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填图题解答方法初探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 李志敏
在历史学习和考试中,填图题是一种重要题型。在中考中,本大题一般包括2小题,如2014年重庆地区的初中中考B卷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
一、2014年初中中考历史填图题的答题状况分析
2014年暑假江津川区组织了初中历史教师80学时集中全员培训。区教科所历史教研员陈之焱老师7月8日上午作了《试卷分析和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讲座,他分析了填图题等题的得分情况。 题号 21-22题 23题 24题 25题 26题 最高分 5 7 6 6 6 最低分 0 0 0 0 0 平均分 3.6 2.9 2.5 2.8 3 标准差 1.4 1.9 1.7 2.1 2.4 标准差: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均值。从上述图标可知:23、25、26学生做得最差。(可以看出填图题的21-22题做得最好。)
陈老师对填图题进行了解说:
21题图出自《郑和下西洋》一课,学生总体把握较好。
22题图出自九年级上历史地图册,兼顾了教材与地图。第(1)问多数学生得分率较高。但第(2)问“据图指出奴隶贸易的主要集运地的分布特点”学生失分率较高。
主要问题:学生对“集运地”一词不理解,因此相当多的学生答成“三角贸易”的行程,显然是答非所问。另外,观察不够细致,将“特点”简单理解为“海边”或“海岸”“沿岸”“靠海”之类含混的词语,答案不准确。
此问体现了历史学科地图的考试特点。就是从历史图中提炼出有效的历史信息,有历史味,而非地理填图。
教学建议: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看历史地图册。首先要看地图的“图例”,然后根据图例,训练学生从地图中提炼有效的历史信息。从此图来看,黑奴的“集运地”即“起运地”集中在非洲的东、西海岸。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学生的书写,此题的答案中不知是什么原因,学生错别字特别多。这也是被扣分了的。
尽管填图题的21-22题做得最好,但仍然有上升余地,主要是中差生有上升余地。而中差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原因,在从历史图中提炼出有效的历史信息时,往往存在许多问题,答题不能全对。
二、和学生讨论看得见的眼前的人生之路,形成地图
7月12日,重庆市教科院黄开红老师给我们授课,他指出历史课程立意为“让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平坦”,即通过历史教学发掘并汲取历史的智慧,让学生终身受益。
“让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平坦”,不仅是让学生终身受益,也让我们这些聆听黄老师教诲的初中历史教师终身受益。人生之路不但包含看得见的眼前的,更包含悟出来的未来的人生之路。
开学后第一节课,作为教师的我就和学生讨论看得见的眼前的人生之路。我提出问题:从塘口到学校大约有2公里,有些同学很熟悉从塘口到学校的路线,哪些同学愿意画出来和我们分享?
1
初三1、2、3班都有同学在黑公 板上画出来。 塘口 路 这是一幅地图,学生画好后再仪 请他讲。 路 三、解答历史凤 凤仪三 地图题的方法的叉路口 初步探索 一周后,我又六中 让其他未去过塘公 口的同学说怎么六中三 陵 能够到达?他说叉路口 园 渝 街 忘记了。这让我想 起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东 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因此,解答题时,要研究答案,理清解题思路。目的是再现解题过程。研究学生答案 ,答案有什么特点,答案是怎么来的。重点是强调为什么,而非是什么。解答历史填图题时,也可如此。
历史填图题,是给出了历史地图按要求答题。我经过初步探索,认为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可为:
⑴看问题包括几问,各含什么小问题。 ⑵观察地图及标注的图例。 ⑶如果不能作答,可看此图的东南西北等方位、山川河流海洋湾等自然环境以及路桥塔等人文因素。
⑷结合找到的熟悉内容作为切入点进行回答。
例: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亚非文明古国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对于此题,你首先观察到什么?想到什么? 你再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你又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2
你得出什么结论?
教学不能一厢情愿。奥苏泊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新课程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学生获得的应该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态度、能力和愿望。因此我对收上来的各份学生答案进行了记录。
丁晨同学首次回答为:⑴观察到4大文明古国都是靠近两流域⑵发现大河流域土地肥美,适宜农耕⑶最早出现农业在世界上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也是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⑷等级界限森严,社会生活严重阻碍古印度发展。四个方框填正确。
龚晓瑜同学首次回答为:⑴不知道。填空时B C正确AD填反。
叶亿同学首次回答为:⑴有四个题,有四个回答 ⑵发现非洲,想到埃及⑶发现古巴比伦王国,想到古巴比伦⑷按方位填国家名称。四个方框填正确。
程丹同学首次回答为:⑴观察到了这是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的地图,想到了亚非是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 ⑵发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流入波斯湾,孕育了这里的人民。想到了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宜农耕。 ⑶发现了金字塔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法老陵墓,想到了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凝聚古埃及人惊叹的智慧。⑷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世界上是最早出现的国家,使亚非是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四个方框填正确。
文容同学首次回答为:⑴这里孕育了古老的文化,土地肥美,宜于农耕,想到了亚非是人类文明的摇篮。⑵ 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奴隶制,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想到了除亚非四大文明的古国外,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地区还有希腊的古里特。⑶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性制度,想到了只能在本种性内部通婚,组成自己的家庭。四个方框填正确。
郑悦同学首次回答为:⑴观察到了非洲,想到了埃及金字塔⑵长江、中国⑶印度洋、印度⑷与祖国有关联的区域要想到与之相对应的国家。四个方框未填。
陈建敏同学首次回答为:⑴观察东南西北各方位、山川河流海洋湾等自然环境⑵非洲、阿拉伯半岛、印度洋⑶印度半岛 太平洋⑷非洲的是埃及,阿拉伯半岛的是古巴比伦,印度半岛的是古印度,挨太平洋的是古中国。四个方框填正确。
李洋同学首次回答为:⑴观察到有四个空格,想到有四个问题⑵发现有图例,想到要回答问题⑶发现了山川河流,想到了以路桥塔人文环境⑷做地图题的方法。四个方框填正确。
刘兴同学首次回答为:⑴观察到长江黄河,想到了中国⑵发现了非洲,想到埃及⑶发现印度洋,想到印度⑷以熟悉的内容为切入点进行答题。四个方框填正确。
这里列举部分同学的首次回答的答案。交上来的答案中,四个方框填正确的同学占绝大多数。但如何填出来的,从上述列举的同学答案中可看出,很多同学思路不清晰,不能学以致用,要么照抄照搬,要么大抄特抄课本上的内容,偏离本题的目的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
四、共享共学,心胸宽广
新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意识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可以学习他们喜欢的人的想法及做法。“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遗憾的是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因没打开格局。因此,要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心胸宽广,和他人共享自己的优秀思想,学习他人的良好作法,在历史课堂上也需得到展现。
部分学生做此题时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我希望有此种同学主动申请来讲此题,但没有。
3
于是,我就只好“逮住”了三位同学。他们都是佼佼者。发给他们的答案后,经过几分钟我回答他们的疑问后,他们就离开了,不给我试听的机会。历史自习课上,在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中,他们依次上场了。先写观察到的内容,然后把想到的国家的代号填在方框中,感觉他们是像模像样的老师。我想,他们三位同学一定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给他一个展现的平台,他会尽心尽力地展示好自己的优秀。
交上来的答案中,有一半的同学都进行了再次回答。虽然尚不理想,但这条路还得继续走下去。“成功的道路上并不那么拥挤,因为在这条路上坚持的人并不多。”这句话让我和学生共勉。
丁晨同学再次回答为:胡亮(讲该题的三位同学之一)(还可以通过排除法做题) 龚晓瑜同学再次回答为:⑴看问题有几问,每问有几小问⑵有四个国家,世界国家真多⑶⑷讲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过。四个方框填正确。
叶亿同学再次回答为:⑴有四个题,有四个回答 ⑵发现非洲,想到埃及⑶发现古巴比伦王国,想到古巴比伦⑷按方位填国家名称。
由于时间原因,其他两班尚未有同学去讲。
当然,我对此图的设计是有问题的,如“巴比伦王国”未遮住。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是不清晰的,因此,致使同学们在做题时,无法从这些大河流域所在位置来判断某个文明古国所在的位置,无法真正体会到亚非古代文明孕育于大河流域,从而降低了此题的历史味。
2014年9月23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