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02综采工作面回撤支护方案

102综采工作面回撤支护方案

来源:九壹网


42102综采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的支护方案

矿 长: 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生产部: 综采队负责人: 编 制 人:

编制部门:生产技术部 编制日期:2011年7月

目 录

第一章、回撤工作面概述

第二章、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护方案

第三章、回撤联络巷、上下两顺槽及端头支护要求

第四章、工作面支架回撤期间支护方案

第五章、技术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

1

第一章、回撤工作面概述 一、 回撤工作面概况

现回撤的工作面为我矿42102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50m,回撤期间要求采高降到2.5m,顶板留有0.4m~0.5m的顶煤,工作面底板为煤层底板。在回撤前加强了工作面支护,分别采用金属网、锚杆、钢丝绳、工字梁、单体支柱、木垛、 支架联合支护形式。具体回撤期间工作面的支护形式,(见所附的支护设计平面图)。 二、102工作面水文地质及顶底板特征:

1、 煤层顶板岩性:煤层直接顶顶板岩性多为泥岩、砂岩,岩层厚度平均3米左右,局部节理裂隙较发肓,老顶为粉砂岩、砂岩,灰白色较稳定厚度4米左右。

2、煤层底板为泥岩、粉砂岩,岩性硬度低,易风化、潮解,生产中注意水的管理。

3、区内直接充水层的贮水空间以孔隙为主,裂隙次之,属孔隙、裂隙充水矿床。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频繁的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区内无地表水体及大的断层存在,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直接充水含水导单位涌水量q<0.15/s.m,据此将矿区水文地质类型确定第一~第二类第一型,即孔隙、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二章、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护方案

一、 工作面末采和停采期间顶板支护形式及要求

1、矿地质测量部门在现场顺槽煤帮上先表明停采线位置,停采线

2

要和回撤联络巷的煤壁侧在一条直线上。

2、工作面距停采线15 米时,综采队开始留顶、降低采高,每循环(0.6m)降低采高80㎜,利用5个循环由原来的2.9m采高降至2.5m。

3、工作面采高降至2.5米后,当工作面距停采线还有12米开始铺单层金属网;距停采线10米时开始铺设双层金属网,并沿倾斜方向按排距700㎜设置护网钢丝绳9道,两端用不少于三道绳卡固定在巷帮新打的锚杆上,(钢丝绳规格:Φ18.5×157m;金属网规格:10m×

1.2m或10m×1.0m,孔径为5-6㎝菱形网)。

4、距停采线5米时,顶部打锚杆、锚索,共六排锚杆,两排锚索(见102工作面回撤通道锚杆、锚索支护布置图)

5、锚杆规格:Φ×L = 16㎜×2100㎜,锚杆排距0.8m,间距1.0m;锚索规格Φ×L = 16.5㎜×5200㎜.

6、工作面推至距停采线3.5米时,将连接头摘掉,支架停止前移,工作面割完煤后,刮板机利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继续前行前移割煤 ,同时进行铺网,即:只推移刮板运输机不移支架。这时工作面顶板采用铺顶网打锚杆、锚索、上钢带及护帮锚网支护;用此类方法直到停采线,由此形成拆卸设备的空间及支架回撤通道。 二、综采工作面铺网、设置钢丝绳及回撤通道支护

1、支架顶梁前端距停采线10米时,先在顶粱前端从主运顺槽付帮到辅运顺槽付帮打一排固定钢丝绳的锚杆,杆长度0.6米,间距3米,排距0.7米,确定好位置后,先将钢丝绳沿工作面拉开,先从工作面中部将钢丝绳托起,与金属网紧贴,并用链网丝将钢丝绳与金属

3

网捆扎牢固,捆扎档距不大于500毫米,钢丝绳的两端要拉紧并用锚杆固定到前后两巷付帮侧顶板上,网下钢丝绳共9根,全部沿工作面布置,间距0.7米,与铺网同时进行。

2、钢丝绳固定好后,开始挂第一层(也叫下层)第一茬网,沿工作面展开金属网,将金属网的长边与上面挂好的钢丝绳用链网丝链(扣)住,扣距为隔一孔一链(扣),每扣三扭,所有网边搭接长度要求:短边搭接长度为500毫米,长边搭接长度为200毫米,联网不少于12扣/米,联网用14铁丝,网片搭接时将接头留到顶部,即所有挂网要搭接到前已挂网的上边,形成移架顺茬,第一层网一次挂三茬。

3、第二层(上层网)网从第一(下层)层,第三茬网中间开始,上层网的短边搭接与第一层网的短边搭接口要错开3米以上,网链好后,要将下垂的网向支架内拉回,并用网丝固定在支架上,防止煤机撕网。

4、煤机割过后,移架必须滞后采煤机20米以上,移架前要摘开钢丝在支架上的固定结,移架时降架的高度要适当,支架前移时,操作人员密切注视支架与网片的情况,如有挂网现象,立即停止移架,处理好挂网后.再继续移架,移架过后,继续挂网,循环作业,如发生撕网事故时,要立即补网,补网长度不少于撕网长度的3倍,宽度不小于撕网宽度的2倍,补网要五花链结,不得敷衍了事。

5、在支架项粱距停采线5.0米时,开始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打网下第一排描杆,锚杆共六排,排距0.8米,间距1.0米,(使锚杆支护进入支架顶两排)锚杆。为了加强回撤通道支护,顶板设置锚索为两排,根据上次101工作面搬家到面至102工作面经验以及顶板地质特征和

4

#

岩石结构,最大限度的保证锚索全部打在强度较大的砂岩老顶里,锚索设置长度5.2米,锚索直径16.5㎜,锚索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布置两排,第一排距停采线(煤墙)1.2米,第二排居第一排1.5米,锚索间距1.5米,每根锚索孔装填树脂药卷3节,树脂药卷规格为3540(见:工作面回撤通道锚杆、锚索布置图)。

6、打锚杆安全工艺及要求

①、距停采线5m时,顶部开始布置锚杆、锚索,到停采线共布置六排锚杆、两排锚索。

②、工作面打锚杆眼采用两台移动式空气压缩锚杆机,由于工作面高度有限,采煤机必须将所割落煤扫底装运干净并且停电闭锁后,方能允许开动锚杆钻机。

③、开动锚杆钻机前必须先敲帮问顶,处理掉顶帮活煤活矸,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锚杆机作业。

④、每个锚杆眼注2节树脂锚固剂,顶板破碎时必须及时打注锚杆控制顶板,打锚杆眼前必须进行临时支护。

⑤、临时支护采用3.5mπ型梁、单体柱,支护方式为一梁两柱超前支护,锚杆作业人员必须站在临时支护下进行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⑥、打眼时必须由跟班队长按支护图上的锚杆眼间排距要求标定眼位,三人一组打眼,锚杆眼必须垂直顶板布置,且每排锚杆必须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锚杆安装质量,锚杆外露托盘不超过50㎜。

⑦、锚杆托盘采用200×200×5㎜铁托盘,托盘安装必须平正,紧贴顶板,安装好锚杆20分钟后,将锚杆螺母拧紧,锚杆扭矩力不低

5

于140N。

7、锚索支护必须是在回撤通道锚杆、网支护完成后,进行的下一道支护工艺。

8、在支架顶粱前端距停采线3.5米处,支架停止前移,开始施工回撤支架通道,方法如下:

①、将支架与溜槽摘开,连接销的全部附件应及时回收,防止丢失。

②、利用采煤机割煤,割通一帮后,滞后采煤机滚筒5m(按照回撤通道锚杆、锚索支护布置图)打注锚杆、锚索。

③、利用单体支柱顶溜使刮板机继续前移,每3米布置一根单体柱,机头机尾各打两根单体柱。

④、单体柱推溜时要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5m,保证刮板机弯曲度不少于15m。

⑤、采煤机割煤形成回撤通道期间,必须保证循环割煤锚网支护作业,末采期间必须保证工作面“三直两平”,采高保证2.5米,防止出现抽顶。

⑥、施工时如果顶板破碎时可采用2.5m单体配合3.5mπ梁,一梁一柱抬棚支护,π梁一端紧靠煤壁,另一端放入支架部打紧单体柱,抬棚间距1.5m一架一棚。

⑦、通道施工结束,采煤机继续割煤,在机头部施工解体机窝20×2×1m。煤壁挂网并布置两排锚杆,上排距顶0.5m,下排距底板0.5m。

9、割到停采线后,双层网铺到搭住或超过煤璧,下层网继续铺网,

6

下沿到距底板1.5米高度,作为护帮网。护帮网锚杆两排,下排距下网边0.3米,排距1米,间距1.5米,三花布置。

10、在工作面回撤通道整个挂网,布置钢丝绳、锚杆锚索支护过程中,工作面撤面搬家领导小组指派专人检查处理顶板和片帮,并且在进行上述工作前综采队跟班队长指派电工对刮板机、采煤机进行停电闭锁,未作好上述措施,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工作。全部工作面人员撤出后方可起动设备。

第三章 、 回撤联络巷、上下两顺槽及端头支护要求

1、工作面割至距停采线10米时、分别在两顺槽顶部原有支护基础上加打两排锚索,锚索间距1.5m,排距2m;锚索支护长度20m(停采线以里以外各10米),胶运顺槽和回撤联络巷交叉点处架设两架台棚,用工字钢一梁两柱,长3.5m ,11#工字钢两根,单体柱4根;通道下口顶部架设六架并排“#”木垛,间距1.5m; 两端顺槽端头靠近采空区码放木垛4架,按“#”型布置,回撤联络巷在巷道顶板中间布置一排锚索,间距2.0m(见102工作面回撤联络巷及上下顺槽加强支护布置图)。

2、回撤通道支护及上下两顺槽及端头支护完成后,并且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经此次搬家倒面领导小组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安全并符合(经上级审核批准的搬家到面)安全措施要求后才能允许进行设备回撤工作。

第四章、工作面支架回撤期间的支护方案 1、 掩护架布置

7

第一步,将1#支架的连接管路拆开,收回立柱及侧护板,并将高度缩小到最小尺寸,同时用通道20T回柱绞车配合单体将其抽出,然后调转方向与通道平行且放置在煤壁侧,升紧支架使之达到初撑压力25MPa,第二步,用上述同样方法抽出2#支架、调方向、前移。并及时在1#、2#支架原位置打并排木垛2架支护顶板,第三步将 1#、2#支架做为掩护架,以后每抽出一架,掩护架就前移一次,距离差1.5m,直至99架,最后回撤掩护架。

2、 掩护架与基本架形成的三角区的支护

掩护架与基本架形成的三角区支护采用一对3米π形梁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打顶柱、码木垛联合支护方式,支护必须做到先支后回,π形梁与钢丝垂直布置,株距、排距不大于1m;原撤出的基本支架位置设置木垛一架,间距1.5米。 第五章、搬家倒面安全措施及技术要求

一、为了保证搬家到面绝对安全,矿上成立搬家到面安全领导小组机构及人员

组 长:(矿长) 副组长:(副矿长) 成 员:

搬家到面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管理部,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及跟班人员安排。 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1、组长为此次搬家倒面第一安全责任者。

8

2、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此次搬家到面具体工作安排,并且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职责。

3、搬家到面期间小组成员实行现场8小时跟班制,跟班人员承担作业场所安全第一责任者。

二、工作面铺顶网下衬钢丝绳技术要求

1、工作面回采到距停采线13米,开始铺设顶网,由生产技术科给出停采线和铺网位置。

2、及时调整好工作面,使工作面与停采线平行。工作面达到平、直,采高达到2.5米。

3、工作面采到铺网线时,开始铺顶网,第一片网铺双网,不衬钢丝绳,机组开帮割煤后,及时伸出前探梁,维护好顶板,然后准备铺网。

4、铺第一片网时,用单体或木棍将网挑起,缩回前探梁,将网调在前探梁上,每次只准允许缩回一个前探梁,严禁大面积空顶作业。依次逐架进行。

5、新铺的金属网必须在前探梁下向煤帮折回200mm,以备下一循环铺网时做引网用。

6、第一片网铺好后,开始移架,移架时必须挑前探,随移架随回缩前探,以防移架撮网。

7、工作面移完架后,工作面达到最小空顶距,开始铺设第二片金属网(单层),下衬第一条钢丝绳;钢丝绳必须拉直,两端在工作面的顺槽下帮、风道上帮肩窝处锚杆上锁好压牢;每片金属网之间沿工作

9

面走向搭接100mm,沿工作面倾向搭接200mm;每一米铺设一根钢丝绳,即钢丝绳间距为1000mm/根,钢丝绳与金属网间每400mm联一扣。

8、铺网和下衬钢丝绳作业严禁与机组割煤平行作业,机组割煤后必须摘掉离合。

所铺金属网必须和工作面风道、顺槽原顶网搭接联好。 9、机组割煤前,必须由专人将钢丝绳和金属网折回吊挂好,以防机组滚筒刮网,机组割煤时必须有专人随时观察,一旦发现刮网必须停机处理。

三 、回撤通道打锚杆、铺网安全技术要求

1、工作面采至距停采线3.5米时,支架停止前移,要摘掉架子的推移杆联结头,这时机组割完一循环煤后,只用单体支柱推移刮板运输机,而支架不动。机组每割一循环后,工作面顶板打锚杆、铺顶网、打锚索。

2、工作面打锚杆铺网时,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和机组必须闭锁、摘掉离合,否则严禁进行打锚杆铺网作业。

3、锚杆的间、排距均为1000mm,网间搭接长度均为100mm。 4、锚杆安装时,托板必须紧贴顶板。锚杆抗拔力不小于5T,扭矩不小于100N*M;

5、锚杆间排距允许偏差±100mm,外露长度不大于50 mm,角度允许偏差±15°。 四 、木垛的支设

1、打木垛时先将底板浮煤、浮矸清理干净,木垛打在实底上。

10

2、打木垛前先检查顶网及钢丝绳的完好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否则严禁进行打木垛作业。

3、木垛打成“#”字形,打木垛用方木,规格1200mm×1200mm,木垛的最后一层方木必须接定,并用木楔加紧,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观察顶板。

五、支架回撤的安全措施

1、1#、2#支架离位后在原位置与回风上帮码放两个木垛,并用木楔加紧,木垛底杂物清理干净底部平、顶部接顶,达到支护效果。

2、掩护架必须保持初撑力达到25Mpa,确保支架有效支撑,并随工作面其他支架的回撤及时拉移紧跟回撤支架,保证回撤地点的高度,同时防止掩护架受力而被压死。

3、在回撤过程中,支架下方严禁站人或通过,所有人员必须躲开渑道,运输系统人员必须在指定安全点躲避,以防断绳伤人。 六 、回撤期间的通风要求

1、工作面回撤时按间距1米在回撤通道煤帮支设 一根2m的圆木,该圆木与回撤通道底板夹角60°,要在支架回撤过后形成三角通风道,保证工作面回撤期间的通风,并在回撤过的区域内每隔3m靠煤帮侧打“#”型木垛。

2、回撤期间要每班设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测回撤地点的有害气体浓度及通风情况,其风量不小于200m/S,风速不低于0.25m/s。

3、当回撤通道堵塞时要用一台11kw的部通风机加强通风,保证回撤地点的风量。

11

3

4、两巷原敷设的束管监测在工作面回撤期间继续有效使用,保证安全监测。

附图:

一、后阴塔煤矿地质钻孔柱状图(附图1) 二、102工作面搬家到面路线图(附图2)

三、102工作面回撤通道锚杆、锚索布置图(附图3) 四、102工作面上下顺槽及端头加强支护布置图(附图4)

12

ZK401号钻孔综合柱状图层累厚深岩石名称及岩性描述粗砾岩:紫红色,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岩,次圆 状~圆状。4.054.05含砾粗粒砂岩:紫红色,泥质填隙物。1.705.7513.6519.40粗砾岩:灰白色,紫红色,主要由砾石和砂组成,成 份主要为石英砂岩,长石、花岗岩,次圆状 ~圆状,填隙物为砂质。含砾粗粒砂岩:紫红色,主要成份为石英砂岩、长石 石英砂岩,填隙物为砂质,圆状砾 径2MM~5MM。13.4332.83粗砾岩:灰白色、黑灰色砾石,主要成份为石英岩、 石英砂岩、长石、花岗岩等,圆状砾径2MM ~120MM。含砾粗粒砂岩:灰白色,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钙 质胶结。粗砾岩:灰白色、黑灰色,填隙物为泥质与砂质。细粒砂岩:灰白色,填隙物为泥质与砂质,分选好。粉砂岩:灰白色,泥质填隙物。泥岩:黄褐色,水平纹理。煤:黑色,暗淡~半暗淡型,细条状结构。粉砂岩:黑灰色,含炭质。煤:黑色,暗淡~半暗淡型,细条状结构。泥岩:深灰色,含炭屑具水平纹理。中粒砂岩:灰白色,泥质填隙,具水平层理。煤:黑色,暗淡~半暗淡型。细粒砂岩:灰白色,泥质填隙,含植物化石。泥岩: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

13

14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