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大法律本科专业实习实践报告

电大法律本科专业实习实践报告

来源:九壹网


2015春法学本科实习实践报告

XXX团在建工程是否存在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员姓名:王 昕

学 号:************* 专业班级:2015春法学本科 指导教师:***

2016年10月26日—2016年11月16日

调查时间:2016.10--2016.11 调查单位:第五师XXX团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走访 调查人员:王昕

调查目的:真实了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来自农村,置身于城市的最底层,大多数从事建筑、服务业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农民工工资,尤其是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屡屡遭到拖欠,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近年来兵团辖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方大量雇佣来自疆外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的薪酬有没有被拖欠、国家规定的建筑企业开工之前必须为农民工办理的工伤保险有没有落实到位,我随第五师双河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XXX团社保所实地走访了我团在建工地。

一、建筑企业农民工权益现状

XXX团的主要包括团部和汇河地区,在建工程包括:通连公路、XX团老人日间照料中心、XX团党员群众活动中心、XX团生态园等。施工方企业在取得建筑企业施工许可证之前,都必须在五师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征缴部备案,按照实际雇用情况和雇佣工人签订劳动(派遣)合同、办理农民工工伤保险,并交纳保证金,经过劳动监察部门现场稽核无误之后,由师市城建局发放施工许可证。

二、农民工薪酬发放情况

调查显示,农民工工资领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按月领取,占统计总额的60.37%;另一种方式是按年领取,为28.02%。在被调查者中,基本能按时领取工资的达到47.78%,有时延期和经常延期的比例达到35.68%和15.68%。这些现象成为我们社会进步过程中极不和谐的因素。

三、原因分析——诸多因素错综复杂

拖欠农民工工资固然有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讨薪方式不当等原因,但建筑领域自身运作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以及法律上对农民工保护力度不够才是导致承包商或包工头任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且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1、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民工在打工路上处于劣势。在农民刚刚进城受雇之前,不懂得相关的法律,使得他们在与老板达成协议时,除了在工资上的要求之外,对其他的并不关心对自己作为一名劳动者应当享受的各种待遇却涉及很少,很大程度上,他们把自己还当成农民,而不是工人,所以他们感觉与城里的工人是不同的,对于协议也只是听从雇主的。

2、不签订劳动合同

从农村走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农民工,农民工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变化,很多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的观念或习惯。而且很多人都是跟家乡的包工头一起出来,大家都认识,许多人感觉没必要签合同。很多农民工都是经过熟人介绍进城务工的,潜在意识里认为老板有钱让自己来挣,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是不相信老板,只想顺顺利利的多挣些钱。抱着这种心理,才使得劳动合同的签订难以落实。

调查当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没有签订的占了30.62%,有15.68%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在被调查者中,认为用工合同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农民工占20.86%和40.67%,认为没有用的占13.95%。

3、讨薪之路变成“闹访”“越级上访”等件

目前由于民工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得他们在欠薪解决时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途径。每当发生欠薪时,农民工往往不按正常渠道到上访接待大厅反映问题,而是经常发生围堵五师办公大楼、博州大楼、阻拦交通、拦截领导车辆,并与维持秩序的民警、保安发生肢体冲突,因扰乱社会治安被拘留的情况。

4、建筑施工市场趋于健全

其次,由于建筑市场特殊,建设单位层层转包,环节增多,矛盾复杂化。很多情况下大楼盖起来了,也投入运营了,可盖楼时的款项还未拨下来,其结果是民工找包工头,包工头找承包商,承包商找发包商,形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链条,农民工处于链条的最低层,又无法确定义务主体,其中任何一方出现了问题,受损失的都是农民工。

5、雇主道德问题

最后,个别用工单位或包工头道德素质差,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故

意、恶意拖欠或克扣务工人员工资。一些包工头为了确保下一年的工程能顺利开工,就在工薪上打主意,比如和务工人员达成一些虚假的协议,而结果是工程结束,包工头卷钱开车,远走高飞,务工人员吃亏受骗。民工找不到人,诉讼到又感觉数目不是太大,结果会得不偿失,就自认倒霉了。

6、行政监督问题

劳动监察缺乏必要的劳动执法手段,由于劳动执法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素质低下,加上执法手段单一,且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不能有效地制止用人单位的欠薪违法行为,使这项制度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四、解决方法

1、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签订劳动派遣合同,保证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强制实施国家赋予农民工的工伤损害赔偿权利。

2、施工方想要取得施工许可证,必须按时缴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以便在农民工发生工伤时,对农民工起到保护作用

3、法制宣讲进工地、进工棚,将与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给他们,做到知法懂法的,以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6年11月16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