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业务流程(非上市企业——采购管理)
四、业务流程表——采购管理步骤控制点控制不相容点分管理控制要件岗位/职值务物资需用申请,相关部门审核意见,库存平衡记录,采购计划管理控制权责检查提示1.1 采购计划的编制与审定。需用单位(或相关控制部门)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结合预算(计划),提出物资需用申请,经需用单位(或相关控制部门)领导审定,报有关技术和管理部门审核,仓储或有关部1.门平衡库存后由物资管理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财会采购计部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审定。划、方 (非安装设备的采购计划执行固定资产投资业务流程)案的编制与审定(15分)1.2 采购方案的编制与审定。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案,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相关领导按《权责指引》审定。采购方案应明确采购的原则、采购的渠道、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和范围等内容。5——检查物资需用申请是否在计划内,并经相关部参见《权门审核,仓储或有关部责指引》门是否平库,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责指引》。10采购方案及审定意见检查采购方案是否经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核,是方案编制否明确采购物资的具体参见《权与审核分数量、质量要求、交货责指引》离期、采购方式等,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责指引》。2.供应商的选择2.2 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由企业自行组织采与价格购的,采购部门应根据审定的采购方案,通过招标、确定询比价等方式确定供应商与价格,原则上供应商应在(20分)总部或企业确定的供应商网络名单中选择,价格不得(不适用委托采购)突破总部发布的采购指导价。 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的,应按照总部招标管理办法执行,对大宗、批量、重要及特殊物资的采购原则上应采取招标方式采购; 通过询比价等非招标方式采购的,采购部门应坚持货比三家、比质比价的原则。需要谈判的,应组织相关部门就价格、要求等进行谈判,经审核后报有关领导按《权责指引》审定。2.1 供应商资源及价格信息管理。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应在总部供应商网络基础上建立健全本企业的供应商网络,定期考评列入名单的供应商资信及履约情况,根据考评结果调整供应商名单并报总部备案。供应商名单的确定与调整应经相关领导按《权责指引》审定。 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应建立物资价格数据库,及时收集相关物资的价格信息,定期发布物资采购的指导价格和参考价格,作为物资采购的主要依据。5供应商网络名单,定期考评记录,相关批件,物资价格数据库——检查是否建立供应商网络及价格数据库,有无参见《权对供应商定期考评记责指引》录,对供应商的确定与调整是否报相关领导按《权责指引》审定。15物资采购实施方案,供应商网络名单,总部及企业采购指导价目录,招标或询比价资料,相关审批件检查供应商选择是否在总部或企业网络名单内,采购价格是否突破总部或企业指导价,采购是否经过询比价、有无询比价记录,通过招洽商谈判参见《权标方式采购的是否符合不得少于责指引》招标管理规定,对大宗两人、批量、重要及特殊物资的采购是否采取招标方式,应由总部集中采购的是否有违规自行采购的现象,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责指引》。检查相关部门是否对合参见《权同进行审核,签订的合责指引》同是否送交财会、法律等部门。检查企业有无对采购及对方供应人员变动情况的备案管理资料,是否将有关变动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3.1 合同审核与签订。大宗、批量或重要的物资采购必须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由采购部门拟订,经财会、法律等部门审核后报相关领导按《权责指引》签署合同,同时送财会、法律等部门。3.合同签订与管理(25分)(不适用委托采购)5采购合同及审核意见,授权委托书——3.2 采购及供应人员的变更备案与管理。采购人员变动时,企业采购部门应及时将人员变动情况向供应商备案或以书面形式通知供应商;采购部门应及时掌握供应商相关人员的变动情况,并将供应商相关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5相关备案或书面通知的备查资料————3.3 合同变更。采购合同需要变更时,采购部门应会同财会、法律等部门按原合同审签程序办理。5审核意见,合同补充协议(或合同变更单)等资料——检查合同变更有无补充参见《权协议变更单等资料,相责指引》关审签是否符合《权责指引》。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业务流程(非上市企业——采购管理)
四、业务流程表——采购管理步骤控制点控制不相容点分管理控制要件岗位/职值务管理控制权责检查提示3.合同签订与管理3.5 跟踪合同执行。物资采购、技术、设计部门和(25分)使用单位应对长周期的重要设备和材料编制监造大(不适用委纲,签订协议,落实责任,实行过程监控。采购部门托采购)应按照采购合同确定的制造周期、交货时间、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落实催交催运措施,监督合同按期执行。4.1 物资验收与入库。所有采购物资(含直达现场物资)均应办理入库手续。采购物资到货后,物资管理部门应组织采购、质检、仓储等部门对到货物资进行检验清点,质检部门出具检验报告,仓储部门依据检验合格的报告办理入库手续,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应连续编号,采购、仓储等部门签字),登记库存明4.细胀。对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仓储部门应拒绝办理入物资验库手续。收入库(15分)4.2 退货、索赔与折让。采购部门应对不合格物资要求供应商及时更换或整改,或提出退货、索赔或折让方案,报经相关领导按《权责指引》审批后办理。3.4 合同管理。合同管理部门应将生效的合同统一连续编号,并将与合同相关的文件资料一并整理存档,妥善管理。5合同管理台账————检查合同是否连续编号并存档。5监造大纲及协议,催交催运记录————检查是否落实了对长周期重要设备和材料的监造责任,检查采购部门是否有催交催运记录。10验收资料,库存明细账采购、检验、仓储分离——检查物资入库验收资料是否齐全,验收入库是否符合不相容要求,库存明细账登记是否及时。5索赔或折让方案——检查采购部门对不合格物资是否要求供应商及时更换或整改,对无法参见《权更换或整改所提出的索责指引》赔或折让方案,相关审批是否符合《权责指引》。检查财务入账手续是否齐全,暂估入账是否及时合理。5.1 物资采购核算。财会部门依据采购合同、入库单、等资料及时作账务处理。对已入库未取得购货的物资,财会部门应于月末暂估入账。5.2 采购款的支付。采购款的支付由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及到货情况提出申请,填制付款申请单,附5.齐相关单据,经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送财会采购付部门审核,财会部门根据资金安排、使用计划、预付款与往情况及合同约定办理款项支付手续,采购款支付应经来核对相关领导按《权责指引》审批后办理。(15分)5.3 采购往来款的核对。财会部门应每月与采购部门核对往来款项,并会同采购部门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往来款项,发现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纠正,重大问题应向有关领导报告。6.1 分析。企业采购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计划准确率、保证供应率、质量合格率、厂家直供率以6.及采购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向企业有关会议报告分析与。考核(10分)6.2 考核。企业应建立与采购相关的考核办法,定期对采购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合计165采购合同,入库单,及清单,会计记录————5采购资金支付申请检查采购款支付的依据参见货币申请与审是否齐全,与合同约定资金《权核分离是否相符,相关审批是责指引》否符合《权责指引》。5对账记录对账与复核分离——检查财会部门是否每月与采购部门对账,财会与采购部门是否定期与供应商对账,有无对账记录,重大问题是否报告。检查是否定期分析采购管理情况,有无分析资料。5分析资料————5100有关考核资料——————————检查是否定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