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能力 2014年第1期(总第207期) 浅谈小学生语文背诵能力的培养 李永红 (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南华小学,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阅读与背诵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它贯穿于语 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j惯,教给学生科学 的背诵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背诵能力;习惯培养 极主动地背诵 有些诗文在背诵之前.不仅告诉学生要进行情 境表演,还要评选表演明星。教师对背诵的内容再适当点拨.学 生就能认真背诵,积极排练,然后进行课堂表演。利用这样的形 式进行背诵.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背诵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表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的背诵要求是:积 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味 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然而.在当前的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了识字教学和品读感悟教学. 而忽视了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本达不到课标规定的 背诵要求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背诵优秀诗文 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背诵效率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1.培养认真背诵的习惯。首先.表现在背诵的时候能够聚 精会神,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背诵的诗文上,防止漫不经心、匆匆 过目、不求甚解的背诵。这要求教师从低年级培养学生抵制外 界干扰的能力.形成专心背诵的习惯。认真背诵的习惯越好.背 诵的效果也越好 2.培养一边背一边想的习惯 “熟读精思.学而不思则罔 ” 学起于思是我国传统的阅读经验 背诵离不开动脑思考.没有 思维的背诵.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背诵主要是靠思维接受 文章的信息.思维是影响背诵效果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条件。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根据课文的特点和 学生的实际.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背诵 时边背边琢磨或背后掩卷而思.慢慢地就会养成一边背诵一边 想的习惯.这样背诵效果非常好 3.主动克服背诵困难的习惯 背诵过程是十分枯燥的.尤 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为他们在背诵中往 往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是属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方面的,有 的属于知识方面的。这就需要学生不怕困难.想尽办法克服 困难。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翻查工具书.不理解 的问题向别人请教.解决背诵中的问题.在这种自觉的背诵 活动中,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砺,背诵的信心得到增强.背诵的 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课外背诵的习惯 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在 课内凭借课文学会背诵。但是.课内背诵时间、数量都很有限, 需要靠课外背诵来扩大背诵量.进一步提高背诵能力。常言道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课外背诵为学生开辟了丰富知识. 开阔眼界,巩固课内学习,培养背诵能力的广阔天地。然而.课 外背诵不像课内那样.有规定的时间和内容.是在一种宽松自 由的状态下进行的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强烈 的求知欲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生一旦养成课外背诵的习 惯.将会终生受益 二、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1.利用绘画,快乐背诵。有些优秀诗文,意境很美.文章里 包含着诗、情、画、意。在背诵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把课 文内容用画笔描绘下来.虽然有的学生画技不是很好.但这样 可以使背诵内容形象化.降低了背诵的难度.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背诵兴趣 2.情境表演,让学生体会背诵之乐。教师可以创造轻松、愉 快的背诵环境.把学生从枯燥的背诵中出来、他们才能积 1 68◎—— 中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巩固背诵内容 3.目标分层.让学生体会成功之乐。收获成功.是激发学生 继续学习兴趣的动力 在背诵过程中.教师设立不同的背诵目 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比如优秀生.由于他们的基础 好,思维反应敏捷,背诵也快,就应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状, 而是要设立新的目标.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 学生,不妨帮助他们定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目标.比如.长一点 的文章可分几次背.每次背诵的错误不多于5个.并在他们达 到目标时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对背诵产生兴趣. 充满自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背诵 4.师生互背.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说:“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 之火。”背诵能力的培养,启发于低年级.得益于高年级。低年级 学生由于年龄小.背诵时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把背诵的诗文 示范性地背给学生听,然后再要求学生背.在课堂上师生相互 比一比,看谁能既有感情。又能准确流利地背诵下来.这样学生 的背诵兴趣一下子提高了.而且会产生一种想要背诵的渴望. 这种强烈的渴望之情一直延续下去.将终身受益。 三、指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 1.利用联想法指导背诵。联想就是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 利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去连接新的信息.并能节约时间并强化记 忆效果的方法 在背诵的过程中,联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 在指导学生背诵三年级《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 出教室.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找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联系点.然 后让学生联想这些相关的知识点.对课文内容进行集中背诵. 避免死记硬背。从而使课文内容记忆深刻。学会联想的方法。不 但有助于背诵.而且有助于迅速回想起所背的内容。 2.利用多媒体指导背诵。许多优美的诗文,图文并茂,教师 如果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背诵内容形象 化.可以增强背诵的效果。如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时,教师可以利 用情境动画的特点.将古诗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通过 观察、朗读、想象,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诗的意境,就会牢固 地记住古诗的内容。再如,指导一年级学生背诵《春天来了》一 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美丽景象的视频.美丽的画面、生动 的解说,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对背诵的内容一目了然,毫不费 劲就能背诵会全文 3.利用肢体语言指导背诵 在背诵诗文中.恰当地运用肢 体语言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船背诵的内容,形象生 动地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背诵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如在指导三年级学生背诵《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 要求学生一边背一边用双手摇桨.用眼睛欣赏北海公园红墙绿 树,白塔倒映的美景。用点头、微笑释放快乐的心情。肢体语言 把学生引领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中去了.背 诵效果自然非常好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置于阅读教学 之中.放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度.不断地探索行之有 效的背诵方法.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