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卷第6期 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 Vo1.15 No.6 2008年l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1rY 0F COMMERCE Dec.2c108 关 于当前 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杨圣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贸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前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原因是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以及加速这种背离的美国的三大经济政 策,而其根源在于诸种制度的弊病。 [关键词】次贷危机;虚拟经济;市场原教旨主义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07(2008)06--0005-03 Thoughts On Current FinanciaI Crisis — YANG Sheng—ming (Institute of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es,Chi ̄se Academy foSocial Sciences,Belling 100836) [Abstract]The fuse of current ifnanci ̄crisis is sub—prime cirsis in Ameirca,and the most direct cause is the severe departure of virtual economy from substantial economy and the three economical policies which acceler—- ated the speed of the departure,with the root in the malpractice of the systems. [Key words]sub—prime crisis;virtual economy;market fundamentalism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于2008年 刚见底,而这个底延续的时间可能较长,甚至一年 6月1 13至13日对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行了专题考 多至二年;第三种看法,认为危机的影响还没有见 察。在旧金山、华盛顿、纽约等地先后访问了13个 底,一波又一波,还正在扩展和传导。本人当时同 单位,其中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美国 意后一种看法。我在回国后不久写的一篇文章中写 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纽约联 道:“据我们最近赴美考察,美国经济已陷人低谷, 邦储备银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美国联邦存款 次贷危机远未见底,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可能出现 保险公司(FDIC)、富国银行、瑞士银行、美洲银 滞涨。对此应高度关注,有所准备”。“在这种情况 行、美林集团、国际经济研究所等。本人作为考察 下,要增强我国货币的性和自立性,提高 团的成员之一,在考察过程中对一些问题不断进行 汇率机制的弹性,以防外部冲击,以防将我国的财 思考。回国后,四个多月以来,次贷危机已经发展 富大量转移他人,以防将我国经济发展引入慢轨 成严重的全面的金融危机,还可能进一步导致全面 道0”① 的经济危机。这些情况更引起了本人的关注和思考。 现在把几点想法谈一谈,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所谓次贷危机,简而言之,是指无房少房的支 付能力弱而信用程度又低的穷人,在买了住房之后, 一、次贷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而引发的一种金融问题。居民住 我在美国考察时,听到对次贷危机的三种不同 房这种商品本是不动产,很难发生位置移动,因而 声音:第一种看法,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呈V字 即使发生供求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问题,也只 型,当时已经见底,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开始回 限于一定地区的范围之内,很难变成全国的问题, 升;第二种看法,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呈u字形, 根本不可能变成全球的问题。然而,在美国,这个 [收稿日期]2008一l1_ol [作者简介]杨圣明(1939一),山东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财贸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 6 问题却成了全国的以至全球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 机。它的根源还更深更广。笔者认为,至少还有以 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一种金融衍生品即“住宅抵押 下三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造成的。 居民购买住房这本 1.互联网泡沫(或称IT产业泡沫)问题没有 T产业如日中天, 是一种实物商品的交易。如果没有金融衍生品的介 解决。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I入,这种交易货款两清即完成了,不会再引发更多 带动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功不可没。但是,其中也 的问题。但是,一旦金融衍生品介人,把住房抵押 隐含了大量的泡沫。这种泡沫在2000年至2001年  贷款权证券化,由此就展开了无穷的金融交易。这 间曾经开始暴露,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可是,种证券既可在国内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不断地流通, 又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之问 不断地流通。于是,把住房问题由局部变成全局的 问题,由地区变成全国以至全球的问题。一旦第一 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即大量的买房的穷人无力偿还 贷款,其后的诸多环节就难运行了。问题首先就出 在第一个环节。随着住房价格不断上升,许多买房 者无力偿付抵押贷款了。 不仅如此,更有甚者,在2002年至2006年期 间,美国的住房市场火暴,即使是次级抵押贷款权 的证券,也成为极其“优级”的证券,成为抢手 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的金融机构把这种十分畅 销的金融衍生品同不少的其他行业的真正的次级证 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通俗地说,买黄金 还要搭上生铁)。通过这种“打包”,多年积累下的 大量金融残次品就像汹涌的海浪一样涌向了美国的 金融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日本的金融市场……。 其后果,导致出现了金融危机也就不奇怪了。 此次次贷危机至少引出两个问题:其一,穷人 的住房问题谁来解决?怎么解决?次贷危机证明, 靠市场,不论靠房地产市场还是靠金融市场都难以 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穷人之所以是穷人,主要的 标志就是他们缺乏住房,买不起住房,只能住 的廉租房。如果每家每户都有能力购买一套体面的 住房,那就没有穷人了。然而,按美国的住房, 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到市场上去买住房。这 就表明,次贷危机根源于美国的居民住房尤其 是穷人的住房。其二,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要不 要监管?谁来监管?如何监管?这些问题,学术界 已经争论了很久,看来通过这次次贷危机也许能得 出一些答案! 二、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这次 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目前如此严重的金融危 2001年的“9・l1”事件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他处, 轻视了IT产业的泡沫,没有进一步解决好这个问 题。这时,布什执政不久,很想做出一些政绩, 于是决定以房地产业进一步带动美国经济继续走向 繁荣。为此,美联储大幅度多次持续降息,金融机 构取消购房者的首付款,简化购买手续,甚至在信 用等级的评定上造假,以鼓励次级抵押贷款。在这 个过程(2002~2005年)中,房地产业高度繁荣。 到2006年初,房地产泡沫开始显现出来,但并未引 起足够重视。房地产泡沫连同过去没有解决的互联 网泡沫合二为一,其隐患逐渐使各类金融机构开始 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这些迹象并未受到政 府的重视。直至2008年6月,有关部门的决策 者甚至还发表了相当乐观的谈话。 2.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商品的使 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性,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二 重形态,使整体的国民经济划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 经济两部分。这两类经济本应大体一致。但是,由 于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的运行渠道、轨迹、方式 以及主管机关、经营企业各不相同,价值往往背离 使用价值,甚至同使用价值背道而驰,这就使虚拟 经济背离实体经济。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时,将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财政赤字、外 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不仅会使大量 企业破产,还会使国家破产(这次金融危机使冰岛 实际上已经破产)。至于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之 问的比例关系具体以多少为宜?这是国内外学术界 颇有争议的问题。6:l、5:1、3:1等,各种观点都 有,也有的认为无需加以界定。当然,这项界定是 很难的。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 “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像都 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因为有各种方式 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的人手里以不同 的形式出现。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 虚拟的。”@其实,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资本 7 决不限于增加一倍或两倍,可能会增加许多倍。关 闭El不言。有的觉得,他国有病,却让本国吃药; 于这一点,马克思又指出:“同一些货币可以充当不 还有的认为,头脑有病,却去治脚。总之,没有找 知多少次存款的工具”,这“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 准病因,却在乱投医,因此,效果不明显。为了彻 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笔者认为, 底拯救这场金融危机,看来有必要找出它的真正起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主要 因。这次危机的“发源地”在美国,因而美国 代表者是金融业)严重脱离或者说大大超越了实体 有责任进一步探明危机发生的起因,并找出切实可 经济,也可以说是虚拟经济膨胀而实体经济下滑的 行的对策。 结果。今后,如果仅在虚拟经济内兜圈子,没有强 潭1 2.“言行一致”问题。最近,美国的要员 这是不愿采取而又必须采取的措施。既然是必须采 有力的实体产业作为领头羊,美国经济很难走出泥 在宣布治理金融危机的举措之时,都要声明一下: 3.当前的金融危机还在于美国的三大经济: 取的措施,为什么“不愿”采取?是不是口是心非? 赤字财政、高消费和出口管制。在美 大家知道,美国一向奉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 国,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是孪生兄弟,更准确地说是 济,贬低甚至排斥对市场的干预,而今天 父子关系。巨额财政赤字必然导致大量贸易逆差(赤 却一马当先,三出重拳,甚至包办代替市场,这就 字);反之,亦然。美国靠双赤字度日或者说靠 使市场原教旨主义十分难受,只好再安慰几句。 借债运行。美国的家庭也靠借债生活,家庭债务目前 3.“公平效率”问题。各国都将全体纳税 已超过15万亿美元。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资本技 人的钱仅仅用于挽救和支持某些金融机构而不管其 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是它的优势,而劳动密集型的 他行业,这是否妥当?更有甚者,对某些面临 生活必需品的产业则是它的劣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 破产或极其困难的金融机构不管不问,坐以待弊, 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可是美国 而对另一些金融机构却大加支持,唯恐其破产倒闭, 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 这是否有失公允?目前,等待救助的不仅有金 严格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就使贸易严重失衡,逆 融机构,还有其他行业和部门以及大量企业。看来, 差与日俱增。如何解决双赤字问题?那就靠在全球发 的救助还应该透明更公平一些。 行美元、国债、股票以及各国繁多的金融衍生品。通 4.“公私分明”问题。欧、美、日各国向 过这样的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自然资 来公私分明,而这次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国家的 源、劳动资源和资本资源)日夜不停地流进美国。美 (的)钱用于收购私人金融机构,或在私人金 国生产货币,全球生产商品,二者不断交换。这是多 融机构中控股、参股或收购其难以流动的不良资产  么鲜明的分工、多么美好的交换啊!总之,美国的上 以增加其流动性,等等。这样就模糊了公私的界限,述三大经济是美国的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的催 也模糊了与市场的分工界限。在治理这次金融 化剂或加速器。 三、治理金融危机措施的评析 危机中,的干预手段如此强烈,的宏观调 控力度如此之大,是否对今后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 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得由历史来评说。 [注释】 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尤其是美、欧、 日等发达国家的,都一马当先以巨额资本抛向 的指挥棒上下剧烈跳动。这一方面显示了 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证明投资者还并不真正相 市场,从拯救本国的金融业。而各国的股市则随着 ①见拙文:《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 院报》,2008年7月10日。另外,《中国改革报》于7月30日全 文转载。 信的救市行动的正确性。为什么不相信?理由 可能有这样几个: ②当然,也包括由这种证券派生出的“抵押担保债券”、“资产支持 证券”、“担保债务凭证”以及“CDO平方”、“CDO立方”等金 融衍生品。 1.“对症下药”问题。当前各国救市的做法,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53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有点像救火,先不问起火的原因,只求仅尽快扑灭。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53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哪里?谁负责?各国都 (责任编辑: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