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加例文和评析(九)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加例文和评析(九)

来源:九壹网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加例文和评析(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年春节,全国各地一些县级城市也出台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违规燃放的家庭及单位要被处以罚金。此事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反对者说,不能借单个的安全与局部的卫生状况来消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赞成者说,传统文化的坚守亦应与时俱进。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回答你的选择并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水作文】

禁放亦是坚守传统

福建宁德 李家良

材料中双方的意见引发人深深思索——全国各地一些县级城市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绝不说明消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只不过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新的时代发生了嬗变;但无论怎么变化,在禁放烟花爆竹的背后——我们对传统文化中辟邪迎祥的坚守不变,对传统文化中文明的守护不变。

诚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使得春节氛围看起来冷清了些。然而,禁放之后的冷清真的消减了传统元素了吗?这要从传统的意义来追溯,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意义是辟邪迎祥;那么,在当下喧嚣的文化场域中,怎样看待辟邪迎祥呢?我们不妨来咬文嚼字一番。

辟,避也;邪,斜也;迎,逢也;祥,吉也;合起来的意思是避开不好的事去迎接祥瑞的事;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从本质上来看不就是让我们远离意外和伤害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吗?这样看来,禁放烟花爆竹不仅合情,而且合理,合情合理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反对者的呼声也能说明一些情况,甚至我们对此可以进行进一步解读:确实不能排除个别行政部门领导,为了推卸责任、借单个的安全与局部的卫生状况,对燃放烟花爆竹持一棍子打死的态度;甚至也不能排除个别行政部门领导把禁放烟花爆竹当做一项政绩工程;但这毕竟是少数。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们不尽职尽责,大方向上还是对的;当然,如果各地相关的行政部门对于燃放烟花爆竹不持一棍子打死的方式而是区别对待,对特殊的几类事例详细规定并严格燃放条件;那么,在硬性规定的背后就有了人文的温度。

同时,禁放烟花爆竹也是一种守护文明的行动。

那么,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要素之一就是“安静”;而燃放烟花爆竹呢?姑且不说造成的环境污染,单是噪音就与安静无缘。由此推断: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披着守护传统文化的外衣”而粗暴地请“文明”远离的方式。大批中国旅游者曾经由衷赞叹过巴黎、罗马、佛罗伦萨建筑之美和街道之美,但不知是否意识到,这些城市之所以美是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元素——安静;当然不仅仅只是安静。但是,一个城市要走向文明,首先要“静”下来,再慢慢的删繁就简;如果连烟花爆竹的燃放都禁止不下来,又何谈走向文明呢?从这个

层面上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一个城市从低俗走向文明的必然举动,尽管它可能牵动着我们挂念传统文化的神经。

请给全国各地一些县级城市出台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点赞,虽然这

会导致“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年”的图景成为记忆,但依然决然赞成这样的规定,因为禁放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棱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下水作文】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 致XX学校校长的一封信

福建宁德 李家良

XX学校校长:

您好!

您还在为那幢旧的教学楼拆与不拆的事烦心吧?贵校不少师生校友也对此极为关注,这关注寄托着他们对过往的珍惜;也深深感受到校方的两难,这抉择之难难体现情与理的纠结——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潮流中,对于曾经有着特殊意义或贡献的物件当它逐渐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时是该守“旧情”还是该依“新理”?

诚然,怀旧是每个个体生命都有的情结,这个“旧”里面承载着许多温馨和美好;然而,当旧的事物已经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的时候,除旧迎新恐怕是必然的选择。但问题在于,当这个“旧”有着特殊的意义时,除旧迎新的“理”与恋旧护旧的“情”就让人难以抉择。

正如贵校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从“理”的层面,应该拆掉,重建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但从“情”的层面,它又有存在的理由:这座旧的教学楼曾经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这些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的楷模,是学校的荣光和骄傲;因为有这份“情”在,尽管拆的“理”十足却依然叫人难以抉择。

但“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曾经美好的旧的事物必然会逐渐消逝。昔日梁思成为保护北京城的牌楼与吴晗大起争执并多次上书给周恩来总理,但周总理的回答是“夕阳无限好”;我们绝对不能否认梁思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苦用心,但当牌楼成为北京发展的瓶颈时,拆除就成必然。同理,当旧的教学楼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时,拆除虽然不舍却势在必行;但可以从“情”的方面做一些补救措施。

学校可在拆之前先拟一份公告,呼吁以前的校友回来拍照,留住心中曾经的美好;并向那些知名校友发出邀请,让他们回校拍照留存,以此激励学子奋发向上;同时在旧教学

楼旁立碑纪念,碑文上镌刻上曾经的风云以及拆旧建新的原因;并对旧教学楼进行DV与模型的制作,放在新建教学楼的校史展览馆中供学子观瞻等等。

可以相信,这些措施虽然不能完全消除那些反对拆除的声音,但也可以使这些声音小上很多;不知以上建议及补救措施能否些许消减您的烦恼?

顺心!

您的朋友:小林

2016年4月9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