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 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李明明 为贯彻落实《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认为:历经 的意见》精神,按照“突出现实、贴紧要务,突出 重点、破解难题,突出优长、打造精品,突出创 新、繁荣学术”的原则,以创立龙江品牌、龙江流 派、龙江特色为目标,在第三届黑龙江国际文化艺 术之冬即将落下帏幕之际,省艺术研究所与省艺术 学会于3月l8日联合召开了“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 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省旅游局、市旅游局、太 阳岛风景区、哈尔滨冰灯博览中心、省文化艺术发 展中心和省杂技团等冰雪活动的实践者、管理者以 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多年从事冰雪文化研究的专 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文化厅党组 成员、副綦军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以创新 思维应对竞争,促进我省冰雪文化产业更大发展》 的讲话。会议由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明明主持。 起源于1963年的哈尔滨冰灯,随着改革开放 的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集冰雪 艺术、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娱乐 为一体的冰雪文化产业链条而名扬国内外。冰雪文 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城市的崭新风貌,提高了市民的 生活质量,也打造了地方的软实力,给我省的经济 振兴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哈尔滨因冰雪的魅力和海 南三亚并驾齐驱,成为冬季旅游热线。然而,进入 新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国内外冰 雪文化产业也陆续兴起,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 态势。与会人员认为,在此种情况下,对我省的冰 雪活动,以理性的思维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科学的总 结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如何以创新思维应对竞 争,如何做大做强冰雪节这~品牌,怎样挖掘创意 产业的文化内涵,加速开拓冰雪文化产业在国内外 的市场以及我省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缺失等 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大家在总结我省冰雪文化 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清醒地提出了目前 存在的差距和今后发展的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规划整合资源 有着多年冰雪活动经验的实践者和管理者们 文化产业发 园会,到太 界的出现. 但品牌是需 产业,模式 别是面临市 产业形势十 做冰雪产业 冰雪文化产 建议要有一个科学的宏观规划,以利于整合 资源,集中优势,攥紧一个拳头,加大创新力度。 改变“一块蛋糕分着吃”、 “各自为政”和“粗制 滥造”的无序发展现状,努力提升大冰雪意识。 以精益求精的创新姿态实现“景区有独特个性. 宏观有总体形象”的大冰雪格局,使冰雪文化产 业的链条不断延长。 二、做大做强冰雪文化品牌 研讨会上,大家对省文化系统目前打造的冰雕 出口项目和冰上杂技项目非常看好,对实施这两个 项目的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和省杂技团的做法给予了 充分肯定。 省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自启动冰雕出口项目以 来,在探索中求发展,于2004年带领黑龙江第一 支空前规模的89人队伍,到美国田纳西洲的纳什 维尔和佛罗里达洲的奥兰多举办冰展并获得巨大成 功。由于良好的合作,从2005年至今,中心组织 了120人的冰雕队伍连续三年赴美办展,在纳什维 尔、奥兰多、达拉斯三个城市同时展出,参观人数 高达45万人次之多,仅门票收入就达900万美金。 当地和媒体给予高度关注。《纽约时报》、 《世界日报》、ABC、NBC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 都予以重点报道。《人民日报》驻华盛顿记者也发 表文章盛赞冰展成功。2007年在国家文化部举办 的优秀出口文化企业、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 目表彰大会上,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黑龙江冰雕项 目获得了优秀服务奖。现在中心已经同美方达成长 期合作协议,下一步还将进军欧洲、非洲和拉美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困圃田园 BENKANTEGAo 场。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冰雕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还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瓶 颈问题。由于冷库和制冷设备等配套设施及储备资 金不足,与各方的合作基点还仅限于技术和劳动 力,使其在收益上只能获得单一的劳务费。如此薄 弱的产业基础,不仅影响了冰雪文化的创意开发. 也阻碍了冰雕出口的规模延伸。 引起与会人员更大兴趣的是黑龙江冰上杂技舞 蹈团的出现。专家们认为:这是我省冰雪文化产业 最具潜力的项目。省杂技团以创新的精神,发展的 理念,创新艺术形式,将黑龙江富有地域优势的冰 雪文化与传统杂技相结合,组建了全国首家冰上杂 技舞蹈团。冰上杂技是以花样滑冰为载体,融杂技 技巧和舞蹈技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不仅使杂技 和舞蹈技巧在冰面上的快速流动中得到升华,同时 将新鲜、趣味与惊险相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冰上艺 术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冰上杂 技在无可借鉴的情况下,独辟蹊径,开拓了很有前 景的发展空间,一经推出就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与活力.成为国内外文化市场的新亮点。2006年3 月至5月.应上海虹口区邀请.为上海青少年 演出100场,观众达3O余万人次;之后,应 中国文化经济统一促进会邀请,赴演出4O余 场;2007年受、派,冰上杂技舞蹈 团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冬会”都灵接旗仪式上, 成功地推出了创意节目《魅力中国龙》;8月份又 有6个节目应邀参加了电视台的“迎奥运大型 综合冰上专题晚会”;新闻办还以冰上杂技 为题材拍摄了专题片,拟在欧美国家播放;前不久 又在俄罗斯演出l5场,引起强烈反响。据初步统 计,已获经济效益300余万元,纯利130万元。下 一步将精心打造一台“全国首创”的融冰雪元素、 集地方特色为一体的大型冰上杂技晚会“北极光”, 力争使晚会从精彩到精品,最终实现品牌效应。并 将在哈尔滨定点演出,逐步形成一条“看冰灯,看 雪雕.看冰上杂技”的冰雪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目 前.冰上杂技已经受到国内外各大演出市场的空前 关注.很多国内外演出商和中介商不断与该团洽谈 合作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大做强冰 杂技项 目对拉动我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 用。 三、规范与培养冰雪文化人才 冰雪文化产业的极大发展,吸引着很多人投身 到这个领域,因此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就国 内的冰雪雕塑艺术队伍构成而言,冰雪雕塑艺术家 只是少数.其中占主要比例的是一些没有经过系统 培训的冰雪雕塑技工,以及相关的雕塑、建筑、城 市景观等周边人士。许多冰雪雕塑人员虽然从业多 年,但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因为文化 基础和艺术修养的缺乏,其作品还仅仅停留在一味 地对冰雪雕塑技术上的追求,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及 感官性都比较薄弱。与会人员建议,一是成立相应 的管理机构.对从事冰雪雕塑的人员与文化产业进 行资质的认证;二是加强冰雪制作人才的梯队培 养;三是注重冰雪人文环境的创造,在大、中、小 学的课程中加进冰雪文化的内容。来自教育部门的 冰雪专家还特别提出,已经进行了25届的青少年 冰雕比赛.对于冰雪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青少年的素 质教育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经费没有合理 出处,已经步履维艰,希望能有相关的扶持。 四、开发与创造冰雪文化产业大环境 观冰赏雪的游人,来自外地游人与本地市民两 个方面。因此,发展冰雪文化产业应该从这两方面 人手,积极创造有利于人们积极参与的大环境。对 于外地游人来说,主要是一个大交通的问题。专家 们建议有关部门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有效的解决。 对于本地市民而言,来自冰雪一线的管理者深有感 触地说:近年来参与冰雪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其主 要原因,一是冰雪产品与活动形式缺少创新,没有 新鲜感;二是票价太贵,超过了市民的承受能力; 三是本市交通的问题,去太阳岛雪博会、冰雪大世 界的车辆很少,出租车宰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有 人建议.是否可以给本地市民一些优惠,并且希望 有关部门提高活动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吸引广大 市民热情参与,使冰雪节真正变成市民的节日。 会上专家们还一致呼吁:建议成立黑龙江冰雪 文化产业基金会;冰雪文化研究会;冰雪文化教育 基地;冰雪文化展览馆;深入挖掘冰雪文化内涵; 拓宽冰雪文化创意;开发冰雪旅游纪念品;注册哈 尔滨冰灯以提升品牌意识;重视对冰雪知识产权的 保护等。 历经四个多小时的深入研讨,大家形成了共 识:冰雪不是哪一个部门的品牌,而是哈尔滨乃至 黑龙江省的品牌。因此,应该举全省之力,全方位 地刨造有利于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企业、市民三位一体,形成互动;调动创新思维, 搭建创意平台,整合资源优势,实施品牌工程。只 有这样,才能使我省的冰雪文化产业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最后,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 戴力勤对会议作了小结。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 结束。 责任编辑王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