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的研究

来源:九壹网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的研究胥文凤 李良红 泰州实验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探究了小学体育在实现体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体育的策略,主从方法创新、多媒体技术引用、实际体育相结合,明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挑选合适的体育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补充、调整以及优化,使方案更加科学有效。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旨在为提高小学体育提供新的思路和简介,真正的实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重要性;策略

小学体育其实就是将学生的身体锻炼作为体育的根本途径,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强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素养,使其具有体育运动的兴趣、动力等的有目的和计划的一种活动。在小学体育中,不能忽视体育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可塑性比较强,这一时期开展体育能够促使学生的身体、智力、心理以及个性等均实现良好发展,提高体育素养,实现体育的效果以及价值。本文就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体育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阐述。一、 核心素养理念对小学体育的重要性研究

小学中,体育是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身体水平提升,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小学生健康素质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是极为重要的,小学体育能够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当前对于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耐力、肺活量以及柔韧性等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到位,这也引起了国家以及的重视。小学体育中,体育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儿童接触体育知识的起点,好的体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健康的习惯,能够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奠定基础。

体育对于学生心理水平的提升也是极为重要的,当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学生保持较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体育使学生从小就遵纪守法、懂礼貌,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和租养。通过体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走、跑、跳等,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化学生的人际关系。体育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欣赏形体美、姿态美等,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以及自然的内容,促使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二、 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策略

(一) 做好体育前的准备工作

在小学体育中,准备环节的效果将对体育的行为、制定的方案、场地器材选择等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体育中,体育设计是重要的环节,也是体育素养提升的影响要素。体育设计就是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特点,依靠体育目标,对体育进行科学的策划。

在体育设计之前,需要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体育知识的掌握、能力水平等,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态度等,将其作为体育的重要目标,并将其与体育71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体育学习乐趣

在小学体育中,体育课时是有限的,学生参与体育的时间不多,对于体育的内容也掌握不到位,很多体育内容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比如腾空、翻转等技术动作,教师示范一次,学生无法明白这些动作的要领,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技能。教师也没有很多的时间对这些动作反复的示范和讲解。小学生的耐心和持久性不强,在体育学习中,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掌握体育知识,教师在让学生练习,小学生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不愿意学习,兴趣不高,导致体育的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效果也不理想,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

小学体育应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动态化的手段,实现的图文并茂,从静到动,从平面到立体,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的素材,使学生进入到生动活泼的环境中,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实现体育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各种方式的走”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生活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小动物的走路姿势、姿态,假设自己就是森林中的一种小动物,模仿动物进行走的练习。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多种小动物的行走姿态,能够对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一定的刺激,通过视频进行,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并有助于强化学生观察、练习等兴趣和能力,使其更加积极的、富有热情的参与到体育中去。

(三) 通过民族体育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当前的小学体育注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根本,实现终身的体育,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的根本,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并不健全,各种器官发展不成熟,心肌力量比较弱,如果在体育中过分注重竞技,由于运动项目的难度以及运动的辛苦,就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体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将竞技、娱乐与健身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文化内涵和效果。开展民族体育,这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是极为有利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组织他们打陀螺、滚铁环等,这些运动对技术要求比较低,运动量不大。如果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摔跤、抖空竹、武术等,这些民族体育运动有一定的立领、技能以及速度的需要。开展民族体育运动,能够让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锻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 推进小学体育文化建设

下转(第73页)

材,让学生对一些诸如台球、自由搏击、冰球等活动产生参与热忱,同时将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融合与创新,在激发学生运动能力以及体育兴趣的同时彻底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学方式。真正的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进行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能够将“终身体育”理念视为一种时尚活动,在充分满足其好奇心的同时,也能够结合自主选择的方式来对体育学习内容甚至授课教师进行自主选择,从本质上激发每一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二)适当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

对于高职院校阶段的体育课程而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课时缺失问题,这一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与调整,势必会从本质上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课时安排与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当的增加一些教学课时,确保每个专业、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能够在计划范围内开展有效的体育课程推进与教学内容落实。同时,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授课大纲要求作为出发点,在增强学生基础体育活动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与运动习惯养成。

(三)完善终身体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考核

在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融汇其中,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的体能需要展开多元化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例如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极佳、锻炼兴趣浓厚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爱好选择一些具有难度的体育竞技项目进行

上接(第71页)

传授,同时以其竞技结果作为期末考核依据;对于一些身体素养一般的学生,则是要从体育教材理论知识角度入手,引入一些诸如瑜伽、太极等课程,鼓励学生们结合个人兴趣以及实际身体素质进行有的放矢的选择。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每一名高职院校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体育课堂中,产生对体育训练的巨大兴趣,同时也为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打下夯实基础。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传统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方可在此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实现,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当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在统一、分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身体需求展开培养,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全民终身体育锻炼的伟大目标。参考文献:

[1]浑涛.终身体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15)..

[2]王涛.终身体育视角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 (4):228-229.

[3]郭玉.从终身体育视角探讨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17.

[4]胡发纪.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从终身体育理念视角来审视[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 (3):201-202.

体育文化主要涉及体育认识、情感、价值、思想、情感以及道德等。体育运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其文化价值就是自身价值,也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有助于人身心的全面进步,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人格的统一。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体育能够实现知识文化的传递,学校体育中,体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就是在学校范围内呈现出的体育文化,是体育中形成的精神以及物质财富的综合。主要涉及物质文化层和精神理念层,物质文化层的内容主要有体育场地、环境、用品以及器材等,精神理念层面其实就是意识文化层面,主要涉及精神、道德以及观念等。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在小学体育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精神等,强化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身心更加健康,能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 德育渗入到体育中

小学体育中,领取和送回体育器材对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是有积极的意义的。比如在体育课上,教师让学生拿体操垫、木马等时,让学生不要拖拉公物,爱护公物。领取球类时,不能用手扔,不能用脚踢,如果出现学生不爱护公物的情况,教师需要立即阻止并纠正。对于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和肯定,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爱护和保护公物的习惯。小学体育中开展正常的是体育的实际需要,在组织日常体育时也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文明礼貌以及纪律等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73

要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可以通过体育游戏进行,还可以在体育的教材中加入德育内容,依据教材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在体育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接受爱国主义,通过典型的事例,历史名人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认识到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定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更好的进步、发展。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也呈现出好的发展状态,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要求小学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小学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强身健体,树立终身体育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小学体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中的主体性,性,对体育内容、方法以及理念的进行优化和变革。通过趣味性、活泼的内容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将体育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措施,培养体育核心素养,推进小学体育效果的顺利实现,强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效率。参考文献:

张波.学校体育的使命:论体育素养及其提升途径[J].[1]李永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99-101.

[2]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