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完美主义者

论完美主义者

来源:九壹网
论完美主义者

我们宿舍有两位哥们,其中一位在做作业时电脑的杀毒软件出现问题了,右下角出现杀毒软件的弹出框,怎么按都无法取消,只能挡在屏幕的右下角,于是他就先不管这个杀毒软件的事情了,先把作业做完了再说。另一位哥们下了一部好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每天他只看两集,慢慢的就看完了。而完美主义者会怎么做呢?第一种情况下完美主义者就会看着右下角的杀毒软件弹出框不能取消而心理很不爽,就非得先把这个影响完美的因素解决了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二种情况下完美主义者很可能都有一种想一口气看完好看的电视剧的倾向。这种倾向应该纠正。

1、定义:

完美主义:完美的追求是人类成长的动力,追求成就的需求本身是健康的,完美主义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固化的自我形象并按照这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生活。为了按照理想化的自我生活,制定周密的计划、对自己苛刻要求以做到万无一失,而往往半途而废。这是由于他们只知道追求完美,不善于选择取舍,从而导致了实施总是不能达到预想的完美标准。适度的完美主义有好处,但通常而言,完美主义倾向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完美主义对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完美主义者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经历过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尽管竭力阻止仍然频繁出现的不被期望的想法印象以及冲动,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严重时可能达到无法做任何其他工作的程度(张进----地狱归来)。

2、类型

一种类型是正常的完美主义,正常的完美主义者会积极追求成就,亦能从辛苦的代价

第 1 页

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并能依据环境及个人的来设立合理且实际的目标,以追求自我满足与增进自尊,在寻求完美驱力的推动下,正常完美主义者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实现这种需要,因此,正常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实现高标准和努力完成任务的愿望。他们不仅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且有能力根据情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

另一类型是神经质完美主义,追求完美变成一种强迫性的驱力,设置并严格坚持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将标准设定为A----------B的直线,一旦出现任何偏离就全盘放弃已经走过的路程,要求重新再来,一定要走心目中的直线,而不能容忍有任何一丝的偏离,并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我价值,一旦出现失误就全盘否定自己,只要有一点儿失败就无限放大,直至否定整个工作。但实际上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直线,前行路途中必定会有大量失败、挫折、困难、失误,所以这类完美主义者总是有强烈自我挫败感,和对于失败的失能性恐惧,从而引发自身大量负面情绪,这将丧失自我。神经质完美主义与自杀企图、抑郁、焦虑、拖延行为和神经质存在关系,而且会导致精力衰竭、疲劳、慢性和严重头痛等身体症状。

3、表现:

(1)自我要求型完美主义:对自己设定极高的标准,严厉的自我评价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2)要求他人型完美主义:对他人有不切实际的标准及要求,对他人的行为表现有严格的评价。

(3)社会要求型完美主义:自己认为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而自身必须尽力符合

第 2 页

这些标准,以获得他人的赞赏。

4、(神经质)完美主义思维特点

(1)A--------B思维

认为任何事物不够完美是不能接受的,其核心是制定极高的甚至是不可能达到的标准并严格坚持这些标准,甚至把是否完全达到这些标准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如果出现任何一丝偏差就彻底否定自己。完美主义者倾向于为自己或他人的工作设置超越现实的高标准同时无法接受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与缺陷并对完整纯洁善等过于偏执,在很多事情上都不留余地,甚至为了万一不惜一万。完美主义者努力的想去表现更好实际上对自己与他人的身心健康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2)两极分化(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彻底肯定、彻底否定)

典型的对于完整纯洁善等过于偏执,思维方式两极分化,认为事物要么是对要么是错,对于人或事的结论被过分简单化,那些无法归入两个对立面的其他信息就被忽视或撇开不计。这忽略了世界的复杂性,违反了自然规律,忽略了对和错之间其实存在很多不同的状态,黑与白之间还有灰色,这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认知上的扭曲。

(3)隧道视野+放大镜效应(半杯水效应)

完美主义者有选择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负面的信息上,并对其进行放大,把一个问题夸大到比实际上更困难的程度,却认为积极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忽视了积极的正面的信息。例如,个体在情绪低落时,会发生积极事件由于意识中消极面的存在,就倾向于把好事看

第 3 页

得不重要等缩小化的想法。对失误、不足、挫败等细节的过分关注和夸大,往往忽略了事件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乐观的前景,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一叶障目而不知秋之将至。”

(4)标准的刚性与欠缺灵活

每个人都有标准,当设定的目标不能达到时,通常人们会降低标准或期望。完美主义者却固守原有的目标很难进行调整,由于灵活性的缺乏和对自己或他人过于严格,完美主义者不会接受打破规则的做法,典型的对于完整纯洁善等过于偏执。

(5)悲观

完美主义者通常认为一旦负性事件发生时自己将难以应付,这种思维方式在那些易于感受到焦虑抑郁愤怒的完美主义者中普遍存在。

(6)拖延与拒绝尝试

因为完美不可能达到,完美主义者常常因为担心不能达到目标而推迟行动,如果不做,那么就不会发生难以达到目标的情况,在某些案例中完美主义者因为自己不能达到特定的目标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导致自己不能达到目标的场合或者拒绝进行努力。

曾有一个简单的实验,被试者面前从近到远放有5个靶子A, B, C, D, E 被试者的任务是用一个豆子击中任何一个自己选定的靶子,其中A 最近,任何人都能击中,E 最远几乎没人能够击中,击中A, B, C,D, E 的收入分别是2,4, 8, 16, 32 美元。结果表明高成就者一般会选择C或者D,低成就者不是选择A就是选择E。无论是选择A还是选择E,其共同点在于不必为失败承担责任,如果选择A ,可以不冒风险确保成功。如果选择E, 如果

第 4 页

失败那是因为距离实在太远,成功了却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4、如何改进

(1)A-------B思维:

学会失败,或败于学习。

要达到成功,从来没有直线的捷径,A ~~~~~~B才是真实的,我的目标是从A到B,但我承认,在前进的路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坎坷,不可避免会有失败,在到达B点前,我会经历无数次失败,而失败是一种反馈和成长机会,它的出现是在提示你偏离了航向,你需要在失败的提示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就是在这种犯错—修正—再犯错---再修正中,我在A到B走出了一条~~~~~~~形曲线,过程不完美但指向坚定不移,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2)两极分化(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彻底肯定、彻底否定)

自然允许多样性的存在,所以允许各种各样人的存在,在这里没有一刀切,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这里包含了所有可能性----------多样性,这是自然规律,学会发展一种连续的认知行为体,在负100------正100之间不断为自己的行为打分。

(3)隧道视野+放大镜效应(半杯水效应)

需要让自己身上逻辑思维的部分进行工作以对抗自己身上情感部分产生的消极性,或者试着把自己放在为一个具有同样问题的人提供建议的位置上,为别人提建议比为自己提建议要容易的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试想自己正在给别人提建议听听自己

第 5 页

理性的声音。

对付夸张消极面的思维倾向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之一是从别人那儿获得反馈,对于缩小化的想法,可以采用古人所云吾日三省吾身,每晚花时间想一想当天发生的积极小事件,包括使自己感到开心的或者是使自己有成就感的所有事件,每天坚持记录,通过观察小的积极事件是如何积累的,进而纠正自己的错误感受对于自己的误导。

(4)标准的刚性与欠缺灵活

决定做每一件事时,订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预期值的三分之二,跳一跳,够得着。你的预期总是虚拟的A-------B的直线,在实际操作中你得给必然的弯路留下空间。制定计划要充满弹性、留有余地和空间,在执行中不断根据发生的失误、挫折、失败、困难进行调整,使得目标路径在发生波动时,始终保持鲜明的指向性,最终实现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5)其它

学会推迟满足感,当你在做事情a时,会突然出现事情b(不止一件),那么你可以采取这样的原则,立足长远考量,如果长远a>b则a为优先事务,学会推迟b的满足感。

第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