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仁不让于师学案汇编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汇编

来源:九壹网
学习 -- 好资料

年级:高二年级 内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课型:新授 执笔人:林小俄 审核人:孙耀斌、陈

丽君、李经信 时间: 2014-5-5

第一部分:学习要求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学法指导:

1、把教材中 13 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 二是孔子对学

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 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采取先疏通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 3、补充有关孔子弟子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一) 孔子四门十哲七十二贤 四门指孔门四科也便是“文、行、忠、信”四个方面,十哲是孔子门下最良好的十

位先生(子渊、 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72 贤指的是孔子门下品德优秀可 以做贤人的门生。

1、子贡

即 端木赐 。端木赐 (前 520 年-前 446 年) ,复姓端木,字子贡 ( 古同子赣 ) ,以字行。春秋末年卫 国人。

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 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后世有人奉之为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 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2、 颜回

(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春秋末鲁国曲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颜回是 孔子最得意的弟

子,极富学问。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 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 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3、 公西赤

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学者,公元前

明县,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

,到齐

509年生于山东省荷泽市东

国活动。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钜野侯”。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 贤公西子”。

4、 子游

前506- ?,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 门十哲”之一。

曾为武城宰(县令)。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 科的高才生,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子游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

(治所在今山东费 “闻弦歌之声”,

县西南),实行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孔子到武城时, 甚为嘉许。孔子去世后,子游自己授徒讲学,其后学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5、 子路

子路即仲由。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

(今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

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 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 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 宰,在内讧中被杀。

6、 伯牛

冉耕(约前544-?),字伯牛,生于山东荷泽,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在七十二贤人中排为第 三名,为人质

朴,擅长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郓侯” 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

(二)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平公”、“先贤冉子”等封号。在孔子弟子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喟然(

)莞尔(

)饥馑(

)哂笑(

)沂( )牖(

(三)对照课文注释和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重点字词意思,记下不解释的字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 堂上提问解决。 不懂的字词:

不会翻译的句子:

、课堂学习研讨

(一)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字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疏通文意。(二) 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1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课文第

则。

2 •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课文第

3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课文第 则 (三) 思考

1 •阅读第1-3贝问答在弟子眼中,孔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子贡眼中的孔子: 颜渊眼中的孔子: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阅读第4贝叽回答:孔子对自己是如何看待的?从中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

3•阅读第5-8贝思考这几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

4•阅读第9-13贝叽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

三、当堂训练巩固。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①叔孙武叔毁.仲尼 ③颜渊喟然叹曰

⑤循循然善诱人

⑦当仁不让于师 ⑨莞尔而笑

2、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他人之贤者,后陵也。 不吾知也 仲尼岂贤于子乎 更多精品文档

②多见其不知量也 ④仰之弥高

⑥如有所立卓尔.

⑧子之武城 ⑩以俟君子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贤哉,回也。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学习-----好资料

四、课后拓展延伸

根据你的自己的认识,说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更多精品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