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家长感言
转眼间,xxx已经7岁,步入朝凤路小学就读已满一个学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一课题前,初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慢慢体会总结,感觉哪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我们就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多多运用,哪些做法适得其反就果断摒弃。慢慢就总结出了一些所谓的经验,今天就将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处还敬请批评指正。
一、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做乐于陪伴孩子的朋友型家长
“生命必须用生命去陪伴,灵魂必须用灵魂去唤起,思想必须用思想去影响,智慧必须用智慧去启迪,意志必须用意志去奋进,人格必须用人格去刻画。”这就是我和孩子父亲非常尊重的一句话。做为父母,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就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性格的构成都就是首先在家庭中赢得熏陶与启迪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孙汀若属于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工作时间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顾的;但孩子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因为我们一旦能有时间在家,就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对于女孩很重要,这让汀若从小很有安全感。他很关注两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没大没小的疯玩,所以汀若很阳光、活波;二是在玩乐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孩子的特长优点进一步培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具体做法在第二条中再做交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
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做到这些其实不难,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拿她当小孩儿,我们要多倾听、多问孩子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可爱的小秘密,这种朋友式的互动会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汀若经常说,我是她的朋友,我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的陪伴。
二、自学技能上本氏过小的压力,习惯培养上要定严苛的规矩
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期许,但是要深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人格的人。我们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简单善良、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上,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小学阶段,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我们不会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但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一定要遵守严格的规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早7:00前必须起床、每晚9:00前必须上床睡觉、放学第一件事一定是写作业;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晚睡前洗漱干净、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要有良好的礼貌,见长辈问好、受到帮助说谢谢、影响了别人说对不起。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事情彰显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个讲文明的人才能体会到文明带来的人性美好,才会拥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三、兴趣就是孩子的老师,特长的挖掘和培育可以践行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都说兴趣是孩子的老师,那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让孩子多尝试。阿甘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拿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
克力,你不多多品尝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口味是什么”,所以当孩子有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时,只要鼓励他/她就够了。同时,要分清“兴趣”与“新鲜感”的区别,比如很多孩子在5、6岁都对钢琴很好奇,第一次试课会弹“两只老虎”的旋律了,就很兴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一开始兴奋这就是他/她的兴趣了,也许那只是他/她暂时感到新鲜罢了,可能过不了两天就想放弃,更不要在这种时候说“看看你,做事没一点毅力,不懂得坚持才会成功”,否则孩子只能违心的坚持,带着负担练琴,最终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干了,关键是还会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些跟“毅力”“坚持”无关,只是我们会错了意而已。兴趣不是“要求做就做”,兴趣是“不要求做也坚持做”,孩子一旦发现了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展现出的学习力、关注力会让我们吃惊。汀若成长过程中感到新鲜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学习无关,但只要对成长有益,我们都支持她去尝试,她尝试过手工制作一个月放弃了,尝试过钢琴两次课放弃了,尝试过游泳两周放弃了,尝试过轮滑一次课放弃了,尝试过养兔子两个月放弃了。但也有因为爱好坚持下来的,比如绘画,兴趣班假期里停课了她也会要求大人给买水粉,自己在家涂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为了赶上高一个级别班级的进度,她竟然能承受一周四次基本功练习课程的辛苦。
除了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孩子小时候就要挖掘他/她的特长,并且必须多培育,如果孩子小了,他/她的特长恰恰就是自己的爱好,这可以就是一件令人极其高兴的事情;即使不是,多培育他/她的特长,使他们惯于搞自己擅于的事情,也能够给孩子增添很大的自信心。汀若1岁半时,我们辨认出她的表达能力和对色彩、图形的辨识能力较强,爸爸就在日常以搞游戏的方式使她记忆世界各国国名、国旗和首都,孙汀若4岁时能够辨识150多个国家的国旗,能够忘记它们的首都名称,并且能够在地球仪上表示其中大部分国家的边线;中班时,我们辨认出她跟大人一起看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时,能够忘记直观的诗句并运用的恰如其分,比如说看见其他小朋友剩饭剩菜她可以说道“粒粒皆辛苦”、
看见公园的柳树可以说道“万条头顶绿丝绦”,从那时起爸爸就已经开始教导她诵读唐诗和宋词,每天诵读10分钟左右,短诗一天一首,长诗两至三天一首,至现在她已经能够诵读200多首唐诗和近100首宋词。诵读诗词她也可以存有厌倦的时候,这时爸爸就可以用“飞花而令”或者演出诗词的游戏方式去调动她的积极性,培养了习惯,就很难秉持了。我们也没想要过,她诵读诗词必须达至什么目的,但我们深信“深通诗书气自华”,并且一直秉持搞一件事情使她对自己非常自信心。
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能给孩子的礼物
每个孩子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用疑惑的眼神对这个世界不断的积极探索,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但是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就逐渐失去了,这里确实存有家长的原因,当孩子向家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有些家长提问不上来时就可以生气,必须孩子发飙。这个时候孩子潜意识可以真的自己的犯罪行为就是错的,慢慢的问题太少了,其实就是求知欲弱化了。被孩子的问题问至提问不下时,恰当的作法就是千万不要真的苦恼,而是和孩子一起从书籍中找寻答案。这样就可以维护孩子乐意求知欲的天性,并且可以使他/她晓得书就是不好东西,必须多重新认识字就可以念更多的书。如果孩子的大脑被书籍攻占了,我们除了什么应该害怕的呢?所以,送礼物放拎拼音适宜他们读的书;聊天时,自然地带出问题并说他们哪本书里可以存有答案;当着孩子的面,我们自己多读书多看书也就是不好的鼓励方式。一旦孩子凤凰于飞了安静写作,你就可以辨认出他们就是多么的调皮!汀若就是经常因为恐龙的问题把爸爸妈妈反问好像,然后我们再一起写作《儿童恐龙百科全书》才激发起她自学古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这个学期初选取杂志时,她自己一股脑挑选出了《海洋探秘》《自然探秘》《动物奇迹》《积极探索地理》并能够深入细致写作,现在还立志长大必须搞古生物学家。读书习惯的培养,真
的就是我们能够赠送给孩子的礼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也许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实还有一点感触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具有社会责任感。很幸运,作为家长我非常赞同朝凤路小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达人,向善向美”。这句话是多么有温度、有情怀啊!我们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的,是属于世界的。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具有远大胸襟,具有社会责任,具有仁爱之心。将来我们和学校共同培养的孩子不仅能使个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边的人向善向美,使这个世界向善向美。用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话讲,这就是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喜孩子能够在具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学校就读于,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给予的关怀和公正,给了孩子重新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期望今后能够和更多的老师、家长深入探讨家庭教育的种种,使所有家长都找出适宜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鼓励方式,使我们的孩子共同欢乐蜕变!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教育不单单是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自学文化科学知识就是教育的全部。家
庭教育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自学的一本教材,家长必须努力做到言传身教。另外看待孩子,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疼爱但不疼爱,正确对待孩子明确提出的建议,对孩子展开适度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利就是正常的一件事,看待事情努力做到不懈努力但不计较。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就是习惯的学校,父母就是习惯的老师。我们必须通过家校共育,去创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身心健康人格。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蜕变就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可以使孩子学会包容,学会认知,学会爱,快乐别人和快乐自我。如果缺乏家庭的关怀,孩子可以显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贪婪。看见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乏快乐,换言之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快乐,她还可以回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我就深受其害,从小我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使我缺少安全感,甚至有时候都不敢回家,所以从记事起至,我的性格就比较热,行事都就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
心态。我身边的人都指出我很难碰触,直至我25岁成婚以后,才慢慢的有所改善。所以,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人与自然的家庭生活,使孩子欢乐享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我对孩子的鼓励略见成效,回忆起我女儿4岁上幼儿园时,就晓得协助老师宽慰抽搐想要家长的小朋友;上小学后,同班同学生病无法回去上学,放学后,她主动回去传达家庭作业;去年升初一后,她又主动协助温顺不敢骂人的同学,打听班主任解决问题,获得老师的一致赞誉。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可以在不经意间给孩子非常大的影响。父母在建议孩子学会自律,不要总是玩玩手机的时候,能想一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努力做到了呢?现在很多家长回家后,起身去就是玩玩手机,一家人很少沟通交流,甚至有的家长真的孩子吵起来,使孩子玩游戏或者电脑,使他自己随便玩玩,慢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匆匆忙忙的读完作业,就已经开始畅游游戏中了,更轻微的就是一旦孩子成瘾了,就已经开始踏上了说谎,逃课的不归路,等你在想要管教时,已经太晚了。所以趁着孩子还能够制止的时候,我们搞家长的必须必须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三思而行。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搞对了,我们必须用心的称赞,孩子做错了,我们也必须及时的制止,奖励和惩罚都必须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倡导多赞扬,多赞美孩子,但是我真的还要分后什么事情,因为我这就是存有切身体会的。在我女儿刚上幼儿园自学写字的时候,一张纸写下了半篇,我真的孩子刚可以写字,写下的极好,就表彰她写下的工整确切,当
时没说她必须把每张纸都必须写下八十,从小不要浪费东西,以至于后来看看她的练习本,几乎没一篇就是写下八十的,后来上小学后,这种状况才慢慢改正过来。这使我想起,如果在她第一次写下的时候,我就给她制止,后来也不至于在发生这种这种状况了。所以我秉持家长在赞扬孩子方面,还是必须实事求是的,因为一个习惯一旦培养了,废止就是很难的。当然抨击孩子就更必须有度,如果抨击过度,甚至踢孩子,慢慢的孩子就可以变小的倔强。由于我的脾气比较着急,骂人语气比较轻,有时急眼了还可以对孩子动手。我女儿10岁以前基本上就是抨击教育居多,后来慢慢辨认出她不如别的孩子开朗,回家很少和我们沟通交流,甚至在三年级时,她班主任充分反映,孩子都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情绪。这使我一度深感生气,生气不想对孩子建议过分严苛,生气自己的教育方式过分情绪化。从此以后,我强硬自己不管在多么生气的情况下,都必须想起我这样说道可以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发生改变自己的观念,当孩子做错的时候秉持以道理劝服,而且就事说道事,无法甩以前旧账,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说道的话,必须使孩子听得懂听到进来,而不是含糊的讲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牢骚的时候,你说道任何道理她都没救的,所以我的作法就是冷处理,使孩子在自己的屋里淡定,我们必须再旁边冷眼旁观,看看她的反应,等孩子真的惹出也没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在回去跟她讲道理,这样反而更能够使她认知。
(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使孩子学会认同他人,首先我们必须先学会认同孩子。有人可以说道,这么大的孩子能够存有什么意见,其实不然,虽然孩子大,她也就是一个单一制的个体,她也存有单一制的思想,我们更必须认同她。回忆起女儿2岁的时候吧,存有邻居们的小朋友过来和她一起玩玩,看见别的小孩大哭着和她必须玩具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把女儿玩具拎过来,
给别的小孩,后来她就培养了抱着玩具不搭理的习惯,即使睡一拎下来就大哭,我想要那时候,我没考量孩子的体会,危害了她的自尊心,我对她的不能认同,造成了轻微的后果。逐渐的我学会了,处事必须看看孩子自己的意思,无法让渡大人的意愿。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自学资料,我都会提早和孩子沟通交流不好,就是去年上初中小升初的问题,都就是她自己同意的。使她慢慢学会存有主见,能够单一制,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各种环境。
(五)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
我女儿从上幼儿园已经开始,我就建议她,每天放学后必须先读完作业,再玩玩或者喝东西,周末就可以玩游戏,这个习惯一直沿袭下来了。俗话说,行千里路大胜读万卷书,只要我存有时间,就可以拎孩子过来走走看看,在大自然中自学科学知识更能够使孩子认知。在劳动方面,家里只要能够使她搞的事情,都就是秉持使她自己搞,比如说扫地,洗菜,安顿自己的房间等等。许多家长指出孩子那么大,能够搞什么,还不是越帮忙越忙,其实刚开始搞不好就是确实的,但是只要她参予就不好,如果你总是制止她吃饭,她就可以真的妈妈不须要我,久而久之就不愿干活了。而且培养劳动的习惯可以使她更加珍视别人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