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文)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2013年11月
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鸟类在空中飞翔、鱼类在水中遨游。它们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机体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构成它们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2.下列属于多糖的是
A.果糖          B.葡萄糖       C.蔗糖          D.糖元 3.人的肌肉细胞和樟树叶肉细胞有的糖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4.下列氨基酸中,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5.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含4条多肽链,那么在形成肽链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目为
A.573            B.574          C.578         D. 570 6.动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7.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具有磷脂分子构成的膜的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叶绿体      D.高尔基体  8.在杨树的细胞和黄牛的细胞中,都能发现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内质网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核糖体和叶绿体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校园中的香樟树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液泡等 B.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C.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观察不到细胞膜的脂双层结构 D.许多花和果实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 10.蓝藻(蓝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A.染色体上          B.拟核区        C.叶绿体内      D.细胞核内 11.大肠杆菌和小鼠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遗传物质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质 12.需氧呼吸时吸入的氧最终在线粒体中直接用于
A.分解葡萄糖    B.形成二氧化碳    C.促进酶的催化作用   D.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 13.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
A.功能及所含的化合物均相同          B.功能及所含的大多化合物不相同 C.功能相同,所含的化合物不相同      D.功能不同,所含化合物相同 14.棉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是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
A.纤维素和脂肪     B.纤维素和蛋白质   C.淀粉和蛋白质    D.淀粉和脂肪 15.通常细胞中连接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的纽带是
A.葡萄糖           B.CO2                     C.ATP            D.H2O
16.对细胞相对表面积、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D.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17.下列反应在细胞溶胶中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2O→O2  18.ATP中的经常能利用的大量化学能储存在
A.腺苷内    B.高能磷酸键中    C.磷酸基团内     D.腺苷和磷酸基的连接键内 19.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四个选择项中,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B.主动转运      C.保护作用      D.易化扩散   A.胞吞和胞吐
20.下列过程属于被动转运的是
A.水通过质膜   B.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   C. K+通过质膜   D.氨基酸通过质膜 21.淀粉酶能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对麦芽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A.高效性         B.专一性        C.不稳定性           D.种类多样性 22.以下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含有DNA的是
A.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C.核膜、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膜、核膜、拟核 23.对“ATP          ADP+Pi+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持续的在活细胞内进行
B.上述过程的进行通常与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结合 C.该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D.该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是可逆的
24.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永久失活,原因是破坏了酶的
A.空间结构        B.全部肽键       C.氨基酸组成        D.双螺旋结构 25.酪氨酸的R基为C7H7O  ,1分子酪氨酸中含C、H、O、N原子数依次是
A.9、10、3、1      B.8、10、4、1       C.8、11、3、1      D.9、11、3、1  26.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曲线中最能确切反映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是
酶
27.异体器官移植时会发生组织器官的排斥,该排斥反应依赖于细胞的识别。这种细胞识别   功能与下列那种物质直接相关
A.组成细胞膜的氨基酸分子         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              C.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             D.组成染色体的核酸
28.分析一有机小分子样品,发现含有C、H、O、N元素,则该样品物质最可能是 A.核酸             B.脂肪         C.氨基酸          D.蛋白质 29. 真核细胞中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溶胶     D.细胞溶胶线粒体 30.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些酶可由具分泌能力的细胞分泌到细胞外
B.酶在生物膜上的有序分布可以使化学反应有序发生
C.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该复合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 D.动物中的酶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合成
31.在胰腺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脂肪酶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32.下列不属于主动转运特点的是
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         B.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33.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A.是某些重要的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B.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C.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ATP 34.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不同物种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B.细胞间的识别与②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D.a物质的转运方式为(自由或简单)扩散,b物质
的转运方式为易化扩散
35.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活动密切相关的
是
A.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B.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C.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36.下列物质属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物的是
A.丙酮酸             B.H2O               C.乳酸               D.二氧化碳 37.下列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不相同 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着成深色的物质 C.染色质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 D.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 38.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溶胶          B.细胞器     C.细胞核   D.细胞膜 39.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4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丰富
D.细胞膜对不同离子吸收能力的差异与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有关 41.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
这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
A.载体的存在使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甘油、胆固醇等物质进入细胞 D.糖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甘油、胆固醇等物质
42.右图是一个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  C.有核孔的细胞             D.是含有纤维素的细胞
43.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呈椭球状的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橙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核糖体清晰可见
44.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
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45.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
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曲线1。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收集数据可绘制出曲线2。则改变的这种条件是 A.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B.增加土豆片的数量
C.将温度提高到80℃               D.将针筒换成更大容积的
46.紫色水萝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
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热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膜失去了选择透性        D.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性
47.下列活动能使ATP含量下降、ADP含量增加的是                                     A.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              B.葡萄糖从肠道被吸收入血浆  C.水分从叶片气孔中散发              D.氧气进入红细胞
48.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时所用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均正确的一组是  A.苏丹Ⅲ染液(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        B.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苏丹Ⅲ染液(紫色)、双缩脲试剂(橘黄色)        C.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染液(红色)          D.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49.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50.左下图是将含过量的淀粉和淀粉酶的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并逐渐控制温度由0℃上升到
麦麦麦B. 麦麦D. C. A. 芽芽芽芽芽糖糖糖糖糖总总总总总  量 温度(℃)  量 量 温度(℃)量 温度(℃)量 温度(℃)0 20 40 60 80 温度(℃)0 0 0 0 80 80 80  80 80℃ 的过程中,试管中麦芽糖总量变化的曲线图。若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将温度由80℃降低至0℃,试管中麦芽糖总量变化的曲线图应符合下列哪个曲线图
二、简答题:(共5题,共4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51.(8分)下图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组成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⑴若A是葡萄糖,则E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是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它是__________。 ⑵F的化学名称叫做_____________,它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___________分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⑶C是________________;C形成G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H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简称_______。
52.(8分)肉毒杆菌是一种细菌,其致病性在于它可以产生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1 mg该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能使肉毒杆菌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杆菌中毒的食品有密封变质的腊肠、火腿、罐头等食品。下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其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    ⑵ 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⑷ 从细胞结构上看,肉毒杆菌是____________生物,具有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53.(8分)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⑴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        和[   ]        。  ⑵与动物细胞的细胞增殖有关,且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       。  ⑶与植物细胞壁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          。
⑷DNA的主要贮存场所是[   ]            ,其次是[   ]        和[   ]      。  ⑸上述细胞的需氧呼吸场所是            。
54.(8分)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浆供给。 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浆的部分成分比较。(单位:g/100mL) 成分 血浆 乳汁 水 91.00 86.00 Na+ 0.34 0.05 K+ 0.03 0.15 葡萄糖 0.05 微量 乳糖 0.00 4.60 甘油三酯 0.06 3.70 氨基酸 0.002 极微量 酪蛋白 免疫球蛋白 0.00 2.80 2.60 0.07 + ⑴乳汁上皮细胞可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从血浆中吸收所需的K,通过___________方
式从血浆中吸收水。
⑵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⑶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所表格可知,血浆中没有而乳汁中含量较高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⑸免疫球蛋白能从血浆转运至乳汁主要得益于细胞膜的何种结构特点:
其被婴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一般通过何种物质转运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55.(8分) 加酶洗衣粉中常加入脂肪酶和蛋白酶。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组别 10 20 30 40 50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9 11 67 68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⑴ 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洗衣 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10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文科)  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前40题每题1分。后1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51.(8分)
(1)糖元       淀粉      (2)甘油三酯(油脂、脂肪也给分)     脂肪酸  
(3)氨基酸       脱水缩合    (4)脱氧核糖核酸           DNA        52.(8分)
(1)蛋白质   结构通式略
(2)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改变),失去活性   (3)5,4,4         (4) 原核生物   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