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20·河东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能始终经受住生活的冲击,那便是一颗有静气的心。静心,不是远离红尘,而是于灵魂深处修篱种菊,在心中寻求淡泊宁静的人生________,悄然________生命的力量。静下心来默默耕耘自己的梦想,坚定自己的方向不回头,总有一天,你会激发生命________,用缤纷鲜艳的生命之花,芬芳自己的岁月。
A . 境界    积蓄    潜能     B . 境界    积累    潜质     C . 境况    积蓄    潜质     D . 境况    积累    潜能     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 不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D .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补充句子。
(1)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2) 乡书何处达?________。  (3)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 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5) 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7) 夜发清溪向三峡, ________。  (8) 遥怜故园菊,________。  (9)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10) 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①骄贵        伶俐          洋溢     到处乱跑________ ②惦记         赔偿        乞丐     首曲一指________
第 1 页 共 11 页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综合性学习。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
(2) 【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 比较阅读,回答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务:一心,一定。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________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 ③子来何苦沾衣如此________ ④如是者三旦 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第 2 页 共 11 页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 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甲】文中的的成语________【乙】文中的成语________ (4) 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①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②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①略无阙处                                   ②沿溯
③
良
多
趣
味                                          ④绝巘多生怪柏
(2)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丐之     B . 不以疾也              以我酌油知之     C . 其间千二百里        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D . 睨之 , 久而不去。   康肃笑而遣之。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 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5) 文中末尾引用“渔者歌”有什么目的?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 (9分) (2017八下·龙华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作者:孙思杰)
第 3 页 共 11 页
①外婆从不怨天尤人。
②记忆中,外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关于天的坏话,哪怕是愁苦惨淡的日子里,她也只是说,老天爷是有眼睛的,我们的苦,他全都会看在眼里。
③外婆是很能吃苦的。至少在幼小的我看来,外婆这一生,过得实在太难。
④外婆五岁时,老外婆就去了,从此外婆没能再见到她母亲一眼。童年丧母的痛楚,远比那些刚出生就见不到母亲的人痛苦,因为曾经拥有了,感受了,然后再失去,就是精神上的失去。
⑤在那个封建落后的年代,外婆的“诗意”便显得有些特别和负罪:三从四德,没能阻碍住她的对镜贴花黄;男尊女卑,也没能埋没了她对读书的渴望。那时候,外婆是乡里的一枝花,也是墙角的一株草;是男人心底的痒痒挠,也是女人心里的一根针。
⑥后来等到外婆嫁人,本以为可静心生活,那一年却又遇上大饥荒。外婆四个孩子,最大的那个因为疾病死了,母亲也差点因为饥荒而丧命。那时候,外婆常对着天喃喃自语,老天爷啊,你擦擦眼吧,我就快熬不下去了。
⑦可外婆,却又都咬着牙一次次地挺了下过来。
⑧饥荒过后,外婆便在老屋前栽了一排苦瓜。灰突突的村庄,一下就被这绿色给点活了。大家从屋外走,都忍不住要瞟过来,看一眼。
⑨外婆很喜欢苦瓜。喜欢吃苦瓜,也喜欢养苦瓜。
⑩她说,苦瓜是孝子,一生下来就知道土地的苦楚,苦瓜心疼土地,所以要把土地的苦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她说,苦瓜既是好菜,也是好药,它清火、解毒、和胃、护肝、养心。她还说,苦瓜,苦瓜,土地的苦孩子。
⑪外婆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坐在老屋前的台阶上,感受到日暮和黄昏在我的背后流转,无尽的岁月轰鸣声中,我看见外婆的那双手,那双渐渐变得苍老的手,那双曾托起我一个个梦境的手,正轻轻拂过苦瓜,为它拭去眼角的泪痕。
⑫劳动,是人们低下头来对世界的一次妥协和皈依,也是外婆潜意识里的祈祷仪式。
⑬苦瓜要搭架的时候,外婆便扛着铁锨去松土。她用农具总是含蓄式的,像在土地上雕花,一次下去,翻起的泥土是叶,再一次下去,勾出的草屑是伏笔。如此反复,苦瓜便在一个仁慈的环境里欲欲待发了。
⑭等到苦瓜结果,外婆永远是最高兴的那一个。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土地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地高兴,有时真是抬起头喃喃说,老天爷,真好。
⑮外婆的苦瓜,不管是煨汤,还是配菜,贫苦的生活里,总能让我们觉出一丝甜来。 ⑯最喜欢的,还是看外婆弯腰进灶房里的背影。
⑰当初老屋的奠基仪式,是在鸡鸣狗吠的鞭炮声里欢呼起来的,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座吉宅,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而外婆的灶台,也是老屋光荣的参加者,又或许,它的身份比老屋更加尊贵,因为一座房屋站起来,炊烟升起,许多记忆也围绕着这个灶台开始生长。
⑱外婆煨的苦瓜汤,便是我童年记忆的最深来源。
⑲少油,一抹盐,苦瓜只切一段;温火,加几瓣梨,孩子的口水便出来了。那时家里没有别的给孩子做吃食,
第 4 页 共 11 页
外婆的苦瓜汤便成为我最期待的美味,日子一长,那平淡生活里的点点苦意 , 已在不知不觉中浸入了我的血液,构成了我的筋骨,形成了我的品性。
⑳老屋前的苦瓜架又冒新绿了,我知道,那是外婆先前苦难开出的花。她这一生受了无尽的苦,却又把心里的苦转化为世上的善,世代相传。
外婆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一座教堂。她热爱,且怜惜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一切美好的事
物,又启示、丰富、培育了她的内心。
外婆接受了苦瓜,所以内心渐渐清淡,归于平和。 我们随从了外婆,所以也嗅到了苦瓜的清香。 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
(1) 文章写“苦瓜”,但是①-⑦段,却从外婆的身世写起,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 为什么外婆说苦瓜是孝子?请用原文回答。 (3)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⑭段划线句子。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土地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地高兴,有时真是抬起头喃喃说,老天爷,真好。 (4) 文中的“苦瓜”和“菩萨”有什么联系,请分析说明。
(5) 说说你对文中划线的句子“那平淡生活里的点点苦意,已在不知不觉中浸入了我的血液,构成了我的筋骨,形成了我的品性”的理解。
9. (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第 5 页 共 11 页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 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 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3) 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②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4)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九上·无锡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和德高望重、博学睿智的智者为伴,或许你能得到一次心灵的启迪;与积翠如云、鸥翔鱼游的大自然为伴,或许你能感受到一次灵魂的涤荡;有慷慨无私、真诚以待的好友为伴,或许你能收获到一份从未有过的感动……
请以“有你为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写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②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第 6 页 共 11 页
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 (2017九下·龙华月考) 文学名著阅读
片段一:白昼的余光迟迟没有离去,月亮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亮,这时我能将他看得清楚了。他身上裹着骑手披风,戴着皮毛领,系着钢扣子。他的脸部看不大清楚,但我捉摸得出,他大体中等身材,胸膛很宽。他的脸庞黝黑,面容严厉、眉毛浓密;他的眼睛和紧锁的双眉看上去刚才遭到了挫折、并且愤怒过。他青春已逝,但未届中年。
片段二: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
(1) 以上的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片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填姓名)。 (2) 片段二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举一个与该人物有关的情节。
第 7 页 共 11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3-2、3-3、3-4、3-5、3-6、3-7、3-8、3-9、3-10、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1、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5-1
、
5-2
、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第 8 页 共 11 页
6-1、
6-2、
6-3、6-4、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1、7-2、
7-3、7-4、7-5、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1
8-2、8-3、8-4
、、
8-5
、
9-1、
第 9 页 共 11 页
9-2、9-3
、
9-4
、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
第 10 页 共 11 页
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11-2、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