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蠹》知识总结

《五蠹》知识总结

来源:九壹网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五蠹》知识总结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含义 1.民食果蓏蜯蛤 蜯:通“蚌” 2.买庸而决窦 庸:通“佣” 3.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有:通“又” 二、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1.使王天下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2.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者 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赞美 .3.禽兽之皮足衣也 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4.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重视 .

5.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 轻: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以„„轻; ..

难: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词,以„„为难

6.山居而谷汲者 山:名词作状语, 在山里; ..

谷:名词作状语,在山涧里

7.泽居苦水者 泽:名词作状语, 在洼地; ..

苦: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苦

8.行仁义而怀西戎 怀:名词活用作动词,感化,安慰 .三、请写出其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的古代含义

1.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政治措施;治理 ..2.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依据(这件事情);为 ..3.古者丈夫不耕 男丁 ..

1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4.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自然;安定太平 ..5.地方百里 土地;方圆 ..6.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所以;情况 ..四、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特殊句式,省略句请补足省略部分 1.①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判断句 ②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判断句 ③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判断句 ④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判断句 ⑤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判断句 ②循徐鲁之力,使( 之 )敌万乘

3.①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状语后置 ②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状语后置 ③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状语后置 ④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状语后置 4.①必为鲧禹笑矣 被动句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被动句 五、请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含义 1.遗

①膢腊而相遗以水 给予、馈赠 .②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遗留 .③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 遗失 .④商君遗礼义 抛弃 .2.去

2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①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距离 .②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 去掉,除掉 .3.易

①是以古之易财 轻视 .②江山易主 改变 .4.鄙

①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齐孝公伐我北鄙. ④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5.多

①今人有五子不为多. ②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6.治

①今欲以先王之政治.

当世之民 ②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7.称

①称.俗而行也 ②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 ③称.疾归乡里 ④此四王者,万世之所称.也。 8.化

①钻燧取火以化.

腥臊

粗俗,低下 地位低 边疆,边远的地方 轻视,看不起 多,与“少”相对 称赞 治理 治理得好,太平安定 相称,合适,配得上 称作,号称 声言,声称 称颂,赞许 消除 3

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 变化 .

③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教化,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改变人心风俗 .9.而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 表顺承 .②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表转折,却 .③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④行仁义而.

怀西戎 ⑤称俗而.行也 10.以

①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②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③膢腊而相遗以.

水 ④以.是言之

4

表并列 表并列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来,表目的 用 用 按照,依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