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

来源:九壹网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明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五年,旱灾求言。东阳条摘《》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帝称善。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言,江南、浙东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呰窳[注],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

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

1

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

(节选自《 李东阳传》)

[注]呰窳:zīyǔ,疏懒。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充: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遄:速疾

C.江南、浙东载道 载:负载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包庇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 民生维艰 和 吏治混乱 的一组是(A.夏麦已枯,秋禾未种 户口消耗,军伍空虚

B.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 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C.冗食太重,国用无经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

D.鬻贩穷民所在骚然 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

2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李东阳在山东时听说皇上因灾异多次出现,敕令群臣畅所欲言,由此很多被牵涉的内廷、亲王贵族都被罢免。

D.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1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7分)

(1)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4分)

(2)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3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