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7期(总第456期) 现代化农业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丁敏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在2017年3月的上,国家和针对我国的粮食农业未来发展的提案,以“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 设现代农业”为主方向发展我国的农业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未来要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并且在这一 过程中保证粮食不减产、不下滑,要把重视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要围绕“两保”和“两提”做大文章,既保证粮食 主产区的粮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确实保障我国农业粮食的安全生产和国 家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 1 我国农业粮食安全的现状 1.1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很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战胜了局部地区严重的干旱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了粮食总产的“十一 连增”。统计局在2015年12月发布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公告,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6.214亿t,2014年我 国粮食产量6.070亿t,同比增长2.4 ;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万hm。,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 11272万hm。,同比增长0.5 ;2015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482.9kg/hm。,2014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 量5385.1kg/hm ,同比提高1.8%。 在经过2016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粮食年实现了几个创新高:一是粮食总产创了新高,2016年达到了67l 亿kg;另一个新高是粮食单产创了新高,就是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居历史最高,接近450kg。从我国多年 的粮食产量来看,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登上了5000亿kg的台阶,连续4年登上5500.亿kg台阶,连续两 年登上6000亿kg台阶,这些不错的成绩足以说明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定登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1.2我国处于粮食安全最好时期 一直以来,党、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各级抓粮食生产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 粮食生产区不断进行耕地保护和提倡农业生产的宣传工作,鼓励更多的农民在农业指导专家的指导下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广大的农民也意识到了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也在优惠 的引导下积极发展粮食生产,转变生产方式,并进行农业土地的流转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操作,这些有 利因素都推动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断向好。 收稿El期:2017-03—21 作者简介:丁敏(1993一),女,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o0 O00 oo0 O0●000 O0●0o0 O0●0o0 O00 0()●OO0 o0●00●0oo 00●0ooO0Oo0●O0◆000 00●00●oo●0 0●O00000000 000 O0●00●O000( ●o 4,●00●00●0 r00 O00 oo0 0_.1oo¨j‘ ●00●¨,● )0●¨00●000 0 环保意识,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让归零文化村的休闲农庄从发展的初期阶段渐渐地 走向成熟阶段。 5 结论 休闲农庄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使原来 的单一农业产业变成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庄、乡村旅游在满足游客 的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来说,南阳市归零文化村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 只要能够正确对待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归零文化村休闲农庄建设一定能够走向更好的发展道路。 6 参考文献 [1] 瞿葆.浅析扬顿休闲农庄的旅游开发[J].智慧城市与旅游,2014(51):191 1 92. [2]吴维维.旅游农庄的设计初探[J].设计艺术研究,2013(3):66—69. [3]许韶立.论南阳市金戈利生态休闲农庄开发条件与战略[J].现代农业,2015(1):66—68. (023)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7期(总第456期) ・ 57 ・ 1.3我国的工业用粮存在缺口 2016年我国的粮食进口达到1亿t,其中70 是大豆,达到7140万t。当然,2015年的玉米、小麦的进 口量是下降的,只有大米和一些工业用粮是增加的,如高粱、大麦。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几 年粮食进口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另外,我国国内的粮食需求不断多样化,不仅仅 是口粮的满足,工业和其他方面用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我国农业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确保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全国上下务实创新、真抓实干。 2.1 突出“两保”。做好“两提”工作 “两保”就是要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让它成为可以让农民致富的职业。其次,要 保护调动好粮食主产区地方重抓种粮的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农民愿意务农,粮食 才有保障。因此,当地就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农民从事务农职业,通过农业补贴和种粮奖励来施惠于民; 同时,国家也要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农业人才,让他们在第一线与农民接触,给予技术指导。“两提”工作就是 两个提升,首先是提升粮食基础保障能力,基础保障能力关键是切实守好耕地红线,把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好、 落实好,要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做到藏粮于地。2013年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今后一个时期 农业农村工作要坚守1.2亿hm 耕地红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2 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目前农业存在科技支撑 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青壮年劳动 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经营规模 偏小,农业经营机制还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因此,“十三五”时期,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就是要实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农业方面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3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今后长期一段时 间我们必须坚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精细化不够深入,部分地区还存在 生产方式粗放,比较利益较低的问题,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其中,增强发展动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转 变。 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创新。创新粮食生产机制,坚持高标准粮 田、水利设施建设;创新现代农业要素支撑体系,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推广基层技术网 络,提供优惠服务培训新型的农民。 协调是农业发展的要诀。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是在大米和部分工业用粮方面还是 出现了大量短缺。所以,我们要协调农业生产,在保证基本口粮的情况下,多样化发展工业用粮,尽可能保证 粮食自给自足和工业发展。 绿色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强烈诉求,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们要 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加大对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的治理,采取科学的农业种植 技术,因地制宜使用化肥农药,把保障农产品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开放是农业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我国已经面临全面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因此必须树立开放的发展 理念,顺应开放的大趋势。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加强与“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技术、贸易的合作,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共享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根本体 现,也是鼓励和动员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理念,完善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以农业现代化、农村整洁美丽、农民富裕为目标,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