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来源:九壹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期末复习

1、 什么是CSMA/CD?简述它的规则。

CSMA/CD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算法。 它的规则:

(1)载波侦听:指网段中每个站点都不间断地探测介质上的信号,从而判断网络是否空闲。 (2)多路访问:它指任何一个站点在检测到网络处于空闲的条件下,都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出需要传送的数据帧。

(3)冲突检测:它指如果LAN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几乎同时开始发送帧,则发送站之间的物理信号乎相互干扰,其结果是这些帧信息都被扰乱。发送站必须在完成帧传送之前就能尽快发现冲突,并终止发送,然后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后再重新发送未成功传送的数据帧。

2、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有3个主要组成部分:

(1)若干个主机:它们为用户提供服务。

(2)一个通信子网:它主要有节点交换机和链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为主机和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中各节点之间的通信而采用,它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和必须遵守的规则。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按拓扑结构该怎么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负荷均衡和分布处理 (4)提

高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按拓扑结构分类:(1)星形网络:由节点为中心与各节点链接组成,多节点与节点

通过点到点的方式链接。

(2)树形网络:即将多级星形网络按层次方式排列而形成树形网络。 (3)总线形网络:由一条高速公用总线链接若干个节点所形成的网络即为总线形网络。 (4)环形网络:环形网络中各节点通过环路接口链接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通信线路中。

(5)网状型网络:是典型的点到点结构。

4、 Internet计算机地址的两种表达方式:(1)IP地址(2)DNS

5、 误码率是什么: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 6、 决定局域网性能的主要技术要素是什么?

(1)网络拓扑 (2)传输介质 (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7、 从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来看局域网可以怎么分类? 8、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 语义 定时 9、TCP/IP的四层是什么?

(1)应用层(2)传输层(3)互联层(4)网络接口层

10、URL是什么?

URL是一种用来唯一标识网络信息资源的位置和存取方式的机制,通过这种定位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存取、更新、替换和查找等各种操作,并可以在浏览器上实现WWW、E-mail、FTP、新闻组等多种服务。

11、DNS是什么?

DNS是计算机域名系统 ,它是寻找Internet域名并将它转化为IP地址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解析功能。

12、密码是什么?

密码也叫密码系统,是指能完整地解决信息安全中的机密性、数据完整性、认证、身份识别、可控性及不可抵赖性等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的一个系统。 13、协议体系结构怎么组成的?

14、传输介质是什么?

传输介质是通信中实际传输信息的载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 15、ADSL的非对称性是怎么体现的?

ADSL的非对称性表现在双向的数据速率不对称性,一般都是下行速率远远大于上行速率,它对于网上冲浪和远端LAN用户接入都极具吸收力。 16、CS结构是:分散、多层次结构。

17、总线型网络的特点:结构简单灵活,便于扩充。

18、Internet的特点:(1)灵活多样的入网方式(2)三大技术融为一体 (3)公平性(4)收费低廉(5)信息覆盖面广、容量大、时效长。 19、TCP的重要作用:(1)TCP提供了计算机程序间的连接

(2)TCP解决了分组交换系统中的3个问题

(3)TCP时钟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20、IP的作用:

(1)IP规定了Internet上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以及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格式。

(2)IP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传输的路径。 (3)IP包含了一组分组传输的规则,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送以及分组丢弃等规则。 21、什么是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与记载的物理符号。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数据的集合、含义与解释。 什么是信号: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波表示形式。

它们之间的联系: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通常称它们为数据。在数据被传送之前,要变成适合于传输的电磁信号。

22、OSI模型和TCP/IP模型,它们的差异是什么?

OSI模型: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TCP模型:是一个4层结构,从上到下一次是网络接口层、网络互连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它们的差异:(1)OSI参考模型明确区分了服务、接口和协议3个主要概念,但是TCP/IP模型最初并没有对其进严格区分。因此,OSI参考模型中的协议比TCP/IP模型中的协议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并且更容易被替换。

(2)OSI参考模型并不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协议集而设计的,因此它更具有通用性。而TCP/IP模型正好相反,先有协议,模型只是对已有的协议的描述,因而协议与模型配合的很好;但TCP/IP模型的问题在于其不适合与其他协议,因此,TCP/IP模型不适合与描述其他非TCP/IP网络。

(3)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提供面向链接和无连接的通信服务,但在传输层有面向链接的通信服务。而TCP/IP模型在网络层只有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服务 (4)OSI参考模型有7层,而TCP/IP模型只有4层。

23、串行通信是什么?

串行通信指数据流一位一位地传送,送发送端到接收端只要一个信道即可,易于实现。 25、基于公网的接入方式有几种?

(1)拨号连接(2)专线接入(3)ADSL(4)以太网接入及高速以太网接入

(5)HFC接入(6)光纤FTTx接入(7)电力线接入(8)无线接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