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XX人教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培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真题带答案解析

20XX人教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培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真题带答案解析

来源:九壹网
20XX人教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培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真题带答案

解析

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

(1)如果用面积8平方分米的地砖铺房间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价格是20元,需要支付多少元钱?

2.下图中长方形花圃的长增加到54米,宽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兰:( ) 小慧:( ) 小丽:( ) 126187(米) 547378(平方米) 54183 3126378(平方米) 126187(米) 547378(平方米) 378126252(平方米) 小美:( ) 54183 31126252(平方米①你认为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请在她名字后面的括号里打“√”。 ②你喜欢谁的想法,说说她解决问题的思路。

3.有一条宽6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720平方米.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度要增加到18米,长不变.问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

4.学校计划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每台电视机1400元,每台电脑5400元,学校准备了220000元,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5.蓝天小学四年级师生共有204人,准备包车去研学。租车的价格是25元/人。请问,带队老师带5000元钱够吗?

6.某列车8:15从北京南发车,14:15到达上海虹桥,该列车平均每小时行驶235千米,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多少千米?

7.欣欣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下面这种奶糖促销价格如下表。 数量(千克) 1-25 26-55 56及以上 单价(元) 25 20 15 新阳小学四、五年级同学打算举办一次联欢会,四年级需要购买这种奶糖45千克,五年级需要购买这种奶糖55千克。

(1)每个年级单独购买,一共需要多少元? (2)两个年级合起来购买,可以省多少元?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8.王叔叔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去B地送货,用了5小时到达。原路返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货车载满货物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8小时,每小时行45千米,从乙城返回甲城只用了6小时,这辆货车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一辆压路机,每分钟行驶100米,压路机的前轮宽度是20分米。这辆压路机压路40分钟,可以压平路面多少平方米?

11.1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85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回收15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多少千克?

12.下图中长方形花圃的长增加到54米,宽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①你认为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请在她名字后面的括号里打√ ②你喜欢谁的想法,说说她解决问题的思路。

13.超市要给25名员工订购服装,每套208元,准备5000元钱够吗?

14.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 小时行了150千米,以后每小时速度提高了10千米,又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5.兴华小区新建了20栋楼房,每栋6层,每层12户。新建的楼房可以住多少户?

16.红星小学125名学生和22名老师一起参加登山活动,成人票每张40元,儿童票是成人票价的一半,准备3500元够吗?

17.一个未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水50克,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18.游黄山成人;1200元/人;游上海成人;1500元/人。两地旅游,儿童都是半价。 (1)如果小明和妈妈去黄山游玩,带2000元去旅行社交钱,够吗? (2)小明一家三口人去上海旅游共需多少元?

19.李经理带了2000元要买16部同样的电话机,算一算他能买哪种?

20.如图,小鹿和小虎从某地反向而行,小鹿每分钟跑352米,小虎每分钟跑248米,5分钟后小鹿和小虎相距多少米?

21.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72厘米,腰长是15厘米,上底长是16厘米。它的下底长是多少厘米?

22.下是平行四边形。

(1)画一画: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2)量一量:1( )度,

2( )度。

(3)想一想:请再量一量3和4,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张师傅用铁丝做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框架(如下表)。

形状 平行四边形 等腰梯形 长方形 大小(dm) 张师傅用200dm长的铁丝做了6个平行四边形框架。 (1)小刚根据上面信息解决了一个问题,见下边算式

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张师傅用剩下的铁丝做等腰梯形,还能做几个? (3)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不用解答)。

24.植物园有一个等腰梯形的菊花园(如图),其中一边靠墙,上底是15米,下底是20米,腰是13米。现在要围上篱笆,篱笆的费用是每米15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25.一个等腰梯形,它的上底长15米,下底长29米,一腰长8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6.桃李小学做了一块平行四边形宣传牌,它的周长是3米,其中一条边长60厘米,这块宣传牌的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

2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14厘米,它的邻边比它短2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相邻两边的长度和是18米.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9.如图,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1)量一量,∠1=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角. (2)AD∥_____,AE⊥_____ .

(3)CD地边上的高是_____米,BC底边上的高是_____米. (4)以F点为垂足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条高.

30.小点、小蕊和小红坐三辆不同的车上午7点从宿迁出发去苏州。到上午10点时,小点坐的车行了240千米,小蕊坐的车行了225千米,小红坐的车行了255千米。 (1)小蕊坐的车平均每小时比小红坐的车慢多少千米?

(2)照这样的速度,小点坐的车大约还要4个小时就可以到苏州了。宿迁到苏州的路程大约有多远?

(3)自己再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31.某旅游团一行40人到一个宾馆住宿,宾馆的客房有三人间、二人间,单人间三种,三人间每天178元/间,二人间每天128元/间,单人间每天98元/间,要把送40人安排好住宿,每天最少的住宿费用是多少元?

32.小华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他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多少分钟? 3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城相对同时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7千米,两车在距A,B两城中点66千米处相遇.A,B两城相距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4.小马虎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把除数54看成了45,得到商为21,余数是27,你能算出正确的商吗?试着算一算。

35.小乐每分钟走65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从家到学校小红比小乐多走5分钟.小红家

离学校多少米?

36.国际统一书号ISBN由10个数字组成,前面9个数字分成3组,分别用来表示区域、出版社和书名,最后一个数字则作为核检之用。核检码可以根据前9个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算得。如:某书的书号是ISBN 7-107-17543-2,它的核检码的计算顺序是: ①7×10+1×9+0×8+7×7+1×6+7×5+5×4+4×3+3×2=207; ②207÷11=18……9;

③11-9=2.这里的2就是该书号的核检码。

依照上面的顺序,求书号ISBN-7-303-07618-□的核检码。

37.现有一个96人的旅游团租车出游,一辆大车限乘36人,租金235元;一辆小车限乘24人,租金185元。怎样租车最省钱?需要多少钱?

38.王芳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少儿百科》一书,原计划每天看40页,15天看完。图书馆整理图书要求提前归还,必须10天看完,那么她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9.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长240米的路,前3天修了6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40.张奶奶服用一种降血脂药。每次服25g,每天服3次。现在张奶奶的这种药还有450g,还够她服用几天?

41.炼油坊去年一共榨了7吨花生油,如果每5箱花生可以榨350kg花生油,照这样计算,这个炼油坊去年一共用掉了多少箱花生?

42.李叔叔骑车旅行,他从A地到B地用时2小时。照这样计算,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43.欣欣旅行社推出A景区三日游活动。

44.快餐店重新装修,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已知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每台电磁炉195元。

(1)张经理要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需花多少钱? (2)张经理用剩下的钱还想买19台电磁炉,钱够吗?

45.一批游客共28人(其中大人20人,儿童8人)去博物馆参观,票价如下图所示,他们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最少需要多少钱?

46.华龙超市举行水饺“买三赠一”优惠活动,每袋水饺12元,156元最多能买多少袋? 47.小军一家三口和小林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孩子)去娄山关景区游玩,下面有两种售票方案,选择哪种方案购票省钱? 方案一 成人票:40元/人 儿童票:半价 方案二 5人及5人以上 团体票:25元/人

48.四年级两位老师带38名同学去参观航天展览,成人门票费48元,学生门票费是半价;如果10人以上(包含10人)可以购团票,每人25元。怎样购票最划算? 49.某旅行社推出“南沙湿地公园一日游”的两种价格方案。现有成人5人,儿童5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 成年人每人13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 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90元

50.四(1)班28名同学去划船。怎样租船最省钱?要花多少元?

51.甲比乙多存了800元钱,如果乙取出200元,甲存入100元,这时甲的存款是乙的12倍。那么甲、乙原来各存钱多少元?

52.向阳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53.

54.有一堆黄沙,先运走18吨,剩下的用7辆车运完,每车运6吨,这堆黄沙共有多少吨?

55.今年植树节,阳光小学140名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4队,每队分成5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56.书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王叔叔用252元最多能买几本这样的图书?

57.意大利数学家巴切利提出“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下面是123×48=5904的计算过程。请仔细观察,试着用这个方法计算812×39,并将下面的过程补充完整。

58.有甲、乙两列火车,甲火车长93米,每秒行驶21米;乙火车长126米,每秒行驶18米。两车同向而行,开始时甲火车的车头与乙火的车尾相平。经过多长时间后,甲火车的车尾与乙火车的车头相平。

59.兄弟两人早晨7时同时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兄每分钟走100米,弟每分钟走60米,兄到了学校后休息了5分钟才发现英语书没带,立即回家,途中7时25分与弟相遇,学校离家有多远?

60.学校组织四年级师生一起去参观厦门市气象台。一共有11名教师,239名学生。其中,大客车可坐45人,租金800元;中巴车可坐25人,租金6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呢?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1)150块 (2)3000元 【分析】

(1)先求出房间的面积,把平方米化成平方分米,再除以地砖的面积即可解答。 (2)地砖的单价乘地砖块数即可解答。 【详解】

(1)4×3=12(平方米)=1200平方分米 1200÷8=150(块) 答:一共需要150块地砖。 (2)20×150=3000(元) 答:需要支付3000元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 2.见详解 【分析】

小兰的做题思路是先根据面积和长,求出长方形的宽,126187(米), 根据题意可知宽不变,再根据扩建后的长可求出面积,754378(平方米)。 小慧在解决这道题目时,先求出长方形的长增加到了原来的多少倍,54183, 再根据宽不变,则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为3126378(平方米)。

小丽的做题思路是先根据面积和长,求出长方形的宽,126187(米), 根据题意可知宽不变,再根据扩建后的长可求出面积,754378(平方米),

378126252(平方米),求出的结果是扩建后增加的面积,不符合题中的问题。

小美在解决这道题目时,先求出长方形的长增加到了原来的多少倍,54183,

再根据宽不变,则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面积比原来的面积多2倍,(3−1)×126=2523−1×126=252(平方米),求出的结果是扩建后增加的面积,不符合题中的问题。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①小兰(√);小慧(√);小丽( );小美( ) ②选小兰:我喜欢小兰的做题思路,

小兰的做题思路是先根据面积和长,求出长方形的宽,126187(米)。 根据题意可知宽不变,再根据扩建后的长可求出面积,754378(平方米)。 (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正确理解扩建后的面积和扩建后增加的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160平方米. 【解析】 【详解】 略

4.不够,还差17000元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15台电视机与40台电脑的总价,再求出它们的总价和,再与220000比较解答.本题关键是求出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的总价,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1400×15+5400×40 =21000+216000 =237000(元); 237000>220000;

237000﹣220000=17000(元).

答:学校准备了220000元不够,还差17000元 5.不够 【分析】

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人的价格乘总人数,求出实际需要的总钱数,然后和带队老师带的5000元钱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204×25=5100(元) 5100元>5000元

答:带队老师带5000元钱不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6.1410千米 【分析】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列车行驶的时间,用列车行驶的时间乘行驶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

14:15-8:15=6小时 235×6=1410(千米)

答: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1410千米。 【点睛】

先计算出列车行驶的时间,再作进一步解答。 7.(1)2000元 (2)500元 (3)见详解 【分析】

(1)45千克和55千克都在26千克-55千克之间,因此奶糖的价格是20元一斤,因此用20乘45就是四年级需要的钱,用20乘55就是五年级需要的钱,然后用四年级需要的钱加五年级需要的钱即可。

(2)45+55=100(千克),100千克>56千克,此时奶糖的价格是15元一斤,因此用15乘100就是合买的钱,最后用单独购买一共需要的钱减去合买的钱就是节省的钱。 (3)根据题意提出问题,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1)四年级:20×45=900(元) 五年级:20×55=1100(元) 900+1100=2000(元)

答:每个年级单独购买,一共需要2000元。 (2)45+55=100(千克); 100千克>56千克; 100×15=1500(元) 2000-1500=500(元)

答:两个年级合起来购买,可以省500元。

(3)两个年级合买比两个年级单独购买便宜多少元一斤? 20-15=5(元)

答:两个年级合买比两个年级单独购买便宜5元一斤。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根据统计表的信息明确奶糖的单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60千米 【分析】

由“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去B地送货,用了5小时到达”可根据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B两地的距离;要求王叔叔返回时的速度,用求出的路程除以返回的时

间,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48×5÷4 =240÷4 =60(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

此题运用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9.60千米 【分析】

首先用从甲城开往乙城用的时间乘货车开往乙城的速度从而计算出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距离除以返回用的时间就是返回时的速度。 【详解】 45×8=360(千米) 360÷6=60(千米)

答:这辆货车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先计算出甲乙两城的距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8000平方米 【分析】

先将20分米化成米,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就除以进率10;

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先求出每分钟压路的面积,然后用每分钟压路的面积乘行驶时间即可。 【详解】 20分米=2米 100×2=200(平方米) 200×40=8000(平方米) 答:可以压平路面8000平方米。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实际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2750千克 【分析】

根据“1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850千克”,问15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多少千克,直接用乘法。 【详解】

850×15=12750(千克) 答:可以生产再生纸1275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注意提取题干中的有用信息。 12.(1)小兰;小慧 (2)小慧,解题思路见详解 【分析】

小兰的想法是先求出长方形的宽,再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小慧的想法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则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小丽的想法是先求出长方形的宽,再求出长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增加的面积。小美的想法是先求出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再求出增加的面积。题目要求的是扩建后的面积,而不是增加的面积,则小兰和小慧的想法正确,小丽和小美的想法错误。 【详解】

(1)小兰:(√) 小慧:(√) 小丽:(×) 小美:(×)

(2)我更喜欢小慧的想法。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长扩大几倍,宽不变,则面积扩大相同倍数。小慧的解题思路是先求出长扩大的倍数,再求出扩建后花圃面积。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 13.不够 【分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让每套衣服的单价208元乘数量25名,即可解答需要的总价,然后和5000元对比即可。 【详解】

208×25=5200(元) 5200元>5000元 答:准备5000元钱不够。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是解题的关键。 14.280千米 【详解】 (150÷3+10)×2+150 =(50+10)×2+150 =60×2+150 =120+150

=27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 15.1440户 【分析】

兴华小区新建了20栋楼房,每栋6层,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这个小区共有楼房20×6

层,每层住12户,则共有20×6×12户。 【详解】 20×6×12 =120×12 =1440(户)

答:新建的楼房可以住1440户。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16.够 【详解】 22×40+125×(40÷2) =880+125×20 =880+2500 =3380(元) 3380元<3500元 答:准备3500元够。 17.9000克;9千克 【分析】

先求出3个水龙头1分钟滴水多少克,再根据1小时=60分,求出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的克数,再换算成千克。即可得解。 【详解】 1小时=60分 50×3×60 =150×60 =9000(克) 9000克=9千克

答: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9000克,合9千克。 【点睛】

本题也可先求出1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量,再乘3求出3个水龙头1小时滴水量。 18.(1)够;(2)3750元 【分析】

(1)游黄山,每张成人票是1200元,每张儿童票是1200÷2元。用一张成人票的价钱加上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求出花费的总价钱。再和2000元比较大小。

(2)游上海,每张成人票是1500元,每张儿童票是1500÷2元。小明一家三口需要买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详解】 (1)1200+1200÷2 =1200+600 =1800(元)

1800<2000

答:带2000元去旅行社交钱,够了。 (2)1500×2+1500÷2 =3000+750 =3750(元)

答:小明一家三口人去上海旅游共需3750元。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先求出成人票和儿童票的价钱,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19.③种 【分析】

分别将每一种买16部要的总价钱算出来,和2000元进行比较就可进行选择。 【详解】

①270×16=4320(元),4320元>2000元,不够买; ②128×16=2048(元),2048元>2000元,不够买; ③106×16=1696(元),1696元<2000元,可以买。 答:李经理可以买第③种。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关键将每一种买16部需要的总价钱算出来,和李经理带的钱进行对比。 20.3000米 【分析】

由于从同地同时出发,背向而行,所以各自跑的路程加起来就是相距的距离,因为是同时出发,所以速度和乘时间就是路程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52+248)×5 =600×5 =3000(米)

答:5分钟后小鹿和小虎相距3000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6厘米 【分析】

等腰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2×腰,则下底=等腰梯形的周长-上底-2×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72-16-2×15 =72-16-30 =56-30 =26(厘米)

答:它的下底长是26厘米。 【点睛】

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2.(1)见详解 (2)60;120;

(3)∠1=∠3,∠2=∠4;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角度相等。 【分析】

(1)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的对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底边作垂直线段,即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将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使用量角器量出∠3与∠4的度数;即可解答。 【详解】 (1)

(画法不唯一)

(2)∠1=60°,∠2=120°;

(3)∠1=∠3=60°,∠2=∠4=120°,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关键掌握作高用虚线表示并标垂直符号。

23.(1)做了6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后剩下的铁丝长度是多少? (2)7个 (3)见详解 【分析】

(1)(3+4)×2×6=84(dm),求出的是6个平行四边形框架需要用铁丝的长度,200-84=116(dm),求的是200dm铁丝,做了6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后剩下的铁丝长度。所以可以提问:做了6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后剩下的铁丝长度是多少? (2)用剩下的铁丝除以等腰梯形的周长即可解答。 (3)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可。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这个问题是:做了6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后剩下的铁丝长度是多少? (2)3+5+4+4=8+8=16(dm) 116÷16=7(个)……4(dm) 答:还能做7个等腰梯形。

(3)做4个长方形框架要铁丝多少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690元 【分析】

等腰梯形中,两条腰相等。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较短的一边是上底,较长的一边是下底。据此可知,菊花园的上底靠墙。将菊花园的下底加上两条腰的长度,求出篱笆的长度。再乘每米的钱数,即可求出一共要花费的钱数。 【详解】 (20+13+13)×15 =46×15 =690(元) 答:一共要花690元。 【点睛】

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两条腰相等。明确菊花园靠墙的一边是较短的上底,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60米 【详解】 略

26.60厘米 90厘米 90厘米 【详解】 略 27.52厘米 【详解】 14﹣2=12(厘米) (14+12)×2 =26×2 =52(厘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52厘米。 28.36米 【解析】 【详解】 18×2=36(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 29.(1)60,锐 (2)BC,CD (3)5,3

(4)

【详解】 略

30.(1)10千米 (2)560千米

(3)问题:小蕊坐的车平均每小时比小点坐的车慢多少千米?;5千米 【分析】

(1)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蕊和小红坐的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然后求出她们坐的车的速度之差,即可求出小蕊坐的车平均每小时比小红坐的车慢多少千米。 (2)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小点坐的车的速度乘还要行驶的时间,求出还要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再用它加上240,求出宿迁到苏州的路程大约有多远即可。

(3)我还能提出问题:小蕊坐的车平均每小时比小点坐的车慢多少千米?用小蕊坐的车的速度减去小点坐的车的平均速度即可。 【详解】 10时-7时=3时 (1)255÷3-225÷3 =85-75 =10(千米)

答:小蕊坐的车平均每小时比小红坐的车慢10千米。 (2)240÷3×4+240 =80×4+240 =320+240 =560(千米)

答:宿迁到苏州的路程大约有560千米。

(3)问题:小蕊坐的车平均每小时比小点坐的车慢多少千米? 240÷3-225÷3 =80-75 =5(千米)

答:小蕊坐的车平均每小时比小点坐的车慢5千米。(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三人坐的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31.2392元

【分析】

40÷3=13(个)……1(人),需要13个三人间和1个单人间,由于一个三人间加一个单人间的房价比两个二人间价格高,所以安排12个三人间和2个二人间费用最低。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40=12×3+2×2,安排12个三人间和2个二人间费用最低; 12×178+128×2 =2136+256 =2392(元)

答:每天最少的住宿费用是2392元。 【点睛】

尽量安排三人间,如果三人间住不满,只有2人就安排一个二人间,如果只有1人,就少安排1个三人间,改成安排2个二人间。 32.38分钟 【分析】

根据“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可知:路程相差50×4+60×3=380米,速度相差60-50=10米;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准确时间为380÷10=38分钟。 【详解】

(50×4+60×3)÷(60-50) =(200+180)÷10 =380÷10 =38(分钟)

答:他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38分钟。 【点睛】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理清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正确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盈亏问题。 33.1740千米 【解析】 【详解】

66×2=132(千米) 132÷(78-67)=12(小时) (78+67)×12=1740(千米)

答:A,B两城相距路程是1740千米. 34.18 【解析】 【详解】 21×45+27=972 972÷54=18 35.780米 【详解】

60×(520÷65+5)=780(米)

答:小红家离学校780米. 36.2 【详解】

7×10+3×9+0× 8+3×7+0×6+7×5+6×4+1×3+8×2=196;

19611171192。

9;

所以该书号的核检码是2。

37.租2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655元 【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大车每个座位费用为235÷36=6(元)……19(元),小车每个座位费用为185÷24=7(元)……17(元),大车座位费要便宜一些,要尽可能多采用大车,并且空座位最少时便宜。 【详解】

根据分析,列式为: 96÷36=2(辆)……24(人) 24÷24=1(辆) 235×2+1×185 =470+185 =655(元)

答:租2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租金为655元。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设计租车方案时,尽可能多采用座位费用少的车辆,并且空座位也尽量的少。 38.60页 【分析】

用原计划每天看书页数乘看书天数,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再除以实际看书天数,求出实际平均每天看书页数。 【详解】 40×15÷10 =600÷10 =60(页)

答:她平均每天要看60页。 【点睛】

本题考查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单一量。 39.9天 【分析】

先用60除以3计算出每天修的路程,然后用总路程减去60米计算出剩下没有修的路程,再用没有修的路程除以每天修的路程就是还需要修的时间。 【详解】

60÷3=20(米) 240-60=180(米) 180÷20=9(天)

答:还需要9天才能完成任务。 【点睛】

此题考查的工程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修路队每天修的路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0.6天 【分析】

用这种药的总质量,除以每次服用的克数,再除以每天服用的次数,就是能服用的天数;据此解答。 【详解】 450÷25÷3 =18÷3 =6(天)

答:还够她服用6天。 【点睛】

此题还可以先求出张奶奶一天吃的克数,然后根据“总克数÷一天吃的克数=天数”进行解答。 41.100箱 【分析】

7吨=7000千克,用350除以5计算出一箱花生可以榨花生油的重量,然后用7000除以一箱花生可以榨花生油的重量即可。 【详解】 350÷5=70(千克) 7000÷70=100(箱)

答:这个炼油坊去年一共用掉了100箱花生。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一箱花生可以榨花生油的重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3小时 【分析】

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李叔叔骑车的速度,再运用路程÷速度,即可求出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61÷(40÷2) =61÷20 ≈60÷20 =3(小时)

答: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3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解答。 43.买10张团体票和2张儿童票最划算;2560元 【分析】

本题根据旅游人数中成人与儿童的人数及两种不同的方案以及两种方案相组合的方法,分别计算分析即能得出怎样购票合算。 【详解】

方案一:6个大人购买成人票,6个儿童购买儿童票,则需要: 400×6+180×6 =2400+1080 =3480(元)

方案二:全部购买团体票,则需要: (6+6)×220 =12×220 =20(元)

方案三:6个大人和4个儿童,共10人购买团体票,剩下2个儿童购买儿童票,则需要: (6+4)×220+(6-4)×180 =10×220+2×180 =2200+360 =2560(元) 2560<20<3480

答:方案三,买10张团体票和2张儿童票最划算;需要2560元。 【点睛】

在购票的优化问题中,一般尽量让成人购买团体票,儿童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和成人交叉搭配团体票或单独购买儿童票。

44.(1)11×128+108×24=4000(元) (2)够 【解析】 【详解】

(1)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那么11张桌子就是11×128,108张凳子就是108×24,一共需要11×128+108×24=4000元。

(2)由第一题可知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花费了4000元,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还剩4000元,每台电磁炉195元,(8000-4000)÷195=20……100,可以买20个微波炉,还剩下100元,所以钱够用来买19个微波炉。

45.20名大人买团体票,8名儿童买儿童票,这样买票比较合算;最少需要520元 【分析】

抓住题干中的购票方案,因为成人票不如团体票便宜,所以成人尽量购买团体票;同理,因为学生票比团体票便宜,所以学生尽量购买学生票;据此分别算出应付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方案一:20名大人买成人票,8名儿童买儿童票,需要花费的钱数为: 20×30+8×15 =600+120 =720(元)

方案二:28人全部买团体票,需要花费的钱数为:28×20=560(元) 方案三:20名大人买团体票,8名儿童买儿童票,需要花费的钱数为: 20×20+8×15 =400+120 =520(元) 520<560<720

答:20名大人买团体票,8名儿童买儿童票,这样买票比较合算。最少需要520元。 【点睛】

选用哪种方案和团队中成人与儿童的人数有关,如果成人多于一定数量,则购团体票便宜,反之分开购票便宜。 46.17袋 【分析】

根据除法的意义,让总价156除以水饺的单价12元,求解出数量,再根据“买三赠一”优惠活动,看求解的数量里面包含几个3就是可以赠送几个1袋水饺,最后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56÷12=13(袋) 13÷3=4(个)……1(袋) 4×1=4(袋) 13+4=17(袋)

答:156元最多能买17袋。 【点睛】

本题考查除法的应用,掌握数量=总价÷单价,是解题的关键。

47.成人4人和儿童1人购买团体票,剩余的一名儿童购买儿童票,最省钱。 【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一共是4个成人和两个儿童,儿童票40÷2=20元。按照购买单人票、团体票和成人4人和儿童1人购买团体票,剩余的一名儿童购买儿童票,三种方案,分别算出买票钱数进行比较,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儿童票:40÷2=20(元) 单人票: 40×4+2×20 =160+40 =200(元) 团体票: 25×(4+2)

=25×6 =150(元)

成人4人和儿童1人购买团体票,剩余的一名儿童购买儿童票: 25×(4+1)+20×(2-1) =25×5+20×1 =125+20 =145(元) 145<150<200

所以,成人4人和儿童1人购买团体票,剩余的一名儿童购买儿童票,最省钱。 【点睛】

本题关键是找出购买票的不同方法,然后分别求出需要的总钱数,然后比较即可。 48.10张团票和30张学生票 【分析】

总人数是38+2=40人,学生票是48÷2=24元。方案一:老师买成人票,同学买学生票,则需要花费2×48+38×24元。方案二:老师和同学全部买团票,则需要花费40×25元;方案三:由2位老师和8名同学组成一个10人团,买团票。剩余的同学买学生票,则需要花费10×25+(40-10)×24元;比较三个方案花费的钱数,选择花费最少的那个方案。 【详解】 2+38=40(人) 48÷2=24(元) 方案一:2×48+38×24 =96+912 =1008(元)

方案二:40×25=1000(元) 方案三:10×25+(40-10)×24 =10×25+30×24 =250+720 =970(元) 970<1000<1008

答:购买10张团票和30张学生门票最划算。 【点睛】

解决类似问题时,先假设几种不同的方案,分别计算每个方案需要花费的钱数,再选出花费最少的那个方案。 49.选方案二 【分析】

根据两种方案的购票方式,分别计算所需钱数:方案一:130×5+60×5=950(元),方案二:(5+5)×90=900(元),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方案一:130×5+60×5 =650+300 =950(元) 方案二:(5+5)×90 =10×90 =900(元) 950元>900元 答:选方案二合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最优化问题,关键根据两种购票方案分别计算所需钱数。 50.5条大船、1条小船;149元 【分析】

分别计算出大船和小船的人均单价,尽可能多选人均单价低的船,尽可能少留空位置,据此设计方案即可。 【详解】 25÷5=5(元) 24÷3=8(元) 8>5

大船人均单价低于小船; 尽可能多租大船: 28÷5=5(条)……3(人) 3÷3=1(条)

租5条大船,余下3人坐1条小船,刚好没有空位,符合最省钱的两条标准; 5×25+24×1 =125+24 =149(元)

答:租5条大船、1条小船最省钱,要花149元。 【点睛】

尽可能选择单价低的,尽可能少留空位,按这样的标准设计出来的方案比较省钱。 51.甲:1100元 乙:300元 【解析】 【详解】

甲比乙多存了800元钱,如果乙取出200元,甲存入100元,这时甲比乙多了1100元,这时甲的存款是乙的12倍,则甲比乙多11倍,1100对应乙的11倍,先求出现在的乙,再还原求出原来的乙与甲。答案:800+200+100=1100(元) 1100÷(12-1)=100(元) 100+200=300(元) 300+800=1100(元) 52.3600元 【分析】

用三年级的人数加上四年级的人数,求出三、四年级的总人数。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

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 (145+155)×12 =300×12 =3600(元)

答:两个年级一共需要36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53.3440千米 【解析】 【详解】

160×21+40×2=3360+80=3440(千米) 答:爸爸的老家到这里的路程是3440千米. 54.60吨 【解析】 【详解】 18+6×7 =18+42 =60(吨)

答:这堆黄沙共有60吨。 55.7名 【解析】 【详解】

140÷4÷5=7(名)或140÷(4×5)=7(名) 56.17本 【分析】

先用252元除以每本的价钱求出不优惠可以买的本数,再用不优惠可以买的本数除以4求出送的本数,然后把不优惠可以买的本数加上送的本数即可解答。 【详解】 252÷18=14(本) 14÷4=3(个)……2(本) 14+3=17(本)

答:王叔叔用252元最多能买17本这样的图书。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除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7.见详解 【分析】

观察123×48=5904的计算过程,可知“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是先画一个矩形,把它分成m×n个方格(m,n分别为两个乘数的位数)。在方格上边、右边分别写下两个因数。再

用对角线把方格一分为二,分别记录上述各位数字相应乘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然后这些乘积由右下到左上,沿斜线方向相加,相加满十时向前进一。最后得到结果(方格左侧与下方数字依次排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点睛】

根据已知计算过程,明确“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是如何计算的,再进行解答。 58.73秒 【分析】

甲火车要比乙火车多跑两列火车车身长度和的路程,用两列火车车身长度和除以它们的速度差即可解答。 【详解】

(93+126)÷(21-18) =219÷3 =73(秒)

答:经过73秒后,甲火车的车尾与乙火车的车头相平。 【点睛】

甲火车要比乙火车多跑两列火车车身长度和的路程,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9.1750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弟弟共走了25分钟,哥哥共走了20分钟,兄弟二人一共走了从家到学校路程的2倍,进而用路程的2倍除以2问题得解。 【详解】

弟弟共走了:7时25分-7时=25分 哥哥共走了:25-5=20(分) 学校离家:(100×20+60×25)÷2 =(2000+1500)÷2 =3500÷2 =1750(米)

答:学校离家有1750米。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兄弟两人各走得时间和一共走得路程,进而问题得解。 60.5辆大客车和1辆中巴车

【分析】

首先分别求出大客车和中巴车的每人租金,再比较可知,租大客车更合适,在保证坐满的前提下,尽量多的租大客车。坐车总人数是11+239=250人。用250除以45,求出需要多少辆大客车。剩下的人优先选择中巴车。 【详解】

800÷45=17(元)……35(元) 600÷25=24(元) 17<24

所以租大客车省钱。 11+239=250(人) 250÷45=5(辆)…25(人) 剩下的25人正好坐满一辆中巴车。 答:租5辆大客车和1辆中巴车最省钱。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尽量多的租大客车最省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