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通过默读整体感知文章,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 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3、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获得启迪。 4、 完成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使叙写的事件蕴含丰富的感情。 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课文

“语文学习主题”丛书:《我的学习生活》 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四篇现代文,在教学设计时课文《我的老师》与“丛书”(莫言、冰心)《我的老师》等整合后对目标1进行设计;《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与“丛书”中的《我的老师》(苏叔阳)《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等整合后针对目标2进行设计;《我的早年生活》与《感恩的天空》等整合后针对目标3进行设计;《王几何》与丛书篇目《成长之痛》等整合后针对目标4进行设计。 环节划分与课时安排

整个单元分四个环节共十课时。

单元教学第一个环节《我读恩师》

教学内容:《我的老师》(魏巍)与丛书中的《我的老师》(莫言)《感念老师》《恩师》等。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1+X(一篇课内精读带多篇丛书篇目)

单元教学第二个环节《悠悠师情》

教学内容:《我的老师》(魏巍)《再塑生命的人》《我的早年生活》与丛书中的《我的老师》(苏叔阳)、《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恩师》等。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型:2+X(两篇课内精读带多篇丛书篇目)

单元教学第三环节《菁菁校园》

教学内容:《我的早年生活》与丛书中的《感恩的天空》《上学的第一天》等。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自主阅读交流展示

单元教学第四环节《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

1、 学习《王几何》《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成长之痛》《胆小鬼》

等文章的写法。 2、 写作训练

课时安排:阅读一课时写作及互评两课时

课型:群文导读、写作训练、互评展示。

单元教学第一环节《我读恩师》(2课时) 环节目标:

1、 学会采用默读的方式读书,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2、 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和一定的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 学习在读后逐段梳理内容梗概,用简练的语言列出全文内容提

要。

4、 学习选择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第1课时 指导默读、速读 一、 方法指导

1. 默读方法:不出声、不动唇,集中注意力,随时勾画标记阅读障碍。

2. 速度方法:不指读、不回读,关注整体连贯,疑难细节暂时放过。 二、 自主阅读

按默读速读要求通读课文《我的老师》(魏巍)《藤野先生》(鲁迅)及丛书篇目《我的老师》(冰心)《读书的好处》。 三、 质量检测

1、 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2、 在文章各段中迅速找出关键词句。 3、 整合各段关键内容列出全文提纲。

4、 概括典型事件完成下列表格

典型事件 四、 展示点评

1、 学生组内展示、互评、讨论交流后,派代表进行班级展示; 2、 教师对各组代表展示进行点评指导。 第2课时 课外拓展迁移 一、 阅读丛书篇目

《我的老师》(莫言)《我的老师》(贾平凹)、《我的写作老师》《童年的阅读》。

二、学生读后将各段关键词在文中一一标出,并将每篇文章的大意批注在标题下,再任选三篇文章完成内容提要。

单元教学第二环节(3课时) 环节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抓议论抒情语句,把握作者情感基调。 2. 把握作者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品味蕴含在叙述性文字间的深情。 3. 把握作者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品味蕴含在描写性文字间的深情。

具体内容 人物形象

第1课时 精读指导 精读指导:

《我的老师》(魏巍)和《再塑生命的人》。

1.在学生通读两篇文章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对老师评价和感情的语句及其文中的关键词,并在文中勾画出来。(如: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2.在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叙事性语句,体会朴素的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在文中勾画出来。(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人物描写的语句,体会通过哪些方式突出人物的特点,在文中勾画出来并对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特殊手法进行批注。(如: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期盼着新的一天快些到来。) 自主精读:

1.学生参照上述方法,品读丛书篇目《我的老师》(苏叔阳)和《我的老师》(海伦凯勒),变读边勾画批注; 2.读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选代表展示; 3.各代表展示精读成果,教师点评小结 第2课时 自主品读

学生自主阅读《我的老师》《师者如兰》《我的老师》(莫言)《感念老师》《我的老师》(贾平凹)《不仅仅是左手》《恩师》(叶兆言)《老师,别哭》。

品读文章后,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对文中表达深情的议论抒情语句、描写性语句、及其文中重点词进行勾画,并将自己体会的情感、发现的描写手法、修辞方法做批注。 第3课时 合作阅读,交流展示 1.组内阅读,分享品读心得。 2.班内展示,代表间交流分享。 3.教师点评小结。

单元教学第三环节《菁菁校园》(2课时) 环节目标: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从不同角度获取有益于自身成长的启迪。 第1课时 自由阅读 一、 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我的早年生活》与丛书篇目《感恩的天空》《上学的第一天》《十三岁的机遇》《我的中学时代》《少年爱因斯坦》《幸福的女主角》《音乐学院的座位》《书塾与学堂》《伟人细胞》《荣誉无价》等边读边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思考体会文中人物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教益。 二、 课后针对上述文章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读后的心得体会 第2课时 梳理心得,交流展示 一、 梳理心得

从上节课 阅读的篇目中任选两篇,分别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

(参考格式:读了《 》后,我被 触动了,并由此联想到 。这篇文章让我获得了这样的启示: 。) 二、 交流展示

1、 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品读心得。

2、 班级展示,各组选代表与其组代表交流分享。 3、 教师点评小结。

单元教学第四环节《学以致用》(3课时) 环节目标:

1. 以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一篇记叙文,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2. 注意结构完整,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不少于500字。

(尽量多的使用能够表达自己真切感受的语句,使叙写的事件蕴含真实、丰富的感情。)

第1课时 写前指导 一、 学生读课文

回忆《我的老师》魏巍,再读课文《王几何》及丛书篇目《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成长之痛》《胆小鬼》《签名》,勾画文章中的“真话”“真情”,注意作者如何把平常的生活浓缩在方寸之间的。

二、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真”。

1. 真实经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真实形象: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 3. 真实情感:叙述中的真实情感、描写中的真实情感、议论抒情中的真情实感。

三、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巧” 。 1. 2. 3. 4.

第2课时 写作训练 学生按要求在50分钟内完成习作。

写作要求:详见课本第58/59页的二、三题,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第3课时 自主评改 自评自改:

每人仔细通读自己的文章,词句不妥之处用修改符号改在原文中,如需大段删改调整,则在原文中标记后,再在文末改写或说明。 修改完成后,用简洁的语言对自己的文章内容、主题进行概括,并分别针对文中的一处亮点和一处败笔进行分析评价。 互评互改:

选材巧: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 结构巧:首尾呼应,前有悬念,后有照应。 剪裁巧: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命题巧:吊胃口、促想象、明主旨、意蕴长。

1.依次阅读组内同学的文章,词句不妥之处用修改符号改在原文中,如需大段删改调整,则在原文中标记后,再在文末改写或说明;。 2.修改完成后,用简洁的语言分别针对文中的一处亮点和一处败笔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所提建议要独到、中肯,易于操作。 完成上交:

改平任务需在45分钟内完成,每人至少完成4篇文章的评改(含自己),多者不限,下课前上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