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周艳楠 孙丹

来源:《现代食品·上》2019年第06期

摘 要:在很多高校的食品专业中,食品营养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公众营养意识的不断提高及5G时代的来临,传统高校的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与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在该种情况下,为使未来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更好的适应“互联网+”的背景,与时俱进,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就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For Food major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od nutriolog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ublic nutrition awareness and the coming of 5G er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 and model of Food nutri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onstantly challenged.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o make the Food nutriolog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tter adapt to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 teaching reform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on the existing basis. This paper delved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nutriolog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od nutriolog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2.0

目前,社会对于健康生活以及日常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食品营养学课程也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在新的發展背景下,高校食品营养学专业需要积极转变定位,提高学生的食品营养相关知识。就目前来说,该门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充分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做好教学改革,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1]。 1 食品营养学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提升营养健康水平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今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改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健康与营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点。在此情况下,我国民众的营养知识在专业性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专业营养学人才的引导。在新的社会发展机遇下,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对知识掌握的不充分,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不当,都会对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探索改进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提升该门课程教学水平的目的。 2 教学改革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丰富学习方式 2.1.1 自主学习模式

在以往的食品营养学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在单方面宣讲,学生以被动的方式听讲,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生缺发自主性。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学生有了更多的方式获取知识,如虚拟空间、移动互联网、慕课以及微课等。以慕课为例,学生在接入互联网的基础上,能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在线学习,同时联系课程需求,实现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筛选,且能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对学习重点与过程进行调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慕课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在课上、课前对食品营养学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积极进行自主讨论,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性。同时,该方式也促进了教师知识储备的更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2]。 2.1.2 协作分享模式

该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事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协作模式具有多种类型,在分组前,可以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选择组长,之后根据班级学生数量招募组员,以此形成互动合作小组,由不同小组对任务进行细化,在文献查阅后进行意见交流,制作PPT,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分享,之后由其他小组学生提出问题,共同答疑与讨论,之后由教师根据综合表现进行考评打分。通过该方式,学生能对自己小组的相关内容任务有深入的理解,还能对其他小组分享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交流以及思考能力。同时该方式也是多项互动教学的关键部分,要重视学生的交互讨论过程,促进学生的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 2.1.3 反馈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具体的教育活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取所需内容,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可在网络上同教师、同学进行反馈式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交流突破了时空,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取知识内容,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将其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备课,对学生所反馈的问题进行答疑,在对知识点进行双向解析的情况下,保证学习的完整性以及精确性。此外,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可改变以往课堂较为严肃的师生关系,促进双方的感情、观点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4]。 2.2 优化教学内容

食品营养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以更系统的方式掌握营养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提升健康水平以及营养水平。同时,该门课程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从开始的朴素营养学到目前的现代营养学、分子营养学等,具有丰富的门类以及分支。在现今的教材中,存在西方营养学的成果理论偏重的情况,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无法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并因此影响实际的课程效果。如在日常饮食中,动植物食品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能够为人体提供合理比例的氨基酸,从西方营养学来说,氨基酸同蛋白质消化率具有相近的评分,不同肉品则将具有相似的营养价值。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西方营养学当中的蛋白质消化率、微量营养素、蛋白质模式同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当中的相关理论进行结合,即在营养价值外,不同食物的温热属性不同,需要根据人员实际体质对相应的食物进行选择,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该方式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充分联系生理特点选择适合的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对营养学知识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部分学生不了解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进而学习热情不足,对于该种情况,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使其在学习中了解到营养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广告中经常出现给老年人送蛋白质粉的情况,讨论此行为对老年人身体是否有害;在讲解营养需求知识时,可以将我国“阜阳奶粉事件”的图片与报道加入到其中,以阐明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文献以及新闻信息的收集与查阅,将更多的新知识充实到教学当中。 2.3 开展实践教学

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中,因学生缺少亲身体会,部分知识在理解以及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如果给予其机会,使其参与到实践中,则能在有效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现今高校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食谱编制同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解决实际的营养学相关问题。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可以积极号召学生参与,以食堂为主进行营养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设计合理、完善的调研方案,然后师生一起到食堂进行调研,其中包括每天三餐的就餐人数、主副食物消耗量等问题。同时,可以在食品专业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解每人每天食物的摄入量,以及吃何种零食等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使其在学习当中具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欲望[5]。其中,可以使用模拟配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每餐的营养摄入情况是否达到标准,即根据我国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设计出一套配餐模式,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计算配餐是否满足营养要求,如果不能,设计出一套满足蛋白质等营养摄入量标准的配餐,以启发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展开思考,提升实践能力[6]。 3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结合目前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做好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相信通过教学改革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互联网+”的背景,充分发挥营养学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鲁晓翔,王志娟,薛 璐,等.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以“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6(11):69-72.

[2]宋华静,李建凤.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0):12240-12250.

[3]翟立公,王俊颖,丁志刚,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0):151-153.

[4]曾红亮,郑明静,姚闽娜,等.食品营养学双语课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149-152.

[5]孙长花,于智勇.食品营养学课程小班化教学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33):135-136.

[6]张一凡,任建军,高育哲,等.《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沈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4):381-3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