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同学习 XinXiaoYuanXueXi 学生管理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剖析及交往策略 徐宇晨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人际关系能力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未来的基础能力 3.嫉妒别人 之一。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会直接影响其心里健康和主观幸福感。在困扰大学生生活的因素中, 人际交往问题十分突出。因此,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进 嫉妒是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交织 的复合情绪,这是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长处、成绩心 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 行分析,深入探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一步提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 建议及策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策略 大学时期是人际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来 讲,学习如何处理好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同学 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和内容。一般来说,具有良 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热情乐观,具有积极向上 的人生态度,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总体来说,大学生的同学 关系是和谐美好的,但也有少数学生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 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有的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甚至导致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分析 当今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部分 学生缺乏交往的能力,有的因人际交往问题,无法正常学习。以 下是几种最常见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 重、互谅互让、以诚相待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 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总希望周围的 人围着自己转,只从自己的角度认识事物和看待问题,对待 事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这类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 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 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大学生要纠正 自我认知的偏差,不仅要正确认识自我,还要客观认识他 人。 2.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一种 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 的体验却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缺乏自信,做 事胆怯,优柔寡断,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 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也有部分学生以盛气 凌人的架势掩盖心中的脆弱。还有的学生自卑是因为凡事期望 值过高,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完美,惧怕丢丑、受 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 社交圈子在狭小的范围内。面对这些情况,大学生要认识 到“人无完人”,并正确认知自己,增强自信,用积极的态度与同 学交往。 ・26・新校园‘ 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 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 中伤他人等。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超过别人,但有些人对超 过自己的人不服,自己却无力改变现状,于是,采取报复行为, 以此来满足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厌恶,使 交往变得困难。嫉妒心强的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修养,用正 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4.猜疑心态 猜疑是对别人不信任的一种情感体验。有猜疑心理者在思 维上常进行毫无事实根据和缺乏合理逻辑的判断推理,经常捕 风捉影、牵强附会和无中生有;在情感上表现为高度的敏感和 不安,总怀疑某人某事在威胁自己而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常 无端地怀疑别人在威胁自己的名誉、地位、声望,把别人的举动 都与自己联系起来并看成是自己的障碍。猜疑心理者给人的感 觉是心胸狭隘,气度窄小,不坦率,不暴露思想,过分注意自己 的得失。如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与人交往,势必导致多疑的心理 障碍,可以表现为自我暗示、缺乏自信等。克服这种心理,要加 强锻炼,做到心胸开阔,如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的 人格、消除对他人的偏见等。 5.性格孤僻 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 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使人难以接受。这样从心 理、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将自己封 闭起来。自我封闭的人一般不愿和别人交谈,也不愿参加集体 活动,出现寡言少语的现象。如出现这种情况,要努力让自己融 入集体,其次还要克服自负、自尊或自傲的心态,积极与他人交 往。 6柏被拒绝 这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安全感为主要感受的模式。有 这种感受的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处处怕被别人伤害。这 是一种幼稚的、不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担 心别人不理睬、不热情。当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人接触 时,如果遇到对方大方热情地回应,尚能鼓舞信心,如果对方也 拘谨,不那样热情,就会揣测别人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如果真如 此,那就先封闭自己。于是,他会采取一种妥协的处理方式,在 惴惴不安中更加退缩。另一种人际交往不安全感的表现形式是 认为世人都很狡猾,担心自己被利用、被欺骗。这类人总是不信 总第237期 任别人,感到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自己不像别人那样狡猾,怕 吃亏。与同性交往时,总是在想别人是否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学生管理 4.学会有效地倾听 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对于交谈的双方,积极倾听 能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值得谈话的人,无形中提高你在对方心 目中的形象,加深彼此的感情。人际关系学者认为“倾听”是维 持人际关系的有效法宝。在与人沟通时,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 要等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 题,并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枉加评 论。 与异性交往时,又在想别人对我有什么企图等。 7.过分依赖 众所周知,人际交往是以相互支持、互为收益为前提的, 而有些人却过多依赖他人,以致成为别人的负担。这类人可能 对某个人很依赖,也可能非选择性地依赖任意一个人,凡事言 听计从,唯唯诺诺,完全失去了自我,目的是想从所依赖的对 象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庇护,而自己却从没给对方一 些心理支持;并不愿意也不允许自己依赖的人与别人建立亲 密关系,惟恐自己被“抛弃”。结果会使被依附对象有一种束缚 感,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并产生一种想摆脱这种关系的强烈愿 望,最终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而许多心理脆弱者难以承受这 种打击,出现心理冲突。这是一种儿童对成人的幼稚的行为方 式。 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种种问题,可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 解或解除,从而使之学会客观地看待、完善自己,并建立健康和 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质。 1.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积极、主动、良好的交往观是健康交往的基础,大学生应培 养主动交往的勇气,坦诚自律,互助互爱,平等交往,达到团结 同学、自我发展的目标。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 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 交道。大学生应该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多读书,读好书。多向阅历 丰富的长者学习。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质 高,有安全感,能取得别人信任的人。良好的个性特征对于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反之有阻碍作用。 2.遵循交往原则,积极主动交流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遵循诚实守信、理 解宽容、求同存异、真诚互助和平等待人的原则。正所谓“一言 既出驷马难追”,人际关系好的人,一般都诚实守信。在交往中 要胸怀宽广,学会换位思考,要把交往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并 信任对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之手,像雪中送炭一样 给以物质或精神的慰藉。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交谈,或 和人交谈时没合适的话题,这样很难在短期内赢得朋友。因此, 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交流,寻找交往双方共同的话题来讨论,避 免冷场。如社会新闻、体育赛事等,从彼此的谈话中找到双方共 同的兴趣点,增进彼此的了解。 3.提升沟通能力 有人说: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他的沟通能力及 影响力。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沟通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塑 造中获得和提升。首先,大学生应当拓展阅读面,选修一些有关 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学》等课 程,帮助自己了解关于沟通的理论知识;其次,建立自身的语言 词库,学会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用得体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 观点,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再次,学会用温文而雅的举止、真 诚亲切的微笑等身体语言来强化沟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 能有效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愉快”。 5.善于赞美和表扬 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 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渴望被人赏识 是人最基本的天性”。适时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真诚 地赞美对方,但是不要夸大,让对方感觉你是出自真心。正所 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6.学会宽恕和道歉 人与人的处境是不同的,所选择的做事方式也各不相同, 朋友之间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处处 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去看待和要求别人,难免产生矛盾。要学 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 样就会理解别人的言行。在不涉及原则性的事情上,对别人的 选择多一点尊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隔阂,这是朋友关系 延续的保证。衷心的道歉不仅可以弥补破裂的人际关系,还能 促进感情,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7.学会微笑和感谢 微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微笑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易于接 受,并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如果一个人总是绷着一张脸,同学 肯定就会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就没人愿意和他交往了。恰当地 运用感谢,这也是增近人际关系的细节行为。当别人帮了自己 的忙,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应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诚 感谢,感谢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三、结语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同样离不开人际 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 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 大学生要积极储备各种交往品质,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塑造 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大学人 际氛围,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_教育探索,2008, (02). 【2]杜鹃.关于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J1.中国 教育技术装备,2011,(03). 【3】姜涛,蔡柏岩,金惠玉.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策略【J】.黑 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I4]黄潜.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JJ.科教文汇,2008,(12). 【5]丛茂国.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版),2003,(04). [6]赵敏,张凤.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辅导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1-39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