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20003
课程中文名称:康复医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 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
适用专业:康复工程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 改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值延长、人口老化,慢性病和老年病 比例大大增加,加之交道事故和其他意外伤害事件增多,社会上的残疾人口也相应增加,患 者和医务人员也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要求功能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渴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的发展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复学概论全方位概括和论述了康复医学,分别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以及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才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法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练习、实践调查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应注 意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运用,并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问、作业、实 习心得、讲评和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熟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说出残疾、残疾人、残疾学的定义。残疾预防、残疾评定。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实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材。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
《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1)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之前无先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概述
【教学内容】
1.康复及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概念
2.康复医学发展史
3.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社区康复
4.康复效益
【基本要求】
1. 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 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
2. 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史
【重难点】
1.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
2.康复医学的内容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二章残疾学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致残原因
3、残疾分类
4、残疾预防
5、残疾相关的法规
2
《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残疾、残障、残损的概念;残疾的分类
2、熟悉残疾预防、常见致残原因
3、了解残疾相关的法规
【重难点】
1、残疾、残障、残损的概念
2、残疾的分类:ICIDH及ICF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三章功能障碍
【教学内容】
1、残损、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
2、功能障碍的评定
3、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基本要求】
1.掌握功能、功能障碍的定义。
2.熟悉功能障碍评定的意义;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原则。
3.了解残损、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的异同。
【重难点】
残损、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的异同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四章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方式
【教学内容】
1.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早期同步、主动参与、全面康复、全面康复、团队协作、回归社会
3
《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2.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医学机构康复、社区康复
【基本要求】
1. 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康复医学的基本服务方式。
2. 熟悉康复医疗机构的组成。
3. 了解康复医学机构的设置及特点、康复医学的团队工作方式。
【重难点】
1. 医学康复机构的组织形式
2.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五章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教学内容】  1、机构康复
2、社区康复
3、工作方法——康复协作组
4、康复工作流程
5、康复结局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协作组的概念及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康复门诊和病房的工作流程;康复 结局的概念。
2、熟悉社区康复工作流程。
3、了解康复结局的评定。
【重难点】
1、康复工作的流程
2、康复协作组
4
《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六章康复伦理问题
【教学内容】  1、历史与发展
2、临床康复实践问题 如何选择患者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医患关系
专业团队的协调与配合 家庭成员的作用与职责 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与终止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伦理的特点及临床康复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康复专业人员职责。
2.熟悉康复伦理问题的、法规以及康复伦理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3.了解康复伦理问题的历史和发展。
【重难点】
1.确立康复专业目标的伦理问题
2.康复医患关系中的伦理问题
3.设定治疗目标中的伦理问题
4.团队协作中的伦理问题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七章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
【教学内容】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
康复医学科的功能与作用、 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 康复医学科的
5
《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的人员组成、康复医学科的诊疗场地与设施
康复医学科的常用设备:功能评定设备、治疗与训练设备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和人员组成、常见的设备
2、熟悉康复医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及设置的基本原则
【重难点】
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和人员组成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八章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
【教学内容】
1、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书写常规
2、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室工作常规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科的病历书写、设计治疗处方
2、熟悉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室工作常规
【重难点】
康复医学科的病历书写、设计治疗处方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九章职业规划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康复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3、求职的基本技巧
4、职业工作的稳定性及其他
6
《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自荐信和求职简历的书写
2、熟悉面试技巧
【重难点】
自荐信和求职简历的书写
【学时安排】 2学时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科程无实验教学内容。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康复医学概论》
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又注意在导学上下功夫,大胆尝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灵活应用,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由单纯的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和教练,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课堂教学除按传统教学方法归纳讲解、提问、小结等方 法外更注重应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根据《康复医学概论》课程内容多较抽象,图表多、视 野小等特点,编制与课程配套的电子教案,增加教学信息量,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2、教师讲授与自学讨论法相结合:教学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学讨论, 然后教师总结性讲解。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增加表现自我胆量的机遇。
3、动静结合教学法:应用教师讲解,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学生演示等教学法,让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营养调查。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掌握情况和解决实际方法 的能力的情况。
2、考核标准
(1)考核等级,如表
7
《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
总评成绩 90分以上 80至分 70至79分 60至69分 59分及以下 教学效果 超过预期目标 达到预期目标 超过基本要求 达到基本要求 未达要求 说明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3、主要考核内容:大纲要求熟悉、掌握的内容。
4、考核题型:单项选择题、问答题、判断题、辨析题
5、成绩评定: 考核项目 常规考核  期末考核 总计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康复医学概论》,王宁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康复治疗基础》,王俊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考核内容 出勤率 Presentation 理论考试 分值比重 平时作业(小测试) 20 10 30 40 100 合计 6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