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第一部分(  28 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4 分)
那密密匝匝的芦苇荡,绿满水乡,气势不凡,恣意地在疯长,有任谁也不可阻档的生命力。去
年冬天已被砍尽的一片芦苇,现又茁壮成长,它们
wǎn 若湖心的主人,在水中荡漾,在阳
光下吐辉,婀娜多姿,神
cǎi 飞扬。我十分惊叹的是,它们自然生长,还形成了一道弯弯的
河道,静 mì
、幽深,迷宫一般,正够船只
若 ②神 cǎi
chuān 行。 ④chu ān
行
(4 分)
① wǎn
飞扬 ③静 mì
2. 下面两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合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②突然间,我晃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密了,知
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错别字
改 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 1)水何澹澹, (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3) ( 4)子曰:“
( 5)正是江南好风景,  ( 6) ( 7)
4. 名著阅读。(8 分)
( 9 分)
。
(曹操《观沧海》 ) 。 (李白《
》) ,断肠人在天涯。
( 《天净沙 秋思》)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
,应傍战场开。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 1)《朝花夕拾》 中,鲁迅先生回忆了他与长妈妈的故事。 有两件事让他对长妈妈的情感发生变化。
第一件事是让敬意消失,第二件事是又重新产生新的敬意。请简要说说是哪两件事。( 答:
2 分) 。 ( 2)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
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 他
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
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①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中的《 ______________》,其中父亲要求我  “背
诵《 _________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2 分) ②在这本文集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幼时令人尊敬的私塾先生
1
(人名),留学日本时为人热情诚恳,无民族偏见的恩师
(人名);( 2 分)
分 )
(3) 选出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2
A. 《五猖会》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
B.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白洋淀纪事》。全文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C.《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鸭窠围的夜》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一个爱惜鼻子
的朋友》等都收录在这部作品中。
D.《父亲的病》中写“我”在父亲要断气时听从衍太太的催促大叫“父亲
! 父亲 ! ”,这是对父亲最大
的错处。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
( 3 分)
在熙熙攘攘的汽车售票大厅的一角,
一位 60 岁左右的男子似乎无视大厅里的禁烟标志, 正在一边吸
烟,一边等人。此时,一位年轻的禁烟志愿者,走上前去对这位吸烟的男子说: “
。”
第二部分(  42 分)
(一)阅读《次北固上下》 ,完成  6-8 题。( 7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月,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 分 )
6. 诗题中“次”是指在旅途中临时驻扎或住宿,诗中哪几个词与之在内容上相照应
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
(3 分)
?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8. 下面诗句中,与其他几项表达的感情不一致的一项是
(2 分)(   )
A.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9-13 。( 13 分) (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曰 ;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
方曰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9. 根据语句意思,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期日 / 中
B. 为人 / 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 / 交而不信乎  ?
2
C.  下车 / 引之
D. 左将军王 / 凝之妻也
10.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 分 ) ( ) A. 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 B. 期日 中,过中不至
. . 元方时 年七岁 吾日 三省吾身
. . C.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
D. 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11.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 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答:
3 分)
(乙文)邴原少孤
①
,数岁时,过书舍 ,闻琅琅声,遂不禁而泣。师曰
③
④
⑤
②
: “童子何以泣 ?”原曰 : “孤
⑥
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  学者,有亲  也。一则愿其 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  感伤,故泣耳。”师恻然  曰 : “欲书可耳 ! ”原曰 : “无钱资。”师曰 :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 《论语》。
⑧
⑦
(
选自《初潭集》 )
[
注释】①少孤:幼时丧父②书舍:书塾。③得:能够。④亲:义母。⑤其:他们,指代书舍里
( 读书 ) 。就,靠近。
的学生。⑥中心:内心里。⑦恻然:忧伤的样子。侧,忧伤⑧就书:上书塾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2 分)
(2)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 2 分)
13.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什么   ?( 2 分)
(三)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段,完成 14-15 题。(5 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 云雀 )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
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
得远。
14.  说说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妙处。至少写两个方面。( 答:
2 分)
15. 说说文中的“我”的特点。( 3)答:
3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16-18 题。( 6 分)
①身为现代人,你已经习惯于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便利,然而,在你越来越依赖网络的同时, 你也已经身陷网络带来的危害之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人类的大脑正不断被网络影响。变得越来越
笨。
②2015 年,微软通过抽样调查和脑部扫描研究了 2000 名加拿大人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结
2000 年的时候,人们专注于某
果发现,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陡然缩短了。 项具体事务的平均时间还有
l2 秒,但是在  2013 年的时候就缩短到了   8 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智能手机和海量网络资讯的出现,很多年轻人会不由自主地经常查看手机、会在看电视的时候使用 其他智能设备。而且,由于上网的时候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游戏、新闻、聊天、购物等多窗口频 繁地切换操作让人更加容易分心。
③调查还发现,网络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在年轻一代中更为严重。 对美国和波多黎各   2000 多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
2012 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针
87%的教师认为, 手机和网络科技让这一代学生
的注意力不如上一代;   %的教师认为,手机和网络在扰乱学生注意力上的费面作用远胜于帮助他 们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
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他将老鼠放在机关重重的小箱子中。
老鼠在箱子中如无头苍蝇一般的乱撞,无意中触到了杠杆,这时一颗食物便会从天而降。不一会, 老鼠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关联,开始自己主动按起杠杆来了。接下来。老鼠吃到食物的条件开始变难, 比如加入两盏灯——红灯和蓝灯,当红灯亮起按下杠杆时,掉食物;而蓝灯亮时,随便怎么按都不 会出食物。过了一段时间。条件继续升级,但老鼠仍然乐此不疲地玩这种“游戏”,直到死于疲惫。
⑤科学家发现,在斯金纳的实验里.按下杠杆可以刺激老鼠的伏隔植(伏隔植被认为是大脑的 快乐中枢,对诸如食物、毒品等刺激有反应,负责生产多巴胺)
。人类痴迷于玩电子游戏而忘记吃饭
50 个小时之
睡觉的时候, 大脑中激活的区域与老鼠的类似, 比如一个韩国人就曾因连续不停玩游戏
后死亡。而在 2012 年的另一项研究里,科学家发现,长时间上网导致脑部结构的变化与那些因毒瘾或者是酒瘾造成的大脑病变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是网瘾者还是酒瘾者,大脑前额叶皮层中的灰白质(灰白质主要作用是调节情绪和意志力)容量都会减少。因此,英国网癌研究专家鲍登.琼斯表示,网络上瘾是种病,它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大脑。
⑥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不那么普及的时代,人类都习惯记忆大量知识,比如英文单词以及小说的内容,但是,科技的进步扼杀了这样的需求。这也就让人类的记忆力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因为我们知道某某知识或者信息只需上百度查一下就明白了,自然就会认为不需要记在脑子里,所以,当今的网络就好比人脑的外接硬盘——我们将越来越多的信息“外包”给了它。
⑦人类记忆分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大脑所收集到的信息需要经过“转存”,才能变成长期记忆。任何打断这项转存工作的行为,都会破坏原先想要记住的信息,比如看书看到一半突然去读短信,或是阅读文章的中途去查看电子邮件。新科技所带来的过量信息争干扰。让人脑难以形成长期记忆。另外,因沉迷手机和网络导致的睡眠过差也损伤了大脑的记忆能力。
⑧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少于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上网期间,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相同或者类似的动作,如敲击电脑键盘、拖着鼠标点击左右键或滚轮、用指尖在触摸屏的各个图表或者模式之间来回切换等等。这让我们的大脑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很难将一段时间内大脑中的有效信息加以筛选和集中,以进行深入思考。所以.我们在使用数码设备浏览网络时,常常不知不觉地采用略读和跣读,感受不到传统书籍带来的那种良好阅读体验,比如,能够结合语境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内涵,或者努力读懂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所以,科学家建议,如
4
果你想要真正静下来深入思考,就必须远离那些数码产品。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3 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作答。 ( 3 分)
一天当中,大部分 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少于 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
... ...
(五)阅读文章《沉默的竹笛》 ,完成  19-22 题。( 11 分)
沉默的竹笛
①16 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
A 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
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②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③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 B 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④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
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⑤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
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
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
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⑥后来, 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
岁月悄然而过, 多少年后, 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 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
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
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8.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5 分) 5
19.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
A、 B 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
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4 分)
20 .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了什么?品读文章,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请结合你的经历回答。 ( 2 分)
作者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新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 60 分)
21.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 “有家真好” ;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阅读帮你打开 智慧的大门时, 你会感到 “有书真好” ;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 你会感到 “有梦想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 2)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
期中
(一)
1. 宛,采,谧,穿
2. 清脆,应和   恍然大悟   奥秘 3. 略
4. ( 1)第一件事是:长妈妈弄死了我的小隐鼠;第二件事是:她送给我一套《山海经》。 ( 2)五猖会 鉴略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 3) A
5.示例:大伯您好!这里是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请您不要在这里吸烟。 分,委婉劝告 1 分) (二)
6.  “客路”“行舟”“乡书”“归雁”与之在内容上相照应。
7. 示例:“生”“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 “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序更替的自然理趣。抒发诗人思乡之情,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 8.D
(称呼 1 分,原因
1
寿镜吾
( 三 )9.C 10.C
11. ( 1)元芳懂得“诚信” “礼貌”的重要; ( 2)落落大方,有理有据指出父亲朋友的无理无信的行为,看出他的方正, ( 3)以“入门而不顾”的行为,维护父亲和自己的尊严,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12(1)(  我 ) 一来羡慕他们有亲人,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2) 你如果有志读书,我可以做你的老师教你,不收一分钱。 13. 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信念和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路过书塾,听见琅琅的书声,就忍不住哭了。老师对此感到诧异,
6
问邴原说: “孩子,你为什么哭泣 ?”  邴原回答说: “失去亲人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有亲人。一来羡慕他们有亲人,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 : “想要读书,就去读吧! ”邴原说 : “没有钱交学费。 ”老师
说 : “你如果有志读书,我可以做你的老师教你,不收一分钱。
”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只过了一个
冬天,他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
14. ( 1)讲究写景方法并富有变化。由静到动,由植物到动物,写静景时由低到高,写动静时由高 到低且动中有静、 ( 2)议论、描写、记叙多种表达方式结合。 ( 3)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4)写景角度富有变化,听觉、视觉、味觉多感官描写,让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 15. ( 1)仔细观察。 ( 2)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 3)富有童心童趣。 ( 4)活泼顽皮。 (四)
16.举例子和列数字, ( 2 分)用美国 2012 年的一项调查结果,说明网络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在年轻一代中更为严重。 ( 1 分)
17.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 1 分)“大部分”了对象范围,“不少于”对时间范
围做了,( 1 分)准确严密地说明了大部分人上网时间比较长。
(1 分)
(五)
18.愁闷忧伤听竹笛;如愿以偿买竹笛;回家途中吹竹笛;千辛万苦练吹笛;班会课上演吹笛。 19. A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准确生动的词语,渲染了春天月夜清冷的气氛,烘托出文中 少年愁闷忧伤的情怀。 B 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落日、归鸟、小草等美好景象,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20.作者的感悟: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
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拓宽了生命的内涵。如答“生命的美丽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人生
路上要善于取舍”等也可。我的新感悟:不设统一答案,意思对即可。如结合自身经历答到 “做任何事只要坚持终会有所收获” “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等可得满分。 21. 基准分  48,评分标准见中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