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09年第3期 基础日语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陈 丹 (浙江师范大学日语系,浙江金华321004)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实际有效的一些教学方法。指出文化知 识背景在初级阶段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使情景对话、小演讲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语言和课堂互动的平台; 如何更好的讲解词汇和语法句型。 [关键词]基础日语;常用词汇;情帚对话;小演讲;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H3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610(2009)03—0145—02 具体来讲,一年级学生由于所学知识尚浅,掌握的单词 量和语法知识不多,可采取让学生分小组,根据所学课文内 “基础日语”课程,即大学日语专业一二年的精读课,是 大学日语专业综合课程的一门主要课程。“基础日语”课程 是学生在日语语言方面打下基本功,培养日语听、说、读、写 容自编情景对话的方式。如初次见面时彼此之间的自我介 绍,购物、点菜、拜访做客等课文内容都可引导学生进行情 景对话表演。对话内容可以是在课文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单 词的替换,或加以简单的增添或删减。在课堂上让学生到讲 台前脱稿进行情景对话表演。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面,因此可 综合能力的关键课程。如何上好“基础日语”课程,不仅关系 到学生下一阶段,即三四年级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关系到 能否满足新时代下对新型日语人才的需求。在此,笔者将结 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基础日语”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做一 探讨。 一、结合文化知识背景 采取自由选题的课前小演讲的形式。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脱 稿讲述,可采取先讲后提问的形式。当然在学生讲述期间, 对语言表达不是很清楚或具有较明显的表达不妥当的地 方,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用更贴切自然的措辞和语言表达 对于初级阶段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不仅对日语语言本 身充满了好奇,对日本文化同样具有浓厚的兴趣。笔者认为 在“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供介 绍与课本内容相关及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日本文化知识 背景。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主要还在于能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语言,熟悉和运用语言的环境。如在讲到有关日本 人吃、住和过年过节的课文内容时,笔者不仅会通过多媒体 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还会给学生传看从日本 带回的贴近生活的照片和各种介绍、宣传等资料。甚至会带 学生去参观日本料理店,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从感官 上有较鲜明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喜爱 日语。 形式加以示范。另外,当发现演讲内容中因出现新单词或较 难的措辞而使听的学生无法听懂时,教师应提醒演讲的学 生将单词或句型写在黑板上向同学进行讲解。听完演讲后, 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听的学生根据演讲内容进行提问或阐述 自己的意见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用日语进行互动交流。以真 正达到通过情景对话和小演讲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新鲜常用词汇的补充 我院“基础日语”课程现所用的教材是《新编基础日 语》。此教材单词量虽大,但有些并非常用单词,有些又过于 陈旧,或有些单词虽有多个意思,但日常生活中往往只用其 一二、注重情景对话和小演讲 二。而真正使用频繁的新鲜词汇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 越是在基础阶段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 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听说训练放在首位。为此在课堂上要尽 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听说的平台。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除单纯 词汇,却都没能在教材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讲 解单词时进行补充。词汇的讲解关键并不在于讲解了多少, 而在于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在教材上甚至在词典里都 没法查找其用法和含义的词汇,则更需要我们教师发挥专 地背诵课文外,情景对话和课前小演讲是较好的教学形式 之一。 业技术水平进行补充讲解 这也可以说是教师是否能吸引 [作者简介]陈丹,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浙江师范大学日语系讲师。 l45 教学研宄 学生使其产生学习兴趣的独到之处。 如“代扣 ”这一词,在课文中只有“代替什么”这一意 思,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能听到“挡代扣哆f27” 陈丹,基础日语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生自身密切相关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要避免照搬参考书 中的例句或过于深奥的内容。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恶 情绪。其次,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 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水平出发,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度。 笔者认为这一点极其关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运用 所学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比如在 讲到吃住行的课文时,就可让学生来讲述自身吃住行的日 常生活的情况。在学生讲述时,发现学生无法很好地表达 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顺利完成。或听到学生 或“扫代扫9扫顾0、L一童亨。”的说法。这其实是“还要添饭 吗”和“麻烦您再给我加碗饭”的意思。再如在课文中只出现 了“想 、i戾”这一词,但其他类似的说法如“嬉L滨”、“悔L 滨”则是经常被使用的词汇。还有像“捅除”这一词,从词型 词义上和中文没多大区别,但使用的场合却要比中文的“扫 除”广泛。在日语中不仅可以说“部屋老揖除亨弓”,还可以 说成“耳聋捅除寸弓”、“齿 揖除”等。后者就不太符合我们 中文的表达习惯了。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有选择性地加以 补充说明,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在课文讲解中穿插语法句型的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语 法、句型的讲解上。而且会把它们单独拿出来作专门的解 释。但精读课毕竟不是语法课,讲解语法、句型除了使学生 掌握其用法外,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内容。而与课文相分离的这种教学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 枯燥、单调,从而产生厌烦的情趣,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 果。笔者认为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句型,既可避免纯粹 教授语法句型的呆板性,又可帮助学生在课文篇章中更好 地理解和消化新出现的语法、句型及更好地理解课文篇章 内容。 其次,从我院目前使用的教材来看,课后虽有一些针对 课文中出现的新的语法知识点的注释说明,但也存在着很 多遗漏或解释不全的地方。针对这一问题,也需要我们教师 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及时作补充,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 五、注重师生互动和交流 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最为 关注的一面。很多教师都提倡外语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教 师传授语言知识一面倒的现象,但具体如何启发、引导学生 用外语进行思考,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教师与学 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在此,笔 者想谈点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供大家参考。 在一年级的基础日语课上,在课前可以与学生或让学 生之间反复练习寒暄问候语,自我介绍等简单的日语对 话。在讲授语法句型时,简单的例句可以由教师给出中文 句子,让学生翻译成日文。当然其中出现一些还未学过或 较难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先给出日文,以帮助学生用日文 更顺利的表达。而且,给出的例旬最好是贴近生活的,与学 146 能正确使用日语或出现较好的表达方式时,教师要积极地 给予表扬和鼓励。另外,之前提到的情景对话是很好的互 动形式,值得推广。 在二年级的基础日语课上,笔者会随时结合实际,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如碰到重要节假日、寒暑假 或听过某个讲座后的课堂,就会让学生简单讲述假日假期 的情况或听讲座后的感想。其次,在讲授语法句型时,可以 采取日翻中、中翻日或引导学生自主造句的形式。在讲解课 文内容时,除让学生单独领读外,还应要求学生翻译课文重 点或易引起误解的句子和经典段落。另外,之前提到的小演 讲也是很好的互动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发言时,教 师不是只顾站在一旁听讲就可以了。要随时更正指出表达 不够清楚或不当之处,必要时还可随时补充内容或加以点 评。在学生演讲完后教师要带头提问,以自身的积极参与带 动其他同学的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交流积 极性。这一模式在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 学效果。在一个同学演讲完后踊跃提问,想要发表自己的见 解看法的同学越来越多。因此,笔者认为在二年级的基础日 语课上安排日语小演讲是让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我,促进 课堂互动和交流的极佳平台。 “基础日语”课程是大学日语专业综合课程中的一门重 中之重的课程。它的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也将关系到 大学日语专业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突破传统的以“学生听,教师讲”缺乏课堂吸引 力和活力的教学模式;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听说, 教师积极引导和参与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月吾所说领先,全面训练学生日语交际能力一日语专业中、 高年级精读课教学法探讨fJ】.长沙大学学报,2000(3). 【21马息壤.中国教育【M】.文汇出版社,2000. 【31任利.语言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一专业日语精读课教学法初 探【J1.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