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

来源:九壹网
课堂漫议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付小芳(四川省简阳中学 1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初中语文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一系列优化完善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实践和探索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教学设计

一、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初中语文实践教学的必要性1.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并且被灵活运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教育事业也是如此。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中,主要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成为引导者。

2.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变抽象为形象,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感官上对学生造成冲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拓展教学资源,加快语文教学的改革进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开展大多是照本宣科。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人才标准的不断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运用视频、图片、音频,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教学资源。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原则1.信息技术是教学辅助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都是基于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应当具备熟练运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学生发挥创造性的主体作用。

3.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

一个有效的教学环节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设计不应只注重知识的掌握,更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进行设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多媒体课件过于丰富

根据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很多教师过于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且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内容。教师逐渐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黑板板书、教师范读,甚至课后的知识点梳理也是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的。一

94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堂课40~45分钟,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完全按照自己的预设程序进行演示,这已不再是教学课堂,而是多媒体演示课堂。教师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件的制作上,学生在课堂上看得也是眼花缭乱。但这样的教学方法真的有效吗?是否符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和教学规律?这些问题值得所有教师思考。这些问题反映出理论教学远远落后于实践教学的现状,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2.师生之间的互动过于形式化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网络模式,这也让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互动转变为人机之间无感情的交流,学生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真实的交流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通常会设计一定的师生互动环节,但那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行为强行束缚、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四、优化完善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实践和探索策略

1.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渗透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关键性作用。如果教师只具备专业能力,对信息技术不了解,自然无法开展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也无法通过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不仅应具备专业能力,还应具备对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进行深入剖析后,结合对学生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当在掌握信息技术理论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将信息技术灵活融入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中,从而使初中语文课堂更为生动形象,具有现代人文气息。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而且语文教学不像化学物理一样,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首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选择一些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素材,营造出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教师

应当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收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或素材,例如作者的生平故事、文章的写作背景等等。同时,教师应当将教材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和文字通过信息技术转变成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对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有更为立体的认识,从而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也是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以及探究式学习的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教学理念逐渐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加快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出了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了解彼此的机会,也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院校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共享性和交互性,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作业的提交,以及教师的后期批改,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教师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实现课后对学生的辅导教学。

4.不断细化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教学过程是枯燥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通过音乐、音频、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对《故乡》进行讲解时,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应当是对闰土形象的塑造,以及闰土人物性格的整个变化过程。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对闰土的形象进行分析,将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闰土的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荣权. 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J ]. 课外语文:下,2017(5).

[2]刘克仁.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理念的变革——以《包公审驴》一课教学为例[ J ]. 甘肃教育,2017(7).

2018年第6期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