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血道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
2.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特征性病变是碎片样坏死和桥接性坏死。
3.引起心瓣膜病的常见疾病有风湿性心内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4.促使液体从毛细血管内滤出的力量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5.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发生低钠血症的机制是由于渗透性利尿引起失钠,甲基胍蓄积抑制钠的吸收。
6.子宫颈癌的肉眼类型有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
7.葡萄胎镜下诊断依据为绒毛间质高度水肿、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和绒毛膜滋养叶上皮细胞增生。
8.宫颈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
9.乳腺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外上象限。
10.前列腺增生症其增生的组织主要有纤维、平滑肌、腺体。
11.绒癌镜下具有诊断特征的二种细胞是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
12.卵巢最常见的肿瘤是卵巢囊腺瘤。它又分为黏液囊腺瘤、浆液囊腺瘤。
13.乳腺癌常见类型是硬癌、髓样癌、导管癌、粘液癌、小叶癌、湿疹样癌。
14.绒癌大多经血行转移。
15.真、假结核结节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结核杆菌、后者有血吸虫卵。
16.肺原发综合征包括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种病变。
17.按病变自然发展过程.可将肠伤寒分为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愈合期四期。
18.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多由浸润型肺结核基础上发展而来。病变特点是厚壁空洞。其空洞壁由干酪样坏死、结核性肉芽肿和纤维结缔组织三层构成。
19.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有局灶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慢纤洞性肺结核、干酪型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
20.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病变特点表现为原发综合症,其中原发病灶常位于肺上叶下部靠近胸膜处;继发性肺结核多见于成人,起始病灶多为肺尖。
21.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是吸收消散、纤维化钙化、浸润进展、溶解消散。
22.流行性出血热病变最明显的器官包括血管和心脏、肾脏、垂体。
23.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女性生殖系统结核、骨结核、淋巴结结核最好发部位分别为回盲部、脑底、附睾、输卵管、脊柱骨、颈部淋巴结。
24.流行性出血热基本的病理变化是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落和纤维素样坏死。
25.根据肺结核病变发生发展的不同特点,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
26.伤寒病变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尤以回肠末端部位病变最为显著。伤寒的特征性病变为伤寒小结。
27.结核基本病变为浆液和浆液纤维素性炎、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28.钩体病依疾病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理可概括为三个阶段败血症期、败血症伴器官损伤期、恢复期。
29.梅毒的基本病变是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和树胶样肿。
30.我们一般将麻风病变分为结核样型、瘤型两型和界线类、未定类二类。
31.菌痢可分为急性、慢性、中毒性三种。
32.钩体病基本病变为全身毛细血管急性中毒性损伤。
33.梅毒的特征性病变为树胶样肿。晚期梅毒最常发生于主动脉,其次为神经系统。
34.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在婴幼儿时,表现为呆小症;发生在成年人时,表现为粘液水肿。
35.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可将非毒性甲状腺肿分为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混合性甲状腺肿三个时期。
36.甲状腺癌根据其形态特点及分化程度,主要有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混合型腺癌和髓样癌、未分化癌五种组织学类型。
37.鞍内最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
38.颅内高压可引起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脑疝形成。
39.乙脑的镜下病变有脑血管改变和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
40.根据病变性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急性化脓性炎症、乙脑属脑及脊髓的变质性病毒性炎症。
4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根据病情进展,一般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三期。
42.乙脑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基底核、视丘。
43.乙脑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语言障碍、痴呆、肢体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