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论文
中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发展出路之思考
摘要: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发展已相当成熟的旅游业又出现了明显变化。被称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在给目的地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而那些消极影响使其招致一些人的反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旅游的概念也就此提出。时至今日,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哥斯达黎加等国的生态旅游也发展已很成熟,我国生态旅游业虽经过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确仍与之有较大差距。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生态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找出问题,并对其发展出路进行相关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字:生态旅游资源,国家公园,管理,环境污染,加强相关立法,
中国特色
一、引言:
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机构,无论是机构和非机构,国家机构与国际机构,还是商业企业界与学术界都在以各种形式向世人宣传“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世界旅游理事会的研究报告提出,旅游业对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10,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吸收就业的产业部门,旅游活动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消费之一。但传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除了带来这些积极影响,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对当地资源与环境产生的无比弥补的损害等。
因此当人们渐渐关注起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人们开始注意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考虑如何使其后代满足他们的需求的资源不遭破坏。为此,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做出了些修正和调整,这便是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
二、我国生态旅游产生的标志
生态旅游这一名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进入我国仅仅几年后,便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广泛传播,尤其是各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依托其自然景观的优势,更把生态旅游作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柱型产业。
第 1 页 共 7 页
生态旅游论文
2.1 我国生态旅游活动开始标志
1982年9月我国第一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这被看做是我国生态旅游活动开始的一个标志。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滇黔交界处的武陵山脉腹地。其间有奇峰3000多座,这些石峰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峰间峡谷,溪流潺潺浓荫蔽日。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称。公园不仅自然风光壮美绝伦,而且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8%,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宝库和天然氧吧,被称为“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生长着珙桐、香果树等珍稀植物还有娃娃鱼、雉鸡、穿山甲等珍稀动物。
目前张家界已成为国内生态旅游最热的路线之一。 2.2 生态旅游概念在我国的确认
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界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
2.3 对生态旅游关注和研究的起点
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3.1  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较早、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哈纳斯等。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山岳生态景区 ②湖泊生态景区 ③森林生态景区 ④草原生态景区 ⑤海洋生态景区 ⑥观鸟生态景区 ⑦冰雪生态景区 ⑧漂流生态景区 ⑨徒步探险生态景区【2】
3.2 我国生态旅游正迅速兴起
生态旅游在我国正迅速兴起,可从生态旅游的收入看出来。2010年我国有373处森林公园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其中,有79处收入5000万元-1亿元,42处超亿元,处于榜首的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收入更是高达45.40亿元。而从各省看,以四川省为例,2012年一季度四川省实现林业生态旅游直接收入74.4亿元,接待游客3326.8万人次,带动社会收入232.9亿元。其中: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直接收入10.9亿元,接待游客505.8万人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直接收入6.3亿元,接待游客137.2万人次;湿地公园(含湿地类型保护区)生态旅游直接收入2.7亿元,接待游客47.8万人次;乡村生态旅游直接收入54.5亿元,接待游客2636.0万人次。
但这一数据又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是主要依靠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资源,途径较为单一。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生态旅游地点
第 2 页 共 7 页
生态旅游论文
已不仅仅是原生的自然景观,已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与之对应的生态旅游形式也变得日益丰富,由传统的游览、观赏到狩猎、探险、农田采摘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出现。如越来越多的听到周围的人们相邀着去观赏油菜花田,去野营,去丛林探险等„„
3.3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与劣势分析 优势分析:
①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条件优越,南北跨度将近50个纬度,东西跨度超过60个经度,辽阔的国土也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有着种类繁多的地质地貌类型,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江河湖泉更是点缀在祖国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作为个多山国家,著名的有五岳,黄山,庐山,武夷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等,因此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拥有占世界总数13%的鸟类资源和占世界总数10.5 %的哺乳动物资源,更素有“世界植物王国”之称,有维管植物近三万种,种子植物两万五千七百种。除此之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人文生态资源,长城、故宫、平遥古城、龙门石窟、西递宏村等世界遗产,还有各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总之,我国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雄厚稳固的资源基础。
②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增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选择绿色产品。这些都给生态旅游提供了市场。
③的积极支持给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势。2002年我国召开了“全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之后还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旅业标准和规范,如A级旅游景区标准等,而且生态旅游可以同时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应,有利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很多地方纷纷建立生态旅游区等。总之,地方的大力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劣势分析:
①我国生态旅游区管理不成熟造成了一些混乱局面。生态旅游区的主管部门过多,分别归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水电等部门管理,这就导致管理权分散,加大了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管理不到位,无法实现统一保护。     ②我国生态旅游市场仍不够成熟,人们的环境责任感不够强。许多人虽然希望亲近自然但没意识到自己对自然环境应负有的责任,而是更注重娱乐。在许多景区,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等恶习仍然随处可见,且难以约束。
③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缺乏专业人员和相应产业支撑。目前,不少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对导游人员的要求、管理与传统旅游几乎没有区别,这样发展的也只是庸俗化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中的导游应该注重对游客的环境教育,要求游客的行为不影响动植物生长和污染生态环境。而且生态旅游中的导游应是促使游客从传统旅游者向生态旅游者转变的关键性角色。再者,开发生态旅游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需有真正把环境保护作为战略目标的企业,如若生态旅游区中的企业不考虑对环境
第 3 页 共 7 页
生态旅游论文
的影响,招揽大批游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会带来严重后果。 3.4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①环境污染严重。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一种是游客在生态旅游区中不注重保护环境,乱扔垃圾后垃圾未得到及时的回收和良好的处理而对生态旅游区造成破坏一种是生态旅游区接待过多游客超过环境承载力。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还有一种是在开发生态旅游时规划不当造成环境破坏。
②开发生态旅游时未与当地人进行良好协调,当地人在不能从生态旅游开发中受益后易导致矛盾激化,使得双方争夺资源,引起非法利用与开发保护区资源,从而导致市场管理混乱。如三亚南山旅游区逃票村民殴死保安事件。
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没能给旅游者提供环境教育的功能,使旅游者不满。生态旅游区的导游大多数未经过专业训练,不能对旅游者进行很好的环境教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④在有些地方生态旅游被当做是招揽游客,发展经济的幌子,随意冠上“生态”二字,用来投机取巧以迎合游客希望回归自然的心理。
⑤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脚步有些过于急促,各地兴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等虽然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创造了为数不少的收入,但我国对生态旅游区的景观设计、线路设计规划、环境监测评估等尚未有成熟完善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办法。这对我国生态旅游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⑥我国生态旅游对国外生态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够,国外生态旅游者在我国都是更倾向于历史人文型的旅游。
四、外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的经验
在谈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之后,我认为应该也应看看外国的生态旅游情况。毕竟视野更广阔,了解更多外国生态旅游的情况,可以更客观更明了的了解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并且这样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4.1生态旅游的类型
生态旅游可以分为两种,主动型(发达国家)和被动型(发展中国家)两种不
【1】同模式。主动型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保护环境而主动提出来的,被动型是一些欠
发达国家在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严重已威胁到国土安全的情况下被迫实行的。主动型的如美国早在19世纪划定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并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69个自然保护区、359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被动型的如哥斯达黎加,曾经为了发展农业砍伐大量森林,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哥斯达黎加为改变这一状况,1970年成立了国家公园局,并先后建立了34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第 4 页 共 7 页
生态旅游论文
开展对森林非破坏性的生态旅游活动。(如树冠溜索,能在不破坏植被的前提下观察,尽量穿行在森林的颜色中十分隐蔽,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干扰)。同时,国家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监督这些法规的执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旅游业的外汇收入成为这个国家外汇的最大来源,而且根据统计资料显示,36%来哥斯达黎加的旅游者是看中了其生态旅游形式。 4.2 发展经验
①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如日本的《自然公园法》,美国的《国家公园保》等
②公园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如美国的国家公园内的各种营利性活动由各类服务企业承担,由国家公园管理局核准发放特别许可证,在经营上不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制约,但须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③倡导社区参与,帮助当地居民在经营中受益。如在日本,社区居民有权参与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决策,且通过发展村民家庭旅馆和观光农业等使居民在经济上真正受益。
④采用经济手段对旅游景点人数进行控制。如泰国在热门景点收取使用税、建立商业准入许可证和不同价格体系等游客人数,以使生态旅游区的与游客人数不超过其环境承载力,降低旅游对保护区造成的负面影响。
⑤进行旅游环保宣传。如英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
五、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出路
5.1 对解决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出现问题的几点建议
①对于生态旅游方面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应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立法和执法,用严格的法律保障生态旅游不致变成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所立法律应更加详细,更具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使在生态旅游管理和经营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不过同时还有执法环节是不可忽视的,加大对生态旅游中的各种不正当行为的惩处力度,如挂名为生态旅游实为传统的大众旅游的行为等,以保证法律的有力实施。
②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旅游相关从业人员(如生态旅游导游、生态旅游区管理人员等)的培训体系。可以考虑举行生态旅游导游的资格证的考试,培养出与一般大众旅游导游不同的具有更高专业素养的生态旅游导游,以更好的引导游客从传统旅游者想生态旅游者转变。而对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在大学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同时也可以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学专家等定期举办讲座和培训班等,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③在生态旅游区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吸纳当地人参与全过程,让其参与讨论和决策,注重让其参与到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中来,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当地居民获得经济利益。当然这不仅仅是让当地人在园区内出售些纪念品类东西的这种利益,可
第 5 页 共 7 页
生态旅游论文
以考虑从门票收入中分出一部分给当地居民或让当地居民去开发一些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等。
④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减少传统大众旅游中游客乱扔乱踩破坏环境的现象,重视生态环境教育。可以考虑在生态旅游区进行生态旅游前与游客签订环境保护承诺书,并制定相关惩罚措施。或是在某些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地区将游客定位为高素质人群等。
⑤对生态旅游区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检测。如以根据生态旅游区环境状况随时调整,游客数量。在观鸟旅游区应避免在鸟类繁殖季节开放,一般的生态旅游区也可采取景区分片分时开放原则,以使景区环境可以得到恢复。另外,应使生态旅游区的动植物资源及其他重要资源不被随意带走。
⑥我国生态旅游区的管理应进行部分改革。比如应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二而非易造成混乱的混合管理,坚持只有一个主管部门进行统筹管理的原则而应避免管理权分散导致部门不作为的情况。 5.2 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出路的思考
①我们不应将生态旅游等同于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本身,目前到处是什么旅游都被冠以生态旅游的名号,如“乡村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应正视生态旅游的内涵,不应混淆概念,泛化生态旅游。
②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广泛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更应注重我国的国情,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道路。
③发展生态旅游在注重开拓国内客源市场时,也应通过各种方式向外宣传我国的多样自然风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更多外国生态旅游者。
④对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不应操之过急,为了经济利益到处开发,而应在前期进行细致的考察和仔细的评估,要注重理性开发,免得破坏生态。但我还想提及的是,不应把所有具有生态旅游价值的地方都统统开发出来,毕竟这些地方是开发出来一个就少一个,我们还是应该留出点完全自然不受人类干扰的地方以供动植物安静生存。
⑤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了生态旅游,但其中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只是为了娱乐,因此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怎么把这些仅仅是为了娱乐而参加生态旅游的人转变,变的真正为保护自然而旅游。
六、结束语
生态旅游这个行业在我国应该说还是个朝阳行业,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认真比对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也发现了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拙见。我发现我国的生态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真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许现在我们进行的更多地还是传统的大众旅游,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
第 6 页 共 7 页
生态旅游论文
我们进行的将更多是生态旅游,在这种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方式中,我们得到的更多!祖国的生态旅游业定如那灿烂的太阳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王红姝、佟敏,著
[2]《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建萍,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