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金属及其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1)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硬币的成分如下:一角币用不锈钢,伍角币在钢芯表面镀铜,一元币在钢芯表面镀镍(Ni)。为探究镍在金属活动性表中的位置,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B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首钢旧址中,一座座废弃的高炉已经锈迹斑斑,用硫酸可以除去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些废弃的高炉曾经用于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_____。

(3)钛白粉的化学名称是二氧化钛(TiO2),无毒,有极佳的白度和光亮度,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以主要成分为TiO2的金红石作原料,通过氯化法可以制备钛白粉,主要流程如下:

①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②补全TiCl4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Cl4+O2

高温_____Cl2+_____。

③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料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该工艺流程的明显优点是_____。

【答案】Ni+2HCl=H2↑+NiCl2 无现象 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4 2 TiO2 氯气循环利用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B中有气泡产生,是镍与盐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2HCl=H2↑+NiCl2。

②由于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了镍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前边,活动性大于铜,所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无现象。

(2)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用硫酸可以除去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铁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右边,根据得失氧进行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写在等号的上边,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3)①氧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的化合价为x,x+(-2)×2=0,x=+4; ②补全TiCl4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Cl4+O2

高温2Cl2+TiO2。故填:2;TiO2;

③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料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氯气有毒,可以循环使用,氯气循环利用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故答案为 (1)+4; (2)2,TiO2;

(3)氯气循环利用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2.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疾病。在环境保护方面,过氧化镁可用来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以用于牙膏,对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镁的性质和制备等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过氧化镁的性质

(1)过氧化镁(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其外观与物理性质与氧化镁相似。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不溶于水,但逐渐的被分出氧气。

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请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热量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 二.过氧化镁的制备

下图是利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过氧化镁。

(资料)①碱式碳酸镁与碳酸镁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②氧化镁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

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上述碱式碳酸镁在550、600、650及700℃下煅烧一定的时间生成氧化镁。用上述条件制备的氧化镁分别与30%双氧水反应合成过氧化镁产率(见图1和图2)。 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________℃,煅烧的时间适宜控制在______h。

(5)结果分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表面积最大,能与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推测700℃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____。 三.过氧化镁产品纯度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样品质量为0.7g),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0.0mL。

②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待瓶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开关。 ③再次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22mL。 (6)稀盐酸中放入的少量硫酸铜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

(7)根据上面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实验条件下O2密度为1.429g/L)。

(8)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 生成的氧气有少量溶于水 B 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C 杂质与盐酸反应能产生少量的气体 D 滴入的稀盐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 【答案】-1价 2 MgO2

2MgO+O2↑ 放热 取少量煅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无

气泡产生 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或防止过氧化镁受热分解 650 2 700℃时,生成的氧化镁颗粒的表面积减小,与过氧化氢反应不充分 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80% BD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化镁中镁显+2价,设有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2x=0,的x=-1,故过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O2 ;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取少量煅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或防止过氧化镁受热分解。

(4)根据图1和图2,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650℃,煅烧的时间适宜控制在2h。

(5)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表面积最大,能与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推测700℃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是:700℃时,生成的氧化镁颗粒的表面积减小,与过氧化氢反应不充分。 (6)稀盐酸中放入的少量硫酸铜溶液目的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7)设过氧化镁的质量为x,反应后刻度管数为122mL,故生成氧气的体积为122mL-10mL=112mL,由MgO2+2HCl=MgCl2+H2O2,2H2O2

MnO22H2O+O2↑得:

2MgO2112x ~O2321.429g/L112mL1000mL

11232=x1.429g/L112mL

1000mLX=0.56g

0.56g100%=80% ; 所以样品中过氧化镁 的质量分数为

0.7g(8)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A、生成的氧气有少量溶于水,会使氧气体积偏小 ,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气体受热膨胀,会使氧气体积偏大,过氧化镁质量增大 ,故样品中过氧化镁质量分数偏大 ; C、杂质与盐酸能反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滴入的稀盐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会使氧气体积偏大 ,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BD。

3.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

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答案】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84.8% 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析】 【详解】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除去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设碳酸钠质量为x,由表中数据控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52g,

104 x3.52gx=8.48g,

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8.48g100% =84.8%, 10g答: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4.8%;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导致测得的纯碱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4.央视《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实验小组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

是 。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 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反思应用)

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探究拓展)该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为6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1份 m 第2份 2.0g 第3份 1.5g 第4份 1.0g 第5份 0.6g 第6份 0.6g (3)表格中,m= 。 (4)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 。

(5)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6)计算当加入第4份硫酸溶液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温度达到了着火点;(2)Ⅱ;2Al+3ZnCl2=3Zn+2AlCl3;除去表面的氧化物;ABC;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3)2.5g;(4)2.4g;(5)20.4% ;(6)23.9% 【解析】

探究一:“锡纸”与氧气接触,但是开始“锡纸”不燃烧而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短路时,温度升高,温度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

探究二:【进行实验】铝比锌活泼,而锡不如锌活泼,所以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若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铝,若没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锡;铝与氯化锌反应生成锌和氯化铝;故答案为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讨论】(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选择的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应介于铝和锡之间,铜和银均排在锡的后面,钠排在铝的前面,而铁介于二者之间,硫酸亚铁满足条件,故答案为ABC; 【反思应用】

因水能导电,则如果电器着火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探究拓展】

(3)第2和3实验对比中可知,每10g稀硫酸能与0.5g镁反应,可知第一次剩余固体为3g-0.5g=2.5g;

(4)由最后剩余0.6g固体可知,镁的质量为3g-0.6g=2.4g;

(5)根据每10g稀硫酸能与0.5g镁反应,设1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24 98 0.5g x

240.5g,解得:x=2.04g 98x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4g×100%=20.4%; 10g(6)设加入第四份硫酸后生成的MgSO4质量为y、生成的氢气为z, Mg+H2SO4=MgSO4+H2↑ 24 120 2 2g y z

241202,解得:y=10g、z=0.17g; 2gyz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g×100%=23.9%。

40g2g0.17点睛: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 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

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 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

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 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

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

5.某化工厂制取铜有以下两种途径:

A铜与稀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

2+2NO↑+4H2O,生成的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B铜与浓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生产中要尽可能减少排放.试判断:若要制得等质量的铜,以上哪种途径较好?____;理由____.

(2)若取6.4g铜加入到50g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某稀中,恰好完全反应. ①可以制得的铜的质量是_____; ②原稀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答案】A途径好 制取等量的铜A方案节省原料,产生污染物少 18.8g 33.6% 【解析】 【分析】

(1)由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因此直接用金属铜和反应来制取铜不是理想的选择.

(2)依据铜与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中铜的质量可计算生成的铜的质量和反应的的质量,进而可计算的溶质质量分数; 【详解】

(1)根据两个方程式的情况可得物之间的关系式分别为:8HNO3(稀)~3Cu(NO3)2~2NO和4HNO3(浓)~Cu(NO3)2~2NO2,比较不难看出若要得到等质量的铜消耗的稀少,而且生成的气体少,因此A较好;

(2)设可制得的铜的质量为x,原稀溶液中溶质HNO3的质量为y

3Cu+8HNO(稀)=3Cu(NO3)32+2NO+4H2O 19250456.4gyx1925504== 6.4gxyx=18.8g;y=16.8g

16.8g×100%=33.6% 稀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50g答:可以制得的铜的质量是18.8g,原稀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3.6%。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2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步骤一:关闭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

步骤二:打开K,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____克。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25中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CO2+2NaOH=NaCO3+H2O 增大接触面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1060.1m Na2CO3+Ba(OH)2=BaCO3↓+2NaOH 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

80应生成沉淀,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溶质质量减少26份 NaOH和Ba(OH)2 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A点相等,都为0.1m克,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将甲和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解析】 【详解】

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

化碳充分反应;

(2)设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CO2=Na2CO3H2O 80106m克10%xx106

m克10%80x=

1060.1m克; 80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所以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溶质质量减少26质量,所以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

(3)根据图2 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在C点溶质的质量为0.1m克与A点相等,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乙中剩余氢氧化钡,将甲和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

7.小明去年暑假随父亲到南方旅游。江南水乡,烟雨蒙蒙,别有一番风景。

(1)小明发现,南方的公交车铁质部件的锈蚀情况明显比银川的严重。他感到奇怪,但很快就明白了,原因是江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铁更易锈蚀。钢铁材料锈蚀会造成很大损失,写出一个在常温下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家族有众多“兄弟”。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铁、铜、铝三种洁净的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最为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不反应的是________,这反映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很大。

(3)若要验证金属锌的活动性强弱在铝和铁之间,可选用________溶液,分别将铝和铁放入其中观察。写出其中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气候潮湿 Fe2O3+6HCl= 2FeCl3+3H2O(或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铝 铜 硫酸锌 2Al+3ZnSO4= Al2(SO4)3+3Zn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方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铁更易生锈。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除锈,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或Fe2O3+3H2SO4= Fe2(SO4)3+3H2O;

(2)铁、铜、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铝>铁>(氢)>铜,则铝最活泼,反应最剧烈,铜不与酸反应,这反映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很大;

(3)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只选择一种溶液,则选排在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锌>铁,则选锌的可溶性盐溶液,如硫酸锌溶液、氯化锌溶

液或锌溶液,金属铝能与之发生置换反应而铁不能,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Al+3ZnSO4= Al2(SO4)3+3Zn。

8.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性(填“导热”或“导电”)。 (2)下图为洁净铁钉的有关实验。

①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发生化学反, ③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某炼铁厂要冶炼1000t含杂质3 %的生铁,需要含Fe2O380%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t(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锌、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样品中一定含有镁

B 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铁 C 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g D 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导热 FeCuSO4CuFeSO4 水蒸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732.1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

①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②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铁锈;

③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设需要含Fe2O380%赤铁矿石

的质量为x,

Fe2O3+3CO16080%x高温2Fe+1121000t?(1-3%)3CO2

160112=80%x1000t?(1-3%) x1732.1t(4)

A、设2.4g纯金属镁、锌、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分别为a、b、c,

Mg+H2SO4242.4g242=2.4ga解得a=0.2g

MgSO4H22a

Zn+H2SO4652.4g652=2.4gb解得b≈0.07g

ZnSO4H22b

2Al+3H2SO4542.4g546=2.4gc解得c≈0.27g,

Al2(SO4)33H26c

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知金属粉末的组成可能只有金属镁一种,也可能是铝和锌两种,也可能是镁、铝、锌三种,故选项不正确;

B、根据题目“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可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没有Fe(否则溶液显浅绿色),也一定没有Ag(否则有固体剩余),故选项不正确;

C、由题意可知金属和硫酸根离子全部结合生成硫酸盐,溶液中溶质硫酸盐的质量应等于金属质量和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和,设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d,

H2SO42-SO4H220.2g

96d962=d0.2g解得d=9.6g,则生成的溶质硫酸盐的质量=2.4g+9.6g=12g,故选项正确;

D、由题可知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0.2g,设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H2SO498H22100g?y0.2g 982=100g?y0.2g解得y=9.8%, 故选项不正确;故填C。 【点睛】

本体的难点是第4小题,镁、锌、铁、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根据无色溶液和固体无剩余,说明样品中不含铁和银。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以及极值法判断金属粉末的可能组成,在计算硫酸盐时要注意考虑应用转化关系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能简单、便捷的计算出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