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POCT不仅仅是试纸条加上配套仪器,更是患者身边或所在地使用的基于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技术体内外检测试剂、仪器和设备,是生物、纳米、计算机等多技术融合的产物。作为技术驱动型产物,目前,POCT产品正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平台发展。那么POCT方法具体有哪些呢?稍后的一些章节将带着大家来具体了解下POCT的发展历程及相关产业的介绍。
三、POCT市场概览
20世纪末,现代医学开始真正将POCT应用于医疗实践。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操作更简便,报告更及时、准确的小型化实验仪器相继开发成功,小巧的手持血糖仪、测定多项生化指标的手持STAT生化仪等产品逐渐受到处理为重病人的相关临床科室的青睐。据市场调研公司RNCOS于2015年5月发布的“Global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Market Outlook 2020”,全球POCT市场在2020年预计达到300亿美元,而目前,仅美国就占据了约45%的POCT市场份额。全球POCT消费目前以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国内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POCT产品类别呈现一定的区域性,比如美国对药物滥用类检测产品需求明显,而非洲地区则对传染病类检测产品需求旺盛。
我国POCT市场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近年来POCT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中增长最快的。从实际需求上看,POCT就是缩短TAT(Turn Around TimeTAT)的现场检验。因此,便携式的小型仪器和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是其实施的必要条件。如今,生物化学、免疫测定、血液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均有适用于单份标本POCT检测的仪器和试剂,市场潜力巨大。
2016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接近10亿美元,潜在的POCT产品市场广阔,人们对快速、便捷、精确的POCT产品需求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加强,我们预测“十三五”期间其年增长率能够维持在20%-30%。
受老龄化趋势的影响,糖尿病、冠心病、肝肾病等慢性病患者人数大幅增长,患者不仅希望得到意义的系统诊治,更需要进行自我检验监测;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POCT产品的重视和支出也将持续增加;更重要的是新医改8500亿元投资和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推动下,我国POCT产业将会迎来较快的发展。那么我国POCT在细分领域情况如何呢?以下将为大家介绍POCT的细分领域情况。
四、POCT细分领域
(1)血糖类
血糖类是POCT中成熟细分领域,POCT血糖仪(便携式血糖仪)是目前最常见的POCT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科室。常用的糖尿病检测项目有快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脂联素等。在中国市场,血糖类是POCT产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品类,但中国的市场渗透率平均水平偏低,只能达到20%左右(城市地区渗透率为20%-25%,农村地区为5%-1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90%的市场渗透率。国内目前存量血糖仪试纸单位仪器消耗量约为100条/年,而俄罗斯和美国分别为200条/年和400条/年。
2012年卫生部等15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指出:在糖尿病预防方面,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都要开展血糖测定,因而市场空间十分开阔。目前,国内血糖POCT的技术已经成熟,国产血糖仪依靠性价比优势和渠道优势,比进口血糖仪在家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替代效应逐步显现。从国内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国血糖仪市场份额外资占据60%以上,其中强生、罗氏、雅培名列前三,各约占35%、20%、8%;国内企业占有30%的市场份额中,三诺约13%,北京怡成约6%,鱼跃医疗也进入血糖市场,建立起传统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全面平台。
(2)心血管类
POCT产品能够准确及时的检测胸痛患者是否存在心肌坏死,使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非AMI患者避免无端的耗费。临床实践证明POCT能够更好地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危险。心血管类检测项目包括:肌钙蛋白I/T、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ST2(美国Critical Diagnostics专利)、HFABP、LP-PlA2等。
2015年心血管检测类产品国内市场规模大约13.5亿。从各个公司销售额数据来看,国外品牌以罗氏、美艾利尔、梅里埃为主,合计占比达%;国内企业主要聚焦于中小医院市场,三级医院占比较高的是深圳瑞莱,中小医院占比较高的是南京基蛋和广州万孚,三家合计占比约23%。随着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危害的重视,以及医保覆盖的扩大,心血管检测类产品市场将保持30%的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2亿元。
(3)血气电解质类
血气电解质类POCT产品中国市场约为10亿人民币,增速维持在25% 左右,但几乎完全被雅培、罗氏、雷度、美艾利尔等国外医药巨头垄断,以理邦仪器、梅州康立、上海惠中、南京普朗、广州万孚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仅占中国市场份额的4%左右,由于技术壁垒高、仪器价格高,国内POCT血气分析仪市场渗透率非常低。随着医保控费,掌握设备便携化关键技术、创造高性价比的产品是实现进口替代的重要途径。
(4)感染因子类
近年来,国内抗生素滥用导致病人产生耐药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医疗后果。据相关部门在上海、北京和重庆儿童医院的统计,门诊就诊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为80%-85%。为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对患者C-反应蛋白的定量快速检测可以在短时间内判断症状是由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由于主管部门大力推动抗生素使用及医药分家等,感染因子检测项目层出不穷,除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传统项目,还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肝素结合蛋白(HBP)、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IL-6等项目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我们可以预测感染因子检测市场将会极具放量。目前国内感染因子类POCT主要厂家包括万孚生物、武汉明德、北京热景、青岛汉唐(国内唯一荧光定量CRP+SAA+PCT)等。
(5)妊娠检测类
妊娠类POCT产品主要用于妊娠检测和人口优生优育的早期检测。根据TriMark的市场调查,2014年全球妊娠类POCT的消费总额为4.16亿美元,预计2018年可达4.78亿美元。2015年我国传染病类POCT的消费总额约为4亿元。自2010年国家开展《免费孕前优生检查》以来,妊娠类产品迎来了新的增长。除此之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随着国家生育的逐渐调整放开,受国家二孩的影响,国内妊娠检测类产品的增长空间巨大。常见的妊娠类检测产品包括:β-HCG(定性/定量)、TORCH IgM/IgG、B族链球菌、血型、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血糖、乙肝五项、梅毒、25羟基维生素D、铁蛋白等。
(6)传染病监测
POCT在诊断微生物方面要比传统的培养法或染色法更为快速和灵敏,使得诊所和社区医疗机构也能快速明确的得到诊断结论。POCT的出现大大推进了基层医院、民营诊所、社区保健和社区医疗的进步,如HCV、梅毒、HIV、乙肝五项、手术前传染病四项等的快速检测,内窥镜前的肝炎筛查,预防HIV 梅毒 乙肝的母婴传播项目,结核病耐药基因的筛查等,采取POCT比传统方法更为迅速和灵敏。
据TriMark的市场调查,2014年全球传染病类POCT的消费总额为8.47亿美元,预计2018年可达12.59亿美元。2015年我国传染病类POCT的消费总额为5亿元。传染病类产品主要使针对各类常见传染病,随着一些重大传染病如SARS、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等的高频率爆发,大多数国家都加大了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力度,快速检测产品已经成为有力工具。另外,我国为了加强对HIV的控制,疾控中心每年都会统一招标HIV的快速检测试剂,这个也是快检试剂增长的一个方面。
(7)毒品检测
根据TriMark的市场调查,2014年全球毒品(药物滥用)类POCT的消费总额为5.亿美元,预计2018年可达8.32亿美元;毒品(药物滥用)广泛用于戒毒所、医院、征兵、海关边检和公路交通安全中高危人群普查、特种行业和招工体检的筛查工作。根据联合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毒品的产量和滥用量都有所上升,并且我国2006年起征兵增加了吸食毒品检测,为药物滥用POCT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市场。
(8)儿科检测类
儿童和成人的就诊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儿童的诊断行为由轻便易用、样本需求量少、样本无须预处理、快速得出结论等特点,同时还需要关注就诊周期与父母的满意度。儿童呼吸道疾病检测一直是市场容量比较大的品类。相比较传统的凝集法和荧光显微镜方法,POCT具有末梢血检测、取样量少、方便快捷等优势,广泛的应用于门诊和急诊。常见的呼吸道检测项目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甲流和乙流)、副流感病毒、EB病毒、柯萨奇B病毒、结核杆菌、人细小病毒B19等。由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患儿容易发生合并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在病原体感染早期进行快速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而后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确诊是否感染此病原体。
除此之外,我国对儿童保健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身高发育这一方面。因此检测25羟基维生素D和骨碱性磷酸酶的量会越来越大。
(特别声明:本章内容仅用于分享,传递有用资讯信息,非商业,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本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观点和立场。)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和支持,诚邀请大家扫一扫,关注我如下的微信公众号“IVD行业资讯和知识分享”及个人“我”,在公众号世界里,期望与大家一起关注社会、关注IVD行业、关注医疗器械的相关资讯等,再次欢迎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