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样衣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是继《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依据岗位对接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项目,设置常用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技巧,完成本专业中级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及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了解现代服装新工艺发展趋势。具体的服装制作工艺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 2.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服装工艺制作项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各工序和产品的质量监控。
(二)能力目标
1.能识解工艺单,了解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会制作项目实施方案(工艺单)
2.熟练使用服装常用设备,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在学习基础工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女裙变化款式、女西裤、男西裤、女衬衫变化款、男衬衫、女西服、男西服等服装成衣项目的制作工艺,达到规定时间内娴熟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服装制作生产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具
有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品质。
2.关注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树立终生学习、勇于创新的理念。
三、参考学时 416学时 四、课程学分 24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制作1 裙子制作工3 艺 裙制作 1.西服裙外形特点及排料要求。 2.制作的质量要求、典型零部件 教学内容 1.平口拉链成品质量要求、制作方法。 2.拉链成品质量要求、制作方法。 教学要求 3.会装平口拉链、拉链。 4.能熟练操作。 5.培养刻苦学习的意识。 1.会制作项目工艺实施方案。 西服裙。 3.会变化款式的制4.培养质量意识。 1.会制作直插袋制制作4 女 西 裤 制 作 5 制作女西裤成品 1.女西裤基本款式及变化款式外形特点、样板和排料要求。 2.女西裤制作的质量要求、工艺流程、制作技术要点。 综合练习 男 制作6 西 典型制 件 1.后袋、斜插袋、门里襟拉链、表袋的款2.后袋、斜插袋、门典型零部件 1.直插袋的外形特点。 2.直插袋制作方法。 作方案。 2.能制作直插袋。 3.培养灵活应变能力. 1.会制作项目工艺实施方案,实习安全操作规程。 2.能熟练制作女裤。 3.会变化款式的制作。 4.培养创新能力。 1.会制定后袋、斜插2.学会开后袋、斜插袋、做表袋制作技 1.播放视频; 习; 3.教师指导评价。 20 12 1.教师指导学生合作论制定方案。 2.播放ppt示范,学生练习学做,教师指导。 3.作品展示,评价。 30 1.播放视频或ppt、观摩学做。 2.教师指导。 3.展示评价。 6 西服 变化款式特点、样板、2.能熟练制作1.实物观察,教师指导。 2.小组合作。 3.播放视频或ppt。 4.教师示范,讲练学生练习学做,教师指导。 5.教师评价反馈信息。 30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学时 工艺流程、制作要点。 作。 袋、表袋制作方案。 2.观看识记模仿练裤 零部 式特征. 作 里襟拉链、表袋制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术。 3.能将其应用到裤子制作中。 4.培养学习专业信心。 1.会制作项目工艺实施方案,会制作工艺样板。 2.能找出与女西裤制作工艺的不同之处。 3.能熟练制作男 西裤会变化款式的制作。 4.培养互帮互学的品质。 1.播放ppt、 示范讲解。 2.合作练习。 3.个别指导 4.展示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合作论制定。 2.教师示范,讲练学生练习学做,教师指导。 3.教师评价反馈信息。 20 10 1.男西裤基本款式及变化款式特点、样板、制作7 男西裤 排料要求。 2.男西裤制作的质量要求和工艺流程、制作方法和的注意事项。 1.教师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制定。 2.播放ppt或视频。教师示范。 3.讲练结合。 4.教师指导。教师评价反馈信息。 32 制作8 典型零部牛 件 仔 裤 制 9 作 制作牛仔裤 1.牛仔裤拉链外形特征和质量要求。 2.装拉链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1.牛仔裤外形特点及、样板丝绺、合理排料要求。 2.牛仔裤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 1.直袖衩、连翻领外形特点。 2.做、装直袖衩和连翻领操作的技术要点和方法。 1.会设计装牛仔裤拉链的方案。 2.能熟练装牛仔裤拉链。 1.会制作项目工艺实施方案,并会制作工艺样板; 2.能熟练制作牛仔裤; 3.会变化款式的制作。 1.会设计制作任务方案。 2.能熟练制作直袖衩、连翻领。 3.培养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1.会制作项目工艺单。 2.能熟练制作女衬衫。 3.会变化款式的制作。 4.培养刻苦学习的习惯。 制作10 女衬衫制作 制作11 女衬衫 典型零部件 1.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学生合作论制定任务方案。 2.播放ppt,观摩学做,讲解。 3.教师指导。评价反馈信息。 32 1.女衬衫款式特点及变化款式样板、排料要求。 2.女衬衫制作的质量要求、工艺流程、制作要点。 综合练习 1.能设计男衬衫领、宝剑头袖衩制作方 16 制作12 男衬 衫制 作 制作13 男衬衫 典型零部件 1.男衬衫领(立翻领)、 2.宝剑头袖衩制作方法。 案。 2.能熟练制作男衬衫领(立翻领)、宝剑头袖衩。 3.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 1.会制作项目工艺单 2.能熟练制作男衬衫。 3.会变化款式的制作方法。 4.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意识。 1.会设计制作方案。 领制作。 1.会制作项目工艺1.预习制作实施方案。 2.看录像试做。 3.教师指导评价。 12 1.男衬衫基本款式及变化款式特点、 2.男衬衫制作质量要求、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3.变化款式的制作工艺。 典型1.西服袖衩、驳领的2.制作技术。 1.教师指导学生,合作论制定。 2.播放ppt,示范讲解。 3.讲练学做,教师指导. 4.教师评价反馈信息。 1.演示ppt、 观摩学做。 2.个别辅导3.师生互评。 1.教师指导学生企业调研。学生合作论制定工艺单。 2.播放ppt或视频,示范讲解,练习学做,教师指导。 3.师生互评,反馈信息。 1.视频播放,练习制作。2.个别辅导、示范。 3.展示评价。 1.企业参观,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制定工艺单。 2.ppt或视频播放。 48 3.练习学做,教师指导。 4.师生互评。 20 16 40 16 24 14 女西服制15 零部件制作 外形特点、质量要求. 2.学会西服袖衩、驳1.女西服基本款式及制作服 款式变化特点、质量要求。 2.女西服工艺流程、制作技术要点。 实施方案。 2.能熟练制作女西服。 3.会应变变化款式的制作。 4.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能制作零部件额任务实施方案。 2.学会手巾袋、袖衩、后背衩制作并灵活运用。 1.会制作项目工艺单和制作工艺样板; 2.能熟练制作男西服。 3.会应变变化款式的制作。 4.通过企业参观学习,体验企业安全生作 女西 综合练习 制作 1.手巾袋、袖衩、后背衩外形特点、质量要求。2.手巾袋、后背衩制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16 男西 服 制 17 作 零部件 1.男西服外形特点及制作男西服 变化款式特征、工艺流程、质量要求。 2.男西服制作步骤方法. 产过程,树立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练习 机动 合计 20 12 416
六、教学实施建议
本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体现在:
(一)教学方法
1.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借助实物成衣或零部件观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中要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教师示范为辅。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做项目实施方案—--工艺单,教师指导确定可行性方案,按设定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学习,项目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巡回指导或示范讲解等互动的教学形式。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采用实物观察、多媒体课件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强化技能训练,密切关注学生方案实施的进展情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信息反馈。
4.教学中始终贯彻“德育为先”“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原则。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因材施教,因时而异。因学生性格差异、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差异,对不同阶段教学采取不同的施教措施。对刚刚入校没有专业基础,不会使用设备的新生,项目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做任务方案,示范讲解,学生观摩,学做学练,合作训练,完成
项目任务。实施项目教学主要以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方案,教师示范指导为主,等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兴趣后,主要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教学中不可忽视学习结果的展示与评价。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制作成品的评价,注意找到学生的亮点,耐心指导,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找到自信,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学生成绩考评主要是以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实施学分制评价管理。
对学生评价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校内学习与实训评价。学习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期终考试考核两部分,体现知识、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感的综合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可以重点考评学生在平时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过程的表现:出勤、课堂纪律、问题回答、学习效果、同学间的合作情况、学习中表现出的安全与环境意识等。
2.终结性评价主要以试卷或技能考核(鉴定)形式来完成。考核题目的设计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原则,兼顾基本知识、技能,实行教考分离,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采用笔试、实践操作等方式评价。
评价过程中应注意考虑学生的资质及原有知识、技能水平,以建立学生兴趣与信心;评价未通过的学生,教师应分析其原因,适时给予教学补救;对于资质优异或能力强的学生可增加学习项目,结合学分制评价管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
(三)教学条件 1.师资条件
本课程要求从事教学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或以上,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广博理论知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有强的动手操作能
力和从事服装生产实践的经验,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从事的教学。
2.实践性教学条件 (1)实训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配套的能满足实践教学服装设备(如高速平缝机、电脑机、包边机、钉扣机、锁眼机、蒸汽熨斗、熨烫机、裁剪制版室,媒体教学设备等,电化教学设备、实验实训设备以及相应的实训教学设备,配备标准以每班35-40人为好。以保障项目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实训场所。
为了更好的贯彻教、学、做、评一体化,更好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须有学生校内实习实训的车间,以便于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教学,让学生体验现代化的生产管理,真正提高技能操作的水平。
(3)开放式教学条件
①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服装制作的新工艺。
②与企业深层合作,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学,利用企业资源服务工艺教学。
(四)教材编写建议
《服装制作工艺》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依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目录》文件中,服装设计和工艺专业岗位工种设置,结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了本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学习本课程以培养操作技能为主,将理论融于实践教学中,实现理实一体、车间课堂化教学,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多个项目成衣制作,根据专业方向和课程特点设计课程的项目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人们崇尚美、审美观念的提高,对新颖服装款式整体美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加工工艺越来越精致, 这对从事服
装生产的企业提出供高的要求,不断更新技术,设计生产出人们满意的产品。这也给为企业培养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到企业、行业学习,更新理念,提高技能,由于课程的滞后性,传授的知识和技术,不能很好的适应服装业的发展,要求教师教学中不断改革教材教法,更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依据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思路,设置和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和专业化课程资源。《服装制作工艺》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服装专业专业制作专业方向课程的核心课程。服装行业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要求成衣产品的制作工艺也应不断提高更新,服装行业掌握着服装生产技术的前沿,企业具体技术革新主阵地,这就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服装制作技术更新情况,开发共新的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库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企业的资源,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资源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在线习题自测、样卷、实验指导、推荐参考书及参考文献等,实施在线资源共享,供学生学 ,教师教,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便捷实用的网络学习平台。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参考教材:《服装制作工艺》 主编李凤云 孙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服装设计一体化应用教程》主编朱建军 张文斌 欧阳心力 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