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4届高考政治(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高效作业 知能提升:3-4-9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Word有详解)
一、选择题
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号角。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中国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政治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旗帜 ④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④说法错误,排除④,选A。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 C.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答案:A
解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故选A。
3.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背景下,各国之间软实力较量加剧,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全面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国必须( )
①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尊严 ②倡导开放包容,放弃民族传统文化 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
A.①② C.①③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观点错误。
4.从治理网络内容到整顿校园环境,从加强少儿文艺创作到表彰先进模范,从加强专业队伍建
B.③④ D.②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1
设到推动全社会的更多关怀,党切实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说明党( )
A.加强文化传播,促进中华文化传承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C.发展大众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B
解析:党关怀未成年人成长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B正确;A、C、D与题意无关。
5.一次次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让模范事迹迅速化作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我推荐,我评价身边好人”活动的举办,更让英雄模范可亲可敬可学……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
①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 C.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①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④说法错误。
6.(2013·厦门模拟)南湖红船是中国源头的象征。嘉兴积极打造“红船旁的道德讲堂”,以“红船精神”引领嘉兴精神文明建设,使嘉兴人的精神面貌悄然发生了改变。嘉兴这样做有利于( )
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 ②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鼓舞人,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A.①②④ C.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②③是打造“红船旁的道德讲堂”的意义,可选。④错在“消除”上。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
B.①② D.①②③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A.① C.①②③ 答案:C
B.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②③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④错误。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是它的( )
A.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C.精髓、灵魂、基础、主题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依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9.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漫画《微尘》反映了( )
B.主题、基础、灵魂、精髓 D.基础、精髓、主题、灵魂
①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②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斗志 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①② C.②④ 答案:C
解析:漫画《微尘》体现了团结互助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①③干肢不符,应舍去。
10.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微观基础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应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括( )
B.①③ D.③④
3
①着力改革文化机制,自觉抵制“三俗”文化 ②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行业发展 ④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A.①② C.②③ 答案:C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内容,②③应选;改革文化机制是的责任,①不选;④主要是针对公民而言的。
11.近年来,我国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中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批评。加快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不仅关系到国内社会和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为此,当前的文化建设应当( )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借鉴和践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答案:A
解析:只有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才能提高全民文明素质,A符合题意。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有糟粕,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思想道德素质,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
12.在江苏阜宁,基层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多姿多彩,这得益于当地免费为百姓建设各类公共文化、娱乐、休闲场;得益于当地企业实行“文企联姻,共进双赢”的举措。阜宁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均由牵头、企业赞助,既让群众享受了免费文化大餐,又宣传了企业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阜宁的做法( )
①维护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②通过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推进文化建设 ③繁荣了文化市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 ④扩大了文化消费支出,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跃发展
A.①④ C.①②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江苏阜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做法维护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①当选;当地企业实行“文企联姻,共进双赢”的举措说明当地企业利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推动文化建设,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中“飞跃发展”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C。
13.2012年7月15日,“善行河北·一诺千金”主题微电影大赛在石家庄启动。本次大赛旨在用微电影的形式,鼓励百姓以身边的善行善举诠释“诚信、博爱、责任”。这一活动的举行有利于( )
①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繁荣文化事业,构建多元价值体系 ③丰富文化产品,满
4
B.③④ D.①④
B.②③ D.③④
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 ④弘扬诚信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C.①④ 答案:C
解析:根据大赛主题可知,①④符合题意。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能构建多元价值体系,②错误。③错在“各种”上。
二、非选择题
14.杭州市在引导群众共建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党员干部教育以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努力推动全市干部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必要性。 答案: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为促进城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③当前,我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我们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解析:回答该题要依据材料,明确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推动干部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范畴。从文化角度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必要性,既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也要分析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15.71年前,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必须和人民群众相结合。71年来,《讲话》犹如精神灯塔,指引我国文艺和文化建设不断谱写辉煌篇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答案:(1)我们的文艺是人民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文艺创作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的生活和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5
B.③④ D.②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
(3)①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具有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②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④中国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领导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前,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高涨,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本题第(1)问,主要应从我国文艺的性质角度思考。第(2)问,回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注意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第(3)问综合性较强,主要从文化建设的资源主体、途径等角度思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