牢靠。

2013年以来,吐鲁番市确定了夯实“一个基础”、打造“三大版本”、建设“五个吐鲁番”的发展战略,作为南、北疆的枢纽中心和“大客厅”,医疗服务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一是近年来,吐鲁番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不断提升,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能够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基层医疗机构。二是地理区位和旅游业方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广阔,促进和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能够为各族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医疗保健服务业。三是医改的纵深推进为医疗机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对现有医疗卫生进行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促进了吐鲁番市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全方位发展。

1、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

近年来,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形势日趋严峻,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医疗救治水平亟待提高;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体系亟待完善;儿童和妇女保健工作作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也亟待加强。 2、医疗资源城乡之间分布不协调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医疗救治能力有待加强和改善,各项医疗卫生指标与《维吾尔自治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标准相比,还存在一些指标尚未达标,而且城乡差距悬殊,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医疗人才驻村等问题更显

突出,造成病人流向不合理,城市医院人满为患,许多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量长期不饱和。

3、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

乡镇、村卫生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较差,服务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当地农村群众就医需求。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有待改进,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职能发挥不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4、医疗机构投资渠道单一

国有公立医院仍占绝对主体地位,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虽不少,但级别低,规模小,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诊疗科目齐全、服务质量高的高级别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医疗服务市场公平有序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尚未形成。

5、医院分级分类配置模糊

病人就医理念需要引导转变,常见病、多发病过度集中于大医院就诊,有限的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淡化了公益性质,忽视了医疗保健服务网络的功能定位,没有合理配置分级分类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规划。 6、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

城市卫技人员高、中级人员比重偏大,初级人员比例较少,但又缺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不利于医院持续发展的要求;乡镇卫生院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中、高级人才匮乏,设备少、技术不配套、功能服务不到位;个别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7、信息化和服务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欠缺信息化建设,没有可靠的信息化体系,管理水平落后,电子病历等数字化医疗服务尚未形成。部分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工

作中未能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宗旨意识有待提高,服务中语言、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1、建立多样化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快推进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文化教育、家庭服务、旅游休闲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完善高龄老年人补贴和免费体检,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加快推进全市中心医院建设,完善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和机制,加快发展全市沙疗事业,确保全市医疗中心临床学科功能完整。积极支持孤儿院、养老院、文化站、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扩展社会福利制度受惠范围,推动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由补缺性向适度普惠性转变。 2、统筹城乡资源,协调医疗资源

统筹城乡资源,开展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增强医疗救治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巡诊制度,鼓励优秀医务人才定期入乡入村开展巡诊工作,促进各族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水平。

3、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城市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和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卫生监督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标准化建设,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4、拓宽投资渠道,大力发展“PPP”模式

促进医疗机构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有序发展,合理布局和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升以市人民(民族)医院为主的全市医疗机构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重点专科创建机制逐步完善;完成传染病、精神卫生、妇幼保健等专科设施的建设,服务功能得到强化;加强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入,确保乡镇卫生院人员、设施、经费到位,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基本设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形成,争取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份额占达到总量的20-25%。大力发展PPP模式,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资金支持。 5、制定医疗卫生设施分级分类配置规划

根据各城镇地位及发展状况,制定医疗卫生设施分级分类配置规划。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按照“合理配置”的原则将地区城镇按地区中心、地区副中心、中心乡镇、一般乡镇分为四个等级,按照等级划分,完善吐鲁番市医院功能分级。 6、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以及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措施,发挥湖南省对口援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加大双向培训力度,以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突出全科医生和防疫人员的培养,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技术骨干培训力度,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

7、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文化内涵

加强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功能比较完备、网络畅通、应用全面、资源共

享、统一平台、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系统安全可靠的信息化体系,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要求。加快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广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医疗服务数字化。加强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白求恩精神,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内涵。

【相关文献】

[1] 蔡立辉.分层次、多元化、竞争式: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管理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2] 和立道.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及均等化路径[J].2011(12).

[3] 李彬.基于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配置及管理现状分析——以某山区基层医疗机构为例[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1).

[4] 张爽,张晓东.医疗卫生科研机构设备管理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